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京剧和戏剧是什么关系?

京剧是戏剧的一种,戏剧包括京剧。中国歌剧的发展;

先秦(萌芽阶段)

中晚唐(形成时期)

晋松(发展期)

元朝(成熟期)

明清(盛世)

现代(革新时期)

现代(辉煌时期)

详情如下:

历史上第一个使用“戏曲”一词的人是宋(1240-1319),他在《诗人吴传》中提出“永嘉戏”。他说的是“南戏”、“话剧”、“永嘉戏”。从近代王国维开始,“戏剧”被用作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总称。

戏曲是中国的传统艺术之一,有各种有趣的剧种,表演形式有唱有跳,有说有唱,有文有武。这在世界戏剧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其主要特点有:以京剧这一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作为例,一是女扮男装(在越剧中,常见女扮男装);二是将命、丹、精、丑分为四大行业;三、有一种夸张的化妆艺术——脸书;第四,“戏服”(即中国传统戏曲的服饰、道具)基本上有固定的样式和规格;五是用“程序”来执行。中国的民族戏曲,从先秦的“傩戏”,汉代的“百戏”,唐代的“参军”,宋代的杂剧,南宋的南戏,元代的杂剧,到清代地方戏曲的空前繁荣,京剧的形成。

先秦(萌芽阶段)

在原始社会,原始歌舞产生于氏族聚居的村落,随着氏族的逐渐壮大,歌舞也逐渐发展完善。比如,在很多古老的农村,至今仍有悠久的歌舞传统,比如“傩戏”;与此同时,一些新的歌舞如“社火”和“秧歌”也应运而生,以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正是这些歌舞表演,造就了一批技艺精湛的民间艺人,在戏曲方向上有了一点进步。《诗经》中的“颂”和《楚辞》中的“九歌”,都是祭祀神灵时载歌载舞的歌词。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娱乐性歌舞逐渐演变。汉魏至中唐时期,出现了“娇滴滴”(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演生活小故事的“舞娘”,都是萌芽的剧目。

中晚唐(形成时期)

中唐以后,中国戏剧突飞猛进,戏剧艺术逐渐成型。

唐代文学艺术的繁荣是经济高度发展的结果,促进了戏曲艺术的自立,并给予其丰富的营养。诗歌节奏和叙事诗的成熟对中国传统戏曲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音乐和舞蹈的繁荣为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和演唱提供了最坚实的基础。焦芳梨园的专业化研究和规范化训练,提高了艺人的艺术水平,加速了歌舞的戏剧化进程,产生了一批载歌载舞的戏曲剧目。

晋松(发展期)

宋代的“杂剧”、金代的“庭院式”、说唱形式的“朱功调”,都在音乐、结构、内容上奠定了元代杂剧的基础。

元朝(成熟期)

到了元代,“杂剧”在原有基础上有了很大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剧种。它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征,标志着中国戏剧进入了成熟阶段。12世纪中叶至13世纪初,逐渐产生了反映市民生活和观点的专业艺术和商业表演团体、元杂剧和金元本,如关汉卿创作的元、马致远创作的《汉宫秋》、《赵遗孤的复仇》等。这一时期是中国传统戏曲舞台的繁荣时期。

元杂剧不仅是一种成熟的高级戏剧形式,而且因其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艺术独创性而被视为一代文学的主流。元杂剧最初以大都(今北京)为中心,流行于北方。元朝灭南宋后,发展为国剧。元代,群星璀璨,名作如云。

元杂剧兴盛一代,艺术发展和社会现实从两个方面提供了契机。从艺术自身发展来看,戏剧经过漫长的酝酿和缓慢的过程,无论是内在结构还是外在表现,都积累了很多,达到了成熟。恰在此时,传统诗歌在经历了唐宋的鼎盛与辉煌之后,走向衰落。在才华横溢的艺术家眼里,剧场艺术园是一片等待他们耕耘的新土地。从社会现实来看,元蒙统治者废除科举制度,不仅切断了知识分子进入仕途的可能,而且将他们贬到了一个很低的位置:仅高于乞丐,低于普通人和妓女。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文化人陷入了社会的底层。在疏离经典与历史,冷漠诗歌的无奈中,他们不得不去勾栏瓦舍消磨时间,寻求出路。由此,新兴的元杂剧意外收获了一批职业创作者。他们有一个行业组织叫“读书会”,加入读书会的剧作家叫“读书会先生”。这些穷困潦倒的文人在群体中合作竞争,共同创造了中国戏剧的黄金时代。与以往倾向于表达主观情感和兴趣的诗歌不同,元杂剧以广泛反映社会为己任。显然,这是由于作家们很久没有回到家乡鲁巷村,对现实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元杂剧的剧本体系多由“四折一楔”构成。四折是一个段落,有四个情节,就像在继承和结合上做文章。楔形短,一般放在第一折之前,有点类似后来的“前奏”。在艺术上,元杂剧以唱为主,说唱结合。每一折都是由同一个宫调中的几个曲调组合成一个组曲。整套只有一个韵,由郑丹唱主角,或者由郑丹唱主角。这种“一人领唱”可以充分发挥歌唱艺术的特长,尽情地塑造主角。念白部分受参军传统影响,经常被堵嘴,充满幽默。将音乐结构与戏剧结构统一起来,从而达到有规律的体系,这说明元杂剧艺术的成熟和完善。

明清(盛世)

