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区历史
根据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记载,东山区原是平埔族和安雅多科的故乡。1636年,多罗社投降,接受荷兰统治。当时人口只有200人左右。
明郑时期(1661-1683),为了解决军粮问题,采取了“寓兵于农”的政策,建立了许多军屯。清朝以后,原来的士兵被迫迁回中国,但后来随着穿越台湾人口的增加,逐渐发展成为汉族聚居地。据文献记载,康熙三十三年(1694),多罗社的活动中出现了一个以汉人为主的“多罗村”。康熙五十四至五十六年(1715至1717)期间,龙川窝庄、矮仔头庄、秀才庄等中国村落再次出现,多罗代庄也分裂为新老庄嫒。至同治初年(1862至1864),发展为多罗底上保、多罗底下保,辖57个村;除了少数位于今天的白河区,大部分位于今天的东山区。
后来多罗地街改名为樊舍街。光绪年间,这一带东南约60%的面积属于多罗地东顶堡,包括下南石庄、七仔头庄、前大浦庄、牛七庄。中西部地区约占全区的20%,属于多洛地东下堡,包括二中西村、番仔岭村、大可村。西北约20%的区域属于多罗西炮台,包括樊舍街、徐秀才村、吉北戏村、天威村、丁窝村。
日治初期虽然行政区划变动频繁,但传统的堡垒和街村制度依然存在。大正九年(1920),改革台省地方制度,废除布立和庄洁,改设庄洁和大小字。范舍村就坐落在这里,属于台南地区新英县。所辖范围包括整个多罗地丁咚堡,以及上述多罗地东下堡、多罗地西堡的街村,而老街村则更名为大字。
樊舍乡是在战后初期建立的。后更名为东山乡,原因是当地认为“番社乡名俗,易误为高山番社,拟采用山在乡东之意”。2010 65438+2月25日,台南县市合并,更名东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