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去了哪些国家?

郑和七下西洋,每次都走不同的路线,经过不同的地方。

我去过30多个国家,但很多都只是猜测和谜团。

我国学术界普遍认为,郑和下西洋到达了非洲东海岸和现在的肯尼亚、坦桑尼亚。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曾引用制图师弗拉·毛罗的话说,郑和船队曾于1420穿越好望角。

英国人门泽斯认为郑和船队于1421年到达美洲,比哥伦布早70多年发现新大陆。

4.马来西亚学者祖斐嘉提出郑和船队最远到达南极1422。

5.澳大利亚菲茨杰拉德出版了《中国发现了澳大利亚吗?20世纪50年代。认为郑和船队可能在公元15世纪到达澳大利亚西北部的达尔文港。

上图选自加文·孟席斯(英国)撰写的《1421:中国发现世界》。左下角标注的四条航线都是郑和第七次下西洋的分支。

2002年,英国退役海军孟席斯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上做出了一个惊人的推论:中国郑和下西洋船队于1421年到达美洲,郑和是比哥伦布早70多年发现新大陆的第一人。门泽斯的推论震惊了西方学术界,他的著作《1421:中国发现世界》一时成为畅销书。在中国,孟席斯的推断让备受争议的话题——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过哪里——再次成为学术界关注的话题。

随着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的临近,以及孟席斯的《1421:中国发现世界》中文版在国内的出版,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愈演愈烈。郑和是仅仅停留在非洲东海岸,还是到达了地中海,首先发现了美洲,甚至到达了南极?所有的问题都显得那么困惑和神秘。

明史记载郑和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

长期以来,中国学术界对郑和下西洋的研究大多依赖于历史文献。明代的《郑和传》和郑和助手马欢所著的《瀛雅胜览》一书都记载了郑和下西洋远达非洲东海岸的穆古都、珠布和马林,即今天的肯尼亚和坦桑尼亚。

据《明代郑和传》记载,郑和途经36个国家和地区:占城、爪哇、真腊、九岗、暹罗、古里、曼茨加、博乃、苏门答腊、阿鲁、克直、大葛兰、小葛兰、西佐里、苏禄、盖尔、阿丹。

《明史》记载郑和被派往西方国家,包括非洲的一些国家。比如:“永乐十四年十二月,丁卯,古里...所有的骨头和骨头都被绑了起来...没有刺痛...马林...各国使节和老港宣慰司辞官,赐文采衣冠。中国官方的郑和等礼物,还有锦缎、薄纱、彩卷,都送给各国国王。”“永乐十九年,戊子正月,葫芦茅斯.....没有发誓,骨头和骨头都绑在一起...十六国派遣使臣,向名马、方物进贡,并命令他不得盛宴。龟兹、胡鲁穆斯等十六国使节回国,赐钱于表。送太监郑和等物,锦缎、薄纱、丝绸等物,呈诸王之后,随使臣而去。”

有趣的是,一些考古学家在非洲东海岸发现了100多个古代中国瓷器的遗址。其中,出土了许多14世纪和15世纪的中国古代瓷器,学者们也认为这些瓷器是郑和下西洋到非洲东海岸时留下的。

如马文宽、孟凡仁撰写的《中国古瓷在非洲的发现》,也详细介绍了中国古瓷在非洲各地的发现和发掘情况。书中称,在非洲东海岸的索马里、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地区发现了许多14和15世纪的中国古代瓷器。

"这可以作为郑和下西洋的有力证据."一直从事海洋地图研究的专家朱在接受多家媒体采访时这样表示。

国外学者推测最远到美洲或南极。

然而,近年来,人们不断质疑和反对这一主流观点。以孟席斯为代表的“勇者”似乎认为,以郑和的能力,应该取得更大的成就,走得更远。

除了孟席斯认为郑和于1421到达美洲大陆,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引用英国制图家弗拉·毛罗的话说,1420年航行在印度洋的中国帆船是郑和的船队。

毛罗在1459年绘制的世界地图上的标注推测中国帆船的航行已经在1420年穿越了好望角:“大约1420年,一艘来自印度的中国帆船从杜贝角向南和西南航行了40天(约2000海里),在第70天回到了杜贝角。这艘船是郑和船队的一艘!”杜贝角靠近马达加斯加,因此向南和西南航行了40天,推测已经过了好望角。所以李约瑟认为郑和绕过了好望角。

更有甚者,马来西亚学者祖菲加建议郑和船队最远到达南极,郑和也到达了澳大利亚大陆。

按照西方地理发现史上的通常说法,最早到达澳大利亚的欧洲人是荷兰人,他们在1606年对卡奔塔利亚湾进行了探险。1642年,荷兰航海家塔斯曼发现了塔斯马尼亚人严(当时名为凡迪门迪)。英国航海家库克于1770年到达植物园湾,并绘制了澳大利亚部分地图。

祖菲加认为,郑和庞大的船队从中国起航,经过马六甲海峡、印度和东非,然后向南航行。他说郑和船队在1422年到达南极大陆。他还指出,郑和船队在发现南极大陆后,经由澳大利亚返回中国。

澳大利亚的菲茨杰拉德发表了《中国发现了澳大利亚吗?20世纪50年代。》,他认为郑和船队很可能在15世纪到达澳大利亚西北部的达尔文港,证据是1879年在那里出土了一尊中国寿星石像。

国内学术界否定国外观点。

国内研究郑和的学者大多不认同这些不同的观点。无论是历史学家还是航海家,都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否定了上述所有说法。而最大的反对者无疑是孟席斯。

“不是可能性有多大,而是完全不可能。”北京郑和研究会会长、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毛佩琦完全否定了孟席斯的观点。

门泽斯对郑和的研究是因为在美国发现的一张根据经纬度绘制的中国古代地图。经过专家考证,有人认为是中国人画的。门泽斯认为这张地图是郑和船队留下的。

但毛佩琦说,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方式与西方不同。当时中国还没有按照经纬度绘制的地图。“所以孟席斯所指的地图根本不可能是中国人画的。”

南京郑和研究会理事马仁如说,明尼苏达州立图书馆馆长曾说,他们图书馆里确实有孟席斯提到的地图,但无法判断地图是中国人画的。

孟席斯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加勒比海的沉船是郑和的船,加拿大岛屿遗址的坟墓里发现了汉字,遗址居民有黄种人基因。对于这些证据,所有的专家几乎都予以否认,但他们并没有给出任何具体的反对理由。“这些都是没有根据的,无法考证。”毛佩琦说。

但孟席斯本人相当自信。他的自信来自于他认为自己掌握了中国研究人员没有掌握的信息。他在接受采访时说,在他收到的6.5438亿+封信中,有99.4%支持他的观点。“大部分中国学者都是在国内做研究、查资料,没有人像我一样出去到欧美、非洲等地做实地考察、查资料。”门泽斯说,“而这些资料在国内的学者是看不到的,因为没有一个像我一样走出去。”

门泽斯的话不得不让我们注意到,中国的研究者大多通过历史文献来研究郑和,他们都试图在那一堆旧论文中找到重要的线索。但国内文献毕竟有限,更不用说关于郑和下西洋最重要的资料了,郑和航海日志也早已不翼而飞。这将不可避免地被像孟席斯这样四处寻找信息的研究人员“笑话”。如果我们的科研人员能像孟席斯一样走出去,或许“郑和走了多远”就不再是个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