到了明朝,传说发展起来了。明传奇的前身是宋元时期的南戏(南戏是南曲的简称,是在宋代杂剧的基础上结合南方地区的曲调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戏剧形式)。温州是它的发源地。南戏和北杂剧在体制上不同:不受四折限制。经过文人的加工和改进,这部原本不够严谨的短剧终于成为了一部相当完整的长剧。例如,《琵琶记》就是一部从南戏过渡到传奇的作品。这部作品的主题来源于民间传说,完整地展现了一个故事,具有一定的戏剧性。曾被誉为“复兴南戏之祖”。

明中叶,涌现出一大批传奇作家和剧本,其中以汤显祖最为成功。他一生写了许多传奇剧,《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作品通过杜丽娘与柳梦梅生死离别的故事,歌颂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幸福爱情、要求个性解放的反抗精神。作者赋予爱情起死回生的力量,克服了封建礼教的束缚,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这在当时封建礼教牢牢统治的社会中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这部剧问世300年来,一直受到读者和观众的喜爱。直到今天,《闺房》、《惊梦》等片段依然活跃在戏曲表演的舞台上。16世纪明朝中期,昆曲在江南兴起,涌现出《十五关》、《詹花魁》等多个剧种。这一时期受农民欢迎的戏曲是起源于安徽、江西的益阳戏,受封建精英欢迎的是昆曲。

明代后期,舞台开始流行,以戏曲表演为主要时尚。所谓折子戏,是指从整个传奇剧目中选出来的有始有终的项目。只是全剧一些相对独立的片段,但在这些片段中,场景精彩,唱功极佳。折子戏的出现,是戏剧表演艺术强劲发展的结果,也是时间和舞台淘洗的必然。观众熟悉剧情后,就可以尽情欣赏折子戏的表演技巧了。牡丹亭的《游园》《做梦》,拜月亭的《踏伞》《拜月》,玉簪儿的《采琴》《追舟》,成为观众喜爱和经久不衰的佳作。

明末清初的作品多是描写人们心中的英雄,如穆、陶三春、等。这时,地方戏曲主要包括北方梆子和南方皮黄。京剧是在清代地方戏高度繁荣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治、光绪年间,出现了第一代京剧演员和不同流派的大师,标志着京剧的成熟和繁荣。很快,京剧发展到全国,尤其是上海和天津。京剧成为影响广泛的戏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因为明朝的传说延续到清朝,所以又叫明清传奇。明清传奇在形式上继承了南戏体系,更为完整。一个剧本,大多只有30个左右,往往分为上下两部分;作者还特别注意结构的紧凑和主题的交织。传奇音乐也是曲牌结合的形式,但比南戏更发达,十折戏也不再局限于一个宫调;曲牌的数量也取决于剧情的需要;舞台上的所有角色都会唱歌。

明清传奇中包含了很多地方口音。其中,昆山腔和益阳腔是流传最广、影响最深远的。嘉靖年间(生卒年不详)魏良辅变法后,昆山腔创作了委婉、细腻、流畅、悠远的“水墨调”,讲究清、正、纯。将弦乐、箫管、鼓板三种乐器结合起来,建立了全方位的乐队伴奏。《浣纱记》的演出,让昆山腔通过舞台成为国剧。弋阳腔产生于江西,主要流行于民间,由江湖剧团演出。它每传播到一个地方,就融合当地的语言和民乐,演变成一种本土化的声腔。益阳戏不需要管弦乐伴奏,仅以锣鼓为节奏,唱副歌,采用徒弟帮的形式,特点是通俗、民间、注重表演效果。它与昆山腔的清雅风格形成了中国戏曲的两种不同走向。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明剧的角色划分更加细致。比如昆山话有12个字,主角不限于正面积极,净丑不只是调侃。

现代(革新时期)

辛亥革命前后,王小农、潘、夏月山等一批卓有成就的戏曲艺术家从事戏曲艺术的改良,为以后的戏曲改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从1919“五四”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期,一些仁人志士对戏曲进行了改革。“五四”前夕,梅兰芳演出了《邓叔姑》、《一缕麻花》等新风尚剧目,宣传民主思想,周和程也创作了不少作品。而袁雪芬则高举越剧改革的大旗,主演了鲁迅的代表作《祥林嫂》,在中国戏曲中率先形成了集编、导、舞、声、美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机制。“率先启动中国戏曲艺术大写意与资本化现实相结合的机制。

现代(辉煌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涌现出一批优秀剧目,如京剧《大和》、《白蛇传》、评剧《秦香莲》、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昆曲《十五关》等。著名历史学家吴晗还写过历史京剧《海瑞罢官》。此后,一系列优秀作品相继问世,如京剧《白毛女》、《红灯记》、《白虎奇谋》、越剧《西厢记》、《刘巧儿》、沪剧《芦荡火》、豫剧《朝阳沟》等。粉碎“四人帮”后,京剧《谢瑶环》、莆仙戏《春草赶厅》、鲁戏《姐弟恋》等一大批深受群众喜爱但被叫停或批评的传统剧目重新上演。中国传统戏曲发展到今天,经过不同的时代,不断适应新时代、新观众的需求,保持和发展民族传统的艺术特色。中国戏曲界提出的“现代化”和“戏剧化”问题,已成为新的历史时期积极探索和实践的课题。

中国戏曲主要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组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形式。汉唐到宋金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表演艺术等组成,约有360种。它的特点是许多艺术形式聚集在一个标准中,在共同的性质中体现出各自的个性。中国的戏曲与希腊的悲剧和喜剧、印度的梵文戏曲并称为世界三大古代戏剧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以五大剧种为核心的中国戏曲百花园。中国有很多种戏剧。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约有360种戏曲,数万种传统剧目。其他著名的剧种包括:昆曲、杭子戏、粤剧、淮剧、川剧、秦剧、沪剧、陕剧、汉剧、河北梆子、河南粤调、河南杭子戏、湘剧和湖南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