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有有哪些历史和文化遗址?
☆江城的由来
和山城重庆、蓉城成都、春日昆明一样,武汉也有自己独特的名字——江城。
也许你要问了:长江从上到下流经大大小小很多城市。为什么单独叫武汉?原因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武汉游玩,与石阆中在黄鹤楼上饮酒,一边饮酒一边欣赏音乐,心情好的时候,李白就变得很兴奋,于是写了一首诗,叫做“与石阆中饮酒,黄鹤楼上听箫”。诗是这样写的:“一是迁客长沙,西望长安不见我家。玉帝吹黄鹤楼,梅花落江城五月”。武汉人喜爱《五月江城梅花落》中“江城”这个好名字,所以自称江城人。除了江城,武汉还有其他一些名字,这些名字的由来反映了武汉的历史文化发展。
☆武汉三镇的由来
武汉有的武昌、汉阳和汉口在历史、规模和发展速度上各具特色。
武昌的名称始于东汉末三国初。为了与刘备夺取荆州,孙权于公元221年将都城从建邺(今南京)迁至鄂县,改称“武昌”,意为“以武治国,人丁兴旺”。武昌的名称与今天的鄂州市互换。据考古发掘,武昌是古人居住的地方,如新石器时代水果湖的鹰台、南湖的老人桥,洪山区花山乡的徐家墩、棋墩等。
汉阳的起源与汉水密切相关。古语有云:“水之北为阳,山之南为阳”。古代汉阳位于汉水之北,龟山之南,又因地阳而称阳,故名汉阳。
公元606年,隋大业二年,汉津县改为汉阳县,汉阳之名始。唐朝县治迁至汉阳市后,发展迅速。
汉阳,尤其是鹦鹉螺岛一带,历来是长江中游商船聚集和分布的地方。唐宋元明时期,商业手工业非常繁荣。同时,汉阳也是一个旅游胜地。汉阳归元寺是武汉保护最好的佛教丛林,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昌和汉阳的筑城同时开始,距今约1800年。
历史上,汉口和汉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同步发展的。直到明朝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汉水改道(汉水在历史上至少改道八次),汉口才独立发展起来,至今只有500多年的历史。汉阳和汉口很早就修建了城墙,被视为郡县统治的地方。
汉口迅速成为一个新的商埠,名声和发展速度远超武昌和汉阳。明末清初,汉口与河南朱仙镇、广东佛山镇、江西景德镇并列为中国四大名镇,在海外被誉为“东方芝加哥”。汉口的港口贸易和运输业相当发达,已成为中国内河第一大港。有“十里帆靠城,万灯通宵”(吴齐石)、“居民商贾满溢,为楚第一繁华之地”之景。可以体现其繁华程度。清朝乾隆年间,汉口更是繁华天下,唯有“盐务也天下第一”。
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905在汉口修建了张公堤。这条大堤为后湖地区逐年降低水位,使荒湖野洲形成陆地,为原本狭小的汉口扩建提供了便利条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1927年初,武汉国民政府将武昌和汉口(隶属汉阳县)合并为首都,命名为武汉。今天,由武昌、汉口、汉阳组成的“武汉城”只有74年的历史。
☆炉子的原因
为什么武汉的夏天感觉很难熬?这是因为武汉河流湖泊多,水域面积大。白天太阳暴晒,水汽大量蒸发,空气湿度增加。整个城市像一个巨大的罩子一样被一团团热气笼罩着。一方面,地热向空气中的辐射速度减慢,室内温度持续下降。另一方面使人体表面难以散热,就像桑拿房一样,所以汗如浆,闷热,所以被称为“火炉”。
第二,乡土文学艺术
