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金是由大明星推广的。有没有可能从偶像化开始?
尤其是明星基金经理的产品,受到各路基金的追捧。6月5438+10月18日,冯博管理的易方达竞争企业总认购规模达到2398.58亿元,创下新基金发行新纪录,基金认购热情达到高潮。
在近两年股票型基金发展的高潮中,众多“新市民”在理财大潮中涌入。面对前两年股票型基金的高收益,上千亿的基金疯狂申购,市场前所未有的投资热情,我们应该沉下心来问自己:到底该不该买新基金?要不要去追“明星”?作为“新市民”,如何在不被忽悠买基金的情况下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
为此,基金君向行业发出五条“灵魂拷问”:
1.为什么股票型基金受到资金疯狂追捧?
2.明星基金经理值得追吗?
3.为什么公募FOF作为投资专家,在产品指引中明确要求1年内不得投资新基金?
4.我该买新基金还是同一基金经理管理的老基金?
5、理财小白做基金投资,如何不被忽悠买基金?
工银瑞士瑞信银行基金投资部、博时基金股权投资委员会主席、米英基金研究院院长杨、中融基金及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基金分析师、博时基金多资产管理部总经理麦静等多位基金行业机构及人士接受基金君先生专访,回答了上述市场热点问题。
他们认为股市回暖,股票型基金赚钱,基金成为国民理财选择。但从数据研究来看,“偶像化策略”未必有效,投资者不要盲目追逐明星基金经理和明星产品。由于新基金运作期较短,公募FOF作为“选基”专家,不会购买新基金。
但新老基金适合的市场不同,多数行业推荐“牛市买旧,熊市买新”的理性做法。他们还建议新入市者多了解基金投资,寻找与自己风险偏好相匹配的产品,养成理性投资、长期投资的良好习惯。
长期赚钱效应显现
基金成为国民理财选择。
中国基金报记者:今年以来,资本市场火热,爆款基金频出。市场追捧新股票型基金的原因是什么?
工银瑞士瑞信银行基金FOF投资部:新基金受到投资者追捧,原因如下:
一是近两年股市回暖,偏股型基金跑赢主要宽基指数,基金赚钱效应提升。
第二,在结构性行情下,由于机构一般都是基本面优秀的龙头公司,近两年超额收益显著,而基金的收益中值明显高于股票的收益中值,散户买股票的收益远低于散户买股票的收益,导致部分投资者通过买基金参与股市。
博时基金张龙:有两个原因。第一,中国居民家庭资产配置向权益类资产的拐点已经到来。2019年,中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按照购买力平价调整,这一人均GDP水平相当于日本1970年代中期的水平,此后,房地产在日本家庭资产中的比重逐年下降,权益类资产相对于房地产对居民资产配置的吸引力正在逆转。
二是2015股灾后,上证综指和创业板指数最多下跌45%和70%,大多数普通个人投资者和私募机构的投资收益水平大幅下降,损失惨重。传统银行理财产品转化为净值,无法保本保收益。但基金主动权益类产品的优秀公募整体净值略有下降,近两年继续大幅超越指数和私募及个人投资者。公募基金的发展壮大令人欣喜,也是投资者对公募基金专业投研水平的认可。
但如果基金规模增长几倍,基金管理水平没有跟上,然后随着市场的波动,基金持有人的收益受损,这种规模增长是不稳定的。从历史上看,每次热潮后半段的基金大量发行,也给投资者和基金行业公募带来了伤害。
中融基金:最直接的原因是股票型基金的赚钱效应。2019到2020这两年,股票型基金的涨幅相比历史数据更加突出。年化收益率超过30%甚至50%的品种很多。很多基金近年来通过基金投资获得了更多的投资收益,会引发持续的买入效应。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优秀基金经理的历史收益相对较高,股票型基金赚钱效应背后的原因应该是股市的持续回暖。
至于买基金不如买股票这种观念的转变,目前还是一种表现形式,不属于原因。关于频道闪变的说法是不合理的。如果产品本身缺乏亮点,单纯依靠所谓的“渠道忽悠”意义不大。
米英基金杨:在我看来,还是和以前一样。一、权益牛市带来的赚钱效应2019年初以来,不仅权益类基金销售额屡创新高,股市成交额也持续处于高位;第二,持续的货币宽松。为了抗击疫情,全球央行持续放水,导致全球货币宽松。中国银行相对克制,但目前国内形势还是宽松的。
