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娇村(山西省左权县杨娇乡杨娇村)

杨娇村位于县城东南部,东与河北省武安市接壤,南与涉县接壤。杨娇村有一个奇怪而陡峭的山峰,看起来像山羊的角,因此得名杨娇村。村庄周围有许多奇怪的山峰,包括关恩山、桃山、凤凰山和卧牛山,它们合成了独特而美丽的风景。大明万历年间,号称“辽阳第一镇”。全村415户,1332人,耕地1920亩。这个村有发展多种经营的良好条件。主要农作物为谷子、玉米、大豆和马铃薯,少量种植油料等作物。除了松、柏、杨、柳、榆、槐等木本树木外,村里还盛产核桃、梨、苹果等干鲜果品。野猪、野鸡、狐狸、兔子等经济价值较高的野生动物分布广泛,中药材有黄芪、柴胡、青酒根等100余种。石灰石矿床已被证实有4平方公里。在中国的地理位置,发展经济林、畜牧业和经贸市场的潜力很大。

基本介绍中文名:杨娇村所属:山西省左权县杨娇乡电话区号:0354邮政区号:032604地理位置:县城东南部人口:1332人著名景点:黄泽关户数:415著名人物:、何云、刘二堂村概况、悠游古商业街与卧牛山的瞭望、凤凰山的看护、神秘的陶山城堡、古老的火山岩、黄泽关与石板

杨娇固始街1991被县委、县评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单位。1993-1995被乡党委授予连续工作小康建设先进村* * * 1998被省委组织部授予高标准建设农村基层组织红旗党支部。1999乡党委和* * *授予该村建设小康社会先进村;县委授予村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2000年被县委授予“1999文明卫生创建先进村”称号,被乡党委授予“农村教育先进村”。2001被乡党委授予“经济发展先进村”称号。悠悠古商业街杨娇村,至今保存着一条宽3米、长近300米的古街。街道向西北和东南走向,路面用青石铺成,平整、笔直、整齐。老街两边有很多商店,很有商业气息。每扇临街的门后面都有两三个院子。这些院落虽然年久失修,但仍能看出当时主人的身份和实力。老街东南西北两端各有一间阁楼。底层是青石券做的门道,上层是木质阁楼,可以用来设岗观察。东南阁楼当地人习惯称之为东阁,原名观音阁。建于道光十六年,门洞上刻着“东至河南省”。西北面的阁楼叫西阁,原名真武阁。建于明万历十三年,门口刻有“西通古晋”。关上两个阁楼的门,整条老街就固若金汤了。老街中间有一座保存完好的古戏台,正中挂着一块木匾,上面写着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敲金敲玉”。舞台虽小,但比一般舞台高很多。底部是一条通道,通往几户人家。唱歌的时候要把两个阁楼的门拆下来放到舞台上。小舞台对面是一座“龙凤殿”,文革中被毁,现仍保留。龙凤殿左侧大门内有一座精美的砖雕,上面雕刻着寿星罕见的爷爷和奶奶。东西门外有一座古石拱桥,西门外的那座叫西桥,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东门外的石桥更古老,叫撒金桥。谁也说不清多少年前,桥上的石雕已被盗,残存的石雕已被损坏,但我们仍能看到当时所做的精细工作。这两座石拱桥经受住了无数次洪水的考验,可见这座桥的坚固。老街虽然比不上晋商古城的街道,但几百年后能在太行山深处留下这样一条古老的商业街,实属不易。旧时,杨娇村每月在这条老街举行一次庙会:正月十五的火神庙会,二月初二的龙王爷庙会,三月初三的太后庙会,四月十八的奶奶庙会,五月十三的关老爷庙会,六月二十的黄龙庙会,七月五的骡马庙会, 8月15日中秋庙会,9月、10月赏月庙会,11月、腊月玩庙会。 一般来说,会期为五天。当时三省四乡的村民聚集在一起交易粮食、山货、布匹、农具、牲畜、杂耍玩具、迷信用品等等。场面非常壮观。庙会期间,还有戏曲要唱。开幕式前,德高望重的长者带领村民祭祀祖先,祈求风调雨顺。解放后,杨娇村的庙会分春秋两次举行,春季在2月15日,秋季在7月15日。