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岸线的历史变迁
清咸丰五年(1855),六月,“河南杨澜的汛期,通化腔和三宝河,都是如此
据铁门关说,沿河到小庙18公里,二河盖在小庙以东2.5公里。蚝口,因盛产牡蛎而得名,位于二河盖外的低潮线,黄河口距铁门关约20公里。
当时位于小清河入海口羊角沟以西的黄河三角洲南缘,是清代王家岗盐场的滨海盐场。
三角洲的北缘在沾化县东北沿海地区的石桥口。
它的位置大约在洮儿河的入海口。
据史料记载,结合沿海渔民拓堡建设和卫星照片分析,推测1855岸线北起图海河口,经肖莎、李家坨子、小神庙、罗家屋子、青坨子,至小清河口,全长约128公里。
新黄河口位于渤海湾和莱州湾之间。河口的潮流很弱,潮差通常只有0.8到1米。潮间带边界距离河口仅二三十公里,约40%的入海泥沙堆积在河口附近。
由于河口沙嘴在海外迅速扩张,河道纵向比降减小,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径流不畅。
洪水期间,河流分支或放弃旧的河道,从低洼地到大海找到一条新的路径。
此后,新河道将重复上述新旧重叠河道发展的历史过程,使尾闾河段一直处于淤积延伸-摆动-分流的周期性演变过程,成为弱潮弱沙频繁延伸摆动的堆积河口。
自1855黄河夺大清河入渤海以来的百余年间,其决口导流的范围北起图海的洮儿河口,南至小清河口,成为三角洲的南、北缘,以利津县以东的宁海为顶点。
近代黄河三角洲总面积达5450平方公里。
如果以估算的1855岸线为内边界,则1855之后新淤积的三角洲为2970平方公里。
在现代黄河三角洲,自1855以来的百年间,黄河决口改道不下五十次。
其中有12个大型秋千改道。
三角洲内废弃河流鳞次栉比,形成辐射状的入海水系,发展成为典型的扇三角洲。
纵观近代黄河三角洲海岸的发展历程,除1938年至1947年因花园口挖堤导致黄河改道南下外,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价格段:
1.1855—1896年黄河改道初期。
1855通瓦室决口之初,下游入海河道未筑堤,黄河携带的泥沙大部分沉积在章丘镇以上的冲积扇上,所以排向大清河口的水是清澈的,泥沙很少沉积在河口。
同治十二年(1873)齐河至利津“每次有溢,只出槽数尺,可抗,不存在张口夺流之事。”
光绪元年(1875)以后,在铜瓦箱下相继修筑南北大堤,泥沙淤积在河床上,使河床更高更宽。
光绪八年(1882),荔城桃园爆口。从此,下游河道成为常态。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高出地面,河底高于平地。
总的来说,近40年来,黄河泥沙多因河水泛滥沉积在河漫滩上,河口外堆积相对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