与以往不同的是,公开发行基金已经成为国家的金融选择。经过这么多年的投资者教育,加上公募基金专业、规范、便捷的优势,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人理财的首选。另一方面,稀缺下的销售渠道和投资者存在逆向思维。从保护投资者的角度出发,监管机构往往会在市场火爆期间限制单只基金的销售上限,基金公司也会在发行期内明确规定销售上限。
投资者和销售渠道一般会粗略估计近期的配售比例,并根据计划申购量和预计配售比例推回实际申购量。比如某投资者计划购买20万元的某新基金,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近期的配售比例约为10%。为了真正投放20万元,投资人可能要筹集200万元认购。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与研究中心韩阳:新股票型基金之所以受到基金的热捧,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基金发行的火爆与市场环境密切相关。目前权益市场继续震荡上行;其次,股票型基金在2019和2020年整体表现优异,印证了其投资管理能力。
在此背景下,基金公司纷纷加快新产品的布局,借助公募基金公开宣传的优势,* * *帮助募集新产品。
“偶像化策略”未必有效。
盲目追星是不合理的
中国基金报记者:明星基金经理值得大家追求吗?
卜式基金麦静:目前市场上有7000多只基金,2000多名基金经理。有些投资者可能会说,我们买明星基金。
那我们就用数据说话,看看偶像化是不是一个有效的策略。假设我们每年年初买入前十的基金,坚持做了十年。十年后我们得到的回报是什么?年化平均收益为9.18%。我相信9.18%的回报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也是不错的回报水平,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忍受的最大跌幅是多少呢?但是下跌了47.23%,几乎减半,相信大部分投资者都难以承受。总的来说,偶像化策略不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策略。
面对这样一个痛点,我们的解决方案是让FOF基金经理和团队来选择基金。FOF基金经理及其团队将通过专业的基金筛选选择优质基金。还需要结合对市场风格的判断,配置适合当前市场风格的基金,最终构建适合的基金组合。
工银瑞士瑞信银行基金FOF投资部:不是所有明星基金经理都值得追求。由于基民缺乏必要的选基知识和能力,跟风追星在所难免,由此带来一系列问题。
一方面,追星策略性价比低,超额收益持续性差,而终极表现往往隐含终极偏离风险;另一方面,跟风往往会导致产品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不匹配、与现金流需求不匹配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基金短期赎回频繁,赎回成本导致投资收益损失较大。
杨、基金:从我个人喜好来说,我喜欢热闹,但不喜欢去人多的地方:人多的地方除了热闹,可能还有踩踏。
明星基金经理现象要辩证看待:第一,良好的业绩是成为明星基金经理的必要但非充分条件,营销团队的推广能力和市场风格的结合是优秀基金经理成为“明星”的其他条件。
其次,每个基金经理都有能力边界,每个策略都有能力边界。从历史上看,优秀的基金经理受到市场明星极度追捧的时候,往往也是资产价格高企的时候:即使这个基金经理能够长期持续创造超额收益,又有多少急于买入的投资者能够持有到最后呢?
中融基金:其实明星基金经理之所以成为明星,主要是因为他们出色的历史业绩。所以我们应该在考察中分析明星基金经理的风格特征和适合的市场类型,然后判断他们的业绩在未来是否仍然具有可持续性。
从概率上看,会有一些明星基金经理未来业绩仍可持续,但不排除部分产品可能不适合未来市场环境,风险可能超出预期。选择明星基金经理的产品没有错,但是一味追求明星基金经理是不合理的。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韩阳:明星基金经理名气太大,一般都会以优异的历史业绩证明自己的投资能力。但是,历史业绩并不一定意味着我们在未来可以获得超额收益。通过跟踪这些爆款产品的表现,也证实了不是所有的爆款产品都能有好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