卧牛山的手表在杨娇村周围的山上。有一座山形似卧牛,所以人们称之为卧牛山。自封山育林以来,禁止放牧和砍柴。十多年来,卧牛山树木茂盛,灌木丛生。村民们说,卧牛山是封山育林最好的例子。卧牛山位于杨娇村南部,东面是牛尾,北面是面向杨娇村的牛头,“牛肩胛”是最高峰。卧牛山已经很多年没有人或者动物进入了,但是连一条羊肠小道也没有。整个卧牛山的阴坡灌木密布,一人高一人低,大树遮天,形成自然分布状态。山坡上覆盖着腐殖质,不时钻出一些中草药,是很好的原生态。越接近山顶,灌木越来越少。当我们爬到山顶时,有一片开阔的田野。灌木突然消失,树也不多了,但是树冠大了很多。从山顶下来整个阳坡,没有灌木和树木,只有杂草夹杂着一些中草药,漫山遍野,一直到山脚。阴盛阳衰,这是太行山的一大特色,因为在缺水的太行山,阴坡比阳坡更容易蓄水。站在杨娇村,远远地望着卧牛山,我总有一种踏实感。卧牛山似乎在为杨娇村守护着什么。凤凰山的保护凤凰山位于卧牛山西部。主峰海拔1623.5米,几乎是卧牛山的两倍。两只大翅膀高高展开数千米,凤尾伸向远方。凤凰的嘴直指杨娇村,仿佛在喂养这只小宝贝。凤凰山植被较为原始,药材丰富,野鸡、野猪、野兔、狐狸等野生动物分布广泛。杨娇人在这里生活的踏实,不仅仅是因为杨娇山的巍峨,卧牛山的守望,更是凤凰山的呵护。杨娇村西边有一座桃形的山,神秘的桃山城堡,叫桃山,离杨娇村最近。在村子里,桃山看起来像一座孤山,很高。事实上,桃山并不高,还不到杨娇和赤壁的一半。到了山顶才发现,桃山并不是一座孤立的山,它和后面的松山是一个整体。阳坡上还是没有树。桃山、松山的阴坡陡峭,都覆盖着大片的松林。桃山、嵩山上的中药材也很多,柴胡、黄芪、青九随处可见。桃山山顶至今还有一处神秘的城堡遗址,都是用石头凿成的。最大的石头有三米多长,半米多宽,规模相当可观。没有人能说出这座城堡是什么时候建造的,但可以隐约看出这座城堡是一座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因为没有人维护,城堡破烂不堪,偶尔有两三个游客光顾。1976 * * *主席去世后,当地村民连续几年在此祭奠老人。古火山岩在杨娇村东南的一大片区域呈扇形分布。火山岩随处可见,甚至整个河床都是由火山岩和火山岩构成,一直延伸到黄泽关和河北。杨娇的火山岩质地不太好。许多火山岩已经风化,有些也被称为熔岩。哪里有火山岩,哪里就有火山口。也许是火山形成的时间太久了,这里的火山口不是很明显。根据村民的说明,杨娇附近的盘楞是一个传说中的火山口,看起来像和不像,也许。杨娇村东阁黄泽关和十八盘,过了东南一公里的撒金桥,就来到了黄泽关,这是自唐代以来山西东部边境的重要关隘之一。唐代设立黄泽关,元明清都在此设巡检司。黄泽关是河北的门户,但在古代,黄泽关以东地区属河南管辖,所以杨娇东阁门口刻着“东至河南”。黄泽关是古代山西和华北平原的重要通道之一。据说黄泽关是内长城的最南端,黄泽关所在的山叫“转岭”。黄泽关原城建在一条狭长的山梁上,长达100多米。南北是太行山的深流。现在的莞城几乎面目全非。关城大部分地方都是开荒田,没有老旧的防御工事。只有少数地方有几处城墙地基的遗迹。黄泽关原来有东西两个门,留东门为河北,西门为山西。时至今日,仍有东、西两座城门,均为砖砌牌坊,东门已倒。西门虽然破,但比东门略胜一筹。东门额头嵌有石碑,树荫下镌刻着“飞向盘云”四个大字。匾头铭文写着“大明嘉靖二十二年春姬旦”,匾尾铭文写着“巡礼上,照李宗架于河南京师秦钟”。关楼三层有三个门道,城墙是用当地的火山岩凿成的。城市里曾经有很多寺庙和殿堂,有很多历代记载历史的石碑,印象非常深刻。可惜只有一个摇摇欲坠的西门洞和几块石碑,其中有一块名为“重修十八盘院郭城堡”的石碑,上面完整地刻着黄泽关关城的建筑布局。据说它是万里长城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块关于城市格局的石碑。黄泽关前后延伸的古道,都是碎石铺成的小山路,已经废弃。封闭的道路只能由人和动物通行。