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八大移民的出生地是哪里?

中国历代移民和姓氏迁徙,多发生在社会剧烈动荡的历史时期,呈现出时间相对集中、数量巨大、方向明确、地域相对固定等明显特点。北起关外小兴洲,南至粤北诸暨巷,东起山东枣林庄,西至湖北孝感乡,形成了八大名移民的起点和集散地,也成为中国人寻根祭祖的圣地。

1,陕西洪通国槐

问我祖上哪里来的,山西洪洞的槐树。

明政府在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设局。在大约50年的时间里,强制移民大规模迁移了18人,共计百万人,涉及100多个姓氏。

洪洞槐树是中国移民史上辐射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移民发源地,成为亿万人民心中的故乡。

2江西瓦坝

古老的瓦坝是一个渡口。数百万江西移民按照“一为四,二为六,三为八”的规律背井离乡。他们从瓦坝陆续集合,骑着古帆船,越过波涛汹涌的鄱阳湖,向鄂豫皖进发,驶向未知的远方...

历史学家说“北有山西大槐树,南有江西瓦坝”

广东南雄珠玑巷3号

珠玑巷位于梅岭古道上,唐玄宗命张九龄开凿大玉岭新路。从此,梅观古道成为南水贸易和移民的最重要路线。诸暨巷原是北宋都城开封的一条小巷的名称。宋朝南迁时,南迁的人在南雄定居后,为了表达对故都的怀念,就把定居地命名为诸暨巷。

珠玑巷成了岭南人朝拜的圣地。

4苏州长门

明朝初年,朝廷从江南向苏北地区大量征迁屯田,“驱逐苏和淮阳两州”,史称“洪武驱离”。这些移民都自称是苏州长门人。

苏州长门是苏北人心目中的移民圣地。

5麻城孝感乡

“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明清时期,四川再次遭受严重破坏,人口锐减。于是大量移民陆续进入四川。大部分来自湖广,形成了“湖广填川”的基本格局。

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是当年移民的集散地,是川渝很多人心目中的圣地。如今,这里有一座移民博物馆“湖广填四川”。

福建宁化石壁村6号

唐宋以来,由于中原战乱,汉人南迁,过长江回赣江,翻越武夷山脚下,终于找到了石壁这样的世外桃源,开始在那里繁衍生息,形成了独特的语系和风俗,最初被称为“客家话”。

石壁有“客家摇篮”、“客家祖地”的美誉。有一座“客家庙”。

7河北省小兴洲

河北省的小兴州是古长城以北的第一个重镇。明初,虽然元朝残余势力退守漠北,但为了防止蒙古人入侵,洪武帝在长城沿线驻扎了大量军队,组织了大规模的强制移民。

小兴州成为河北、内蒙、山东、东北等地众多姓氏的祖籍。

08山东枣林庄

山东兖州北部的安丘王宓村,原名枣林庄,是明清移民的集散地。安徽濉溪县“吴州郑王李丁亮”七姓均由此迁。

目前,辽宁、吉林等省的枣林庄人声称,他们的祖先是清初移民到边疆,移居关外的。为了不忘祖籍,他们以“枣林”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