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心翼翼最后还是很惨?
这种笔法不仅是中国古典言情小说的常见结构,也是中国古代正史传记的典型结构。而前者是从后者衍生出来的。这是在历史故事的结尾总结历史经验。从《左传》中的“君子之言”,到《史记》中的“官话”,乃至后世的“褒”、“评”,都是如此。将历史事件与历史批判融为一体,评论“前车之鉴”,剖析荣辱根源,是中国历史叙事的优良传统。这一传统在《天下粮田》中有清晰的体现。从这个角度,追溯全剧的角色、故事、结构、价值取向,可见它是一部总结古代政治的经典演绎。刘统勋重入拨乱反正,表面上得到支持,背后却不断使卑鄙手段破坏刘统勋的粮计。他与户部侍郎铁功南之子铁剑飞勾结,在潘拔之等爪牙的帮助下,犯下暗杀、卖官、贪污、诬陷、诽谤等种种罪行。可以说这个集团基本控制了半壁江山,因为从《金典检查场》这部剧可以看出,18省份的省长都属于这个集团。这是什么概念?
为了卖官鬻爵,内勤提拔心腹潘拔之为工部侍郎,免去侄子内图工部博士的职务,用贪污的钱财开了一家当铺,取名“青云”。从这里,他可以通过贿赂达到“升到高层”的目的。这个产业链从建立到运转都是内秦在操作,整个清朝的官制是完全完整的。蛀虫成了这个集团的马前卒,就连杜宵也难逃贿赂。为了达到自己升官的目的,在铁箭飞的帮助下,从七品县令晋升为五品大夫。当然,他最终也没有逃脱回宁古塔的命运,因为这个大染缸已经把曾经刚正不阿、前途无量的杜宵腐蚀成了一只残忍无情的飞蛾。看到这样的场景,除了对未婚者的仇恨还有什么?!
从角色的价值来看,剧中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无论是乾隆皇帝、孝妃还是刘统勋,这些正面人物都多次引用《孟子》中的章节和句子,或鼓励他们做事,或抵制上下级。这段引文的来源系统,显示了创作者对古典政治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尊重。从这个角度来看,作品对耕地保护和耕作的强调,就不会深入到秦汉以来“农战”观念对农耕高度重视的方面。突出的是解决老百姓的温饱问题,维护社会稳定。无论是角色设计还是结构特点,该剧的主脉都是“不腐墨”与“正邪”的对立。这与《岳飞传》中岳飞和秦桧与杨家将杨佳、潘仁美的角色关系和结构设置是一样的。不同的是,故事不再以“抗边患”为主线,而是以民生社会为主线。清官对抗朝廷浊官,是我们农耕时代言情小说中常见的笔法。为了除掉刘统勋这块绊脚石,我被迫陷害了工部侍郎梁。伪造剧本陷害刑部尚书孙嘉淦,让孙嘉淦装疯以保命。兵部尚书张被诬陷结党营私罪,致使张装病。军事部门的工头们靠作弊等手段作弊。利用皇帝怕违反宗法制挑拨君臣关系的心理,对刘统勋进行打击,致使刘统勋失去官职,南下继续他的节粮计划。但即便如此,情况并没有按照他自己的意愿发展,最终他错误地为自己正名,最后被斩首。
永远不要放松对下属的戒备,以便及时掌握下属的心理和行动。为了监视儿子铁剑飞,艺妓一品红被招去当卧底。用白衣少女来试探潘八志。如果潘八志不说实话,也许潘八志早就倒地了。但最后我并不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黄雀在后是一张网。白衣少女是早年被派到张家的卧底。正是张早就注意到了新娘的阴谋,让白衣少女搜集证据,最后“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看到这一幕,有点无间道的意思,所以这部电视剧还是很精彩的。
算算工作对我真的很好。我能及时预知即将到来的命运,及时采取措施。当然,这也是编剧故意设计的情节。当他意识到乾隆对自己失去信任后,主动提出去大金川领兵。目的是有朝一日,一旦朝变,他可以率领大军夺取皇宫,改朝换代,然后自己当皇帝,结果事与愿违。临走的时候,他虽然预算了所有的可能,但也给潘八志留下了三点提示。虽然这三个提示都起了作用,但最后都没能救他一命。事件曝光后,前来自刎的傅恒虽然狂妄自大,却无法阻挡“方上剑”的至高无上。他只能感叹:“皇上派你来用方上剑杀我,对得起我。”
《天下粮田》的德政观和司马光差不多,但有一点司马光谈不上,因为通过杜宵,写出了守德在于持之以恒的问题。众所周知,江郎已经黔驴技穷了。初有德行的人,不一定都是“满血”,但提到的不多。在这部戏里,刘统勋把棺材抬到了岗位上,这一点很突出,因为他有德才之志,这是杜宵乃至顾山都没有的。有趣的还有,杜宵是刘统勋的学生,铁剑飞是铁功南的儿子。《天下粮田》的创作者并没有按照“龙生龙,凤生凤”的笔法来描绘道德品质“血统”的美好图景,与岳飞儿子岳云、三代杨家将都是忠臣的画面不同。这也是非常惊人的。虽然这个角色是全剧的反派,但王绘春的表演扎实精彩,值得一看,他把一个老谋深算、狡猾贪婪的人的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他和吴京安先生演对手戏,正邪的勾心斗角随着他的眼神、动作、表情渗透到人物身上,这也是《世界粮田》好看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