1,汉剧
汉剧是湖北主要的地方剧种,也叫“汉调”,俗称“黄儿”,辛亥革命前后改名为“汉剧”。
汉剧的主要声部是“西皮”和“黄儿”。黄儿发源于安徽,形成于鄂东与安徽毗邻的地区。它主要由汉调艺人创造和发展,并与西皮一起演奏,从而形成了以西皮和黄儿为主体的皮黄声乐体系。“西皮”一词最早见于清代张恒甫的《金台残泪》(成书于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将“甘肃方言”称为“西皮调”。西皮源于陕西梆子。西皮与的合流,最早见于清代叶的《高涵词》(成书于清道光三十年,即公元1850年):“调中,反调最萧瑟,急则西皮缓而缓,声须圆亮而气须长。”说明当时不仅是西皮和黄儿合奏,音板也逐渐完善。
汉剧在嘉庆、道光年间进入繁荣期,剧种众多,演员名家辈出。按疫区分为香河、府河、精河、汉河四路。
汉剧可分为十行:一端、二净、三命、四旦、五丑、六歪、七小、八棍、九夫、十杂。
汉剧的传统剧种有上千种,现存剧种仍有660多种。汉剧唱腔以西皮和黄儿为主,还有咏叹调、昆曲、杂调、小调。西皮和黄儿在传统演唱中也有一些独特的特殊和声和特殊腔。中国戏剧中也有许多杂调和丰富的曲调。有400多首传统唱腔和器乐。汉剧锣鼓丰富,剧种多样,大体可分为“大戏”、“小戏”、“弦戏”。《打击》很有特色,配以马锣,节奏鲜明,气氛浓厚。用于衬托华联武圣剧中野人英雄洒脱粗犷的性格,颇有效果。
2.楚剧
楚剧以前叫“黄孝花鼓”、“西路花鼓”,1926改名为“楚剧”。流行于湖北,距今约100年历史。它是在黄陂、孝感等地的竹马高跷、鄂东“哦哦腔”等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最初是有人声和锣鼓伴奏的。1920进入武汉后,受汉剧、京剧影响,逐渐发展完善。1923年改为弦乐伴奏。解放后在音乐上有所创新,丰富了板腔,发展了小调,吸收了高音腔,形成了板腔、高音腔、小调腔三大腔系。
3.湖北评书
湖北评书就是用湖北方言讲故事。一个人表演,只说不唱,用一块木头做道具,每到剧情的关键时刻,观众都欢呼起来。
湖北评书分布在武汉、沙市、宜昌等沿江城市,也有一些艺人在离它较近的荆州、孝感、黄冈、宜昌等地从事演出。湖北评书的兴起,根据前人艺人,并参照民国初年《夏口县志?据《建志》记载,明朝崇祯八年(1635),汉阳判卓远在监管修缮峡口(今汉口市)挡水大堤时,在民工和船工中讲故事,甚为流行。从此,评书打开了这里的大门。湖北评书的繁荣发展始于清代同治年间。光绪年间,洋务派在武汉大规模兴办实业,修建京汉铁路。于是小镇经济发展了,人口猛增,使得评书有了大量的受众。当时武汉三镇的茶馆都在争着请说书人表演。当时,任春山和顾玄南是汉口有名的说书人。后来他们收集艺人,建立自己的门户,传播范围逐渐扩大。
在湖北评书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种书目:一是以言情小说为基础的“基础本”和在此基础上加工发展的“雨雪本”;一是只求惊险、热闹情节的艺人编剧、表演的“路书”的兴起,阻碍了一些名著的加工和研究,说“基础书”的人逐渐减少。但由于“路书”是自己编写和表演的,艺术家可以扬长避短,促进了艺术流派的形成和发展。湖北评书善于塑造一个玩弄权贵的野人英雄形象,每本书都有一个或几个这种类型的重要人物。湖北评书风格幽默风趣,语言流畅华丽,常用有节奏的骈体描写景物,与叙述、对话时使用的生动口语相得益彰。
4.湖北鼓
湖北大鼓不同于湖北评书,湖北评书以唱腔为主,以鼓板为主要乐器,演员边打鼓边唱,幽默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