藏戏的详细信息
藏戏的藏语名字叫“Ajram”,意思是“仙女姐姐”。据说藏戏最早由七姐妹表演,剧目内容多为佛经中的童话,故名。藏戏起源于8世纪的西藏宗教艺术。17世纪,从寺院的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了以歌唱为主,结合了唱、念、舞、表、杂技等基本节目的生活化表演。藏戏唱得响亮有力,基本上是因为人定调,每一段唱腔都是人帮忙的。藏戏原本是一种广场戏,只有一鼓一钹伴奏,没有其他乐器。
演出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墩”,主要是歌舞祭神的开场表演;第二部是《熊》,主要表演该剧的传奇;第三部分叫“扎西”,是祝福、迎吉祥的意思。相传经常演出的藏戏有十三个,如文成公主、诺桑国王、朗萨温蚌、卓瓦萨姆、苏吉尼玛、白马温巴、敦越顿珠、直美更登,还有日琼瓦、云。藏戏从头到尾只有一种服装。演员不化妆,主要戴面具表演。藏戏可分为白面具戏和蓝面具戏。在传播过程中,由于地域不同,形成了四大流派:觉木隆藏戏、炯巴藏戏、向巴藏戏和江格尔藏戏。西藏和平解放前,西藏地方政府对著名的专业和半专业民间剧团演出的剧目,包括剧本、表演形式、歌词等都有严格的控制。每年的雪顿节对剧团出场顺序和演出曲目都有严格的规定;对于具体的表演形式,也要根据尕夏的意图,对每个剧目的唱腔、朗诵、桌式、舞蹈、技巧进行规范,凡违反或不符合要求的,将面临严厉的处罚。藏戏艺人多为农奴。除了被送去表演,他们还要靠劳动和流浪,常年维持生计。唯一一个由政府直接管理的“绝穆巴龙”(蓝面具戏班)只有在该地区四处游荡和作为艺人表演的权利。每年冬天,演员们都要自谋生路一至三个月。
西藏于1951和平解放。中共西藏工委宣传部联系了觉木隆巴。中央代表张,西藏工委主任张国华、、范明先后看望了觉木隆藏戏艺人。1951年,绝木的戏剧家代表藏戏艺人向张等人提出请求,希望正式成立革命藏戏剧团,以取得中国的直接领导。1956年,陈毅率中央代表团赴拉萨祝贺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时,觉木·巴龙找到代表团对该团进行了汇报,并组织了藏戏演出,受到好评。此后,工委宣传部和自治区筹委会文化教育处经常组织觉木·巴龙在各种重要场合演出藏戏。1956年,西藏工委还组织部分艺术家随西藏文艺代表团赴北京参加全国文艺汇演。演出结束后,觉木隆藏戏特技演员次仁更巴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团成员离开,赴莫斯科参加3月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会,1957。他的《西藏热巴舞》获得了艺术节的银奖。
65438年至0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后,藏戏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当年四五月间,扎西顿珠从家乡回到拉萨,向人民政府递交了报告,要求把《绝木巴龙》改编成人民政府领导下的艺术团体。经批准,他带回了40多名散居西藏各地的觉木巴龙艺人,并于同年8月成立了拉萨藏戏剧团。同年10月1日,藏戏团以话剧《文成公主》参加专业文艺团体庆祝建国十周年演出。西藏歌舞团成立于1960,藏戏团成为三大表演团体之一。1962,西藏藏剧团成立。到1966年,藏戏团先后上演了《文成公主》、《浪萨温蚌》、《卓瓦萨姆》、《诺桑》、《卓云》四部大型传统剧目,以及《苏吉尼玛》、《白马温巴》的片段。创作了《解放军的恩情》、《幸福证书》、《农牧交换》、《英雄占桩》、《骨肉兄弟》等多部中小型现代戏。1980年初,自治区藏剧团改编演出大型传统剧目《文成公主》。同年5月,在西藏自治区举办了首届业余藏戏表演。代表不同流派的200多名藏戏演员表演了《卓瓦萨姆》、《诺瑟姆国王》、《苏吉尼玛》等传统剧目和《雪山小英雄》等现代剧目。同年,自治区藏剧团改编排演的藏戏《浪萨温蚌》,赴北京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获国家民委、文化部表彰奖励。
善良的面具——白色(白色代表纯洁)
国王的面具-红色(红色代表威严)
公主的面具-绿色(绿色代表柔软和清爽)
活佛的面具——黄色(黄色代表吉祥)
农民老人的面具——白色或黄色,眼睛和嘴巴上有一个洞(代表农民老人的淳朴和真诚)
女巫的面具——一半黑一半白(象征她的口是心非)
怪物的面具——绿色的尖牙(表示沮丧和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