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市潼南小学的历史沿革
尊敬的领导,尊敬的来宾,亲爱的家长,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秋高气爽,气候宜人。在这美好的时刻,我们相聚在潼南小学校园,庆祝母校百年华诞!首先,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向前来参加纪念大会的领导、嘉宾和家长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忆往昔,岁月厚重。”回望潼南小学百年来的风风雨雨,留下了一代又一代人辛勤耕耘的足迹。潼南小学创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即1905。原来的学校叫福鼎县之南社盟小学,地址在南门天后宫。民国25年(1936),由辛亥革命功勋奖章获得者周创办的莲池女子小学合并,更名为南社小学。民国二十八年(1939),学校迁至潼南夫子庙(今市医院旧址)。当时有300多名学生,7名老师。民国三十五年(1946),更名为潼南小学。第二年初,福鼎市佛教协会成立了董事会管理的学校,并将学校名称改为福鼎私立大雄小学。1949年秋,更名为潼南小学。1950,城关三所小学合并,我们学校是铜山二分校。全校五个班,200多名学生。1957,9个班,400多名学生,21名老师。1958,改为县实验小学,被省教育厅列为重点小学。1959年,校址由夫子庙迁至现址。1969更名为城关第三小学。1980更名为潼南小学。2003年升格为教育局直属小学。潼南小学建校百年,校长20余人,教职工数百人,毕业生数万人。多年来,我们潼南人一直以“教书育人,培养人才”为己任。我们用进取、拼搏、竞争、顽强屹立于福鼎乃至闽东的教育之林,用爱心和努力书写了我们潼南小学办学的辉煌篇章。学校历来重视教育教学研究。1958“五年一贯制”实验成功,省教育厅派出教学工作组常驻校园总结教改经验。1960年5月,《五年一贯制在福鼎县实验小学行之有效》一文在《福建日报》第一版发表,并在《光明日报》转载,对推进小学教育改革,实施“五年一贯制”起到了示范作用。从1988到1992,参加了县里的“掌握学习”和“目标教学”的教改实验。实验结果发表在中央教育学院主办的《小学教学改革与实验》1992第16期。2003-2004学年,学校大力实施了经中央教育学院批准的“多种教育媒体协同教学中学习的自主探索与发展”实验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李、余慧斌两位老师均获中央教科所二等奖,余慧斌教授的实验年级《识字》获中央教科所二等奖,并制作成光盘,作为国家课改精品课分发。近十年来,教师撰写的论文有二十多篇获得省级以上奖励或在CN期刊上发表。学校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具有特殊技能的合格学生,开辟各种渠道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改革开放以来,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频频亮相,成绩斐然,获得国家级奖项近百项,省级奖项数百项。2002年、2003年,学校科技兴趣小组连续两年参加全国无线电测向分区竞赛,分别获得80米组总分第一名、2米波段组总分第二名、小学组总分第一名。可喜的是,2005年学生参加了第六届中国之星全国小学生创新作文奖,获得一等奖92篇,二等奖95篇,三等奖40篇,优秀奖50篇。学校被中国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会、中国青年作家协会授予全国创新作文教学优秀单位荣誉称号。历史长河推波助澜,今天的潼南小学继往开来,继承了学校百年的光荣传统,不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目前,潼南小学已建成为:少先队全国红旗大队、北京大学奥林匹克数学基地校、中国科学院科普基地校、国家项目“多媒体协同教学中的自主探索与发展学习”、福建省文明学校、福建省少先队金奖学校、福建省体育锻炼标准学校、福建省武术基地校、宁德市文明学校、宁德市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宁德市优秀家长学校。回首往事,我们充满了自豪和骄傲;展望未来,我们感到任重道远。纪念我校百年校庆是我校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我校建设发展的新起点。“雄关之路真如铁,如今却是一步之差。”路漫漫其修远兮,越是艰难险阻,唯有思危方能奋进。21世纪的教育一直是一个充满希望的领域。我们面对的一切都是全新的。只有清醒,才能谱写历史新篇章。站在新世纪的起点,我们要按照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伟大指示,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推进教育创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学习型学校,让教师促进专业成长,提升教育教学的人生价值。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激发全面发展,为后续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把办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在新课改的浪潮中,立足学校发展,加强特色教学,教学生学会做人,教人寻求真理。潼南小学将与时俱进,与时俱进,奋力前行,走向又一个百年新辉煌。最后,祝各位领导、嘉宾、家长、师生工作顺利、学习进步、身体健康、家庭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