几年前,高速公路还没通的时候,杨娇人骑自行车到黄泽关,抛弃自行车,步行到河北去赶集看热闹。他们晚上回来时不会丢失自行车。从黄泽关往东,有古今十八大名盘。十八盘从杨娇头到包装武安,短短几公里,海拔骤降数百米,出奇的陡!险峻壮观!新建的公路在很多地方截断了十八盘古路,有时又与原来的十八盘古路重叠,形成了新的十八盘古路,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在这里交替,有时并驾齐驱。新十八盘波澜壮阔,老十八盘沧桑无奈。真是沧桑,黄泽观,壮观十八集!在赵匡胤和杨娇有许多关于赵匡胤的传说。当赵匡胤带领军队从黄泽关进入陕西时,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他筋疲力尽,又饿又渴。突然我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挑了一车乳白色的食物,老人把一车食物给了赵匡胤。赵匡胤和他的同事们狼吞虎咽地吃了一顿饭,感觉凉爽可口,解渴充饥,顿时变得精力充沛。赵匡胤率领军队赢得了在山西的第一场战役。这种食物是当地的小吃,叫做荞麦凉粉。赵匡胤曾在撒金桥附近扎营多日。传统相声《八扇屏》和古代戏剧《剪黄袍》都有描写,有的戏剧为证:“我以为路过洒金桥时,有一位姓苗的先生,苗先生给我占卜,说我四十岁坐龙庭。”算命先生是赵匡胤军方的苗广义。当赵匡胤在当地露营散步时,他的衬衫被针钩撕破了。一怒之下,赵匡胤下令这里不准使用针钩。从此,当地的针再也不敢勾了。赵匡胤被18台包围了。为了走出敌人的包围圈,宋军利用风向烧了18套,造成敌人大量伤亡。赵转过墙角,十八盘上的石头都被烧成了熔石。当赵匡胤进入黄泽关时,坐骑的周长太紧了,坐骑旋转了很长时间,但它就是不走。因此,赵匡胤把这座山命名为“转岭”。杨娇的东南部地区是一个坚硬的采石场,以火山岩为主,而杨娇的东北部地区是喀斯特地貌。据说这个地区的石灰石是华北最好的,是各种建筑的一等石。在杨娇山脚下有一个采石场,几乎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几个石匠在敲打石头,都是用手,没有任何机械工具。石匠先把石头从山上分离出来,然后按照要求由大到小做成各种形状。从山上分离出来的最大巨石有几十吨重。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真不敢相信。和石匠聊过之后,才知道采石又苦又累,一年到头都在干活,但是收入少得可怜,只能养家糊口。如今石材价格飙升,但工人工资多年未变。没有资金和设备,在采石场几十年不变的只是辛苦。英雄的人民美丽的杨娇风景养育了这里的人民。杨娇是革命老区,这里的前辈为中国革命的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1938年3月,我党地下工作者在杨娇秘密成立了杨娇支部。到1944时,杨娇支部党员已达27人,在当时我党的根据地辽县是一个比较大的支部。这期间,在各种战斗中牺牲的革命烈士多达7人。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杨娇地区成立了民兵自卫队、武装委员会、农民协会、青年救护协会、妇女救护协会、儿童团体等人民团体,帮助八路军粉碎了日军的一次又一次进攻。八路军129师白求恩医院从8月1940到2月1944在杨娇成立四年,杨娇成为八路军大后方。在65438年7月至1943年7月24日的十天时间里,河北武安的日本特务组织对杨娇地区的10余个村庄进行了残酷的毒杀,10余个村庄的水井、水池、水窖、水缸和集中的蔬菜、米线等毒杀5000余人。这起中毒事件震惊华北。事件发生后,上级党组织迅速派出精兵强将赶赴杨娇破案,杨娇人民动员起来。仅用五天时间就破获了这起特大日本间谍汉奸投毒案,主犯和骨干全部落网并被镇压。当时,杨娇党支部组织群众有效自救,129师白求恩医院全力抢救。最后只有两个人死了,其他人都得救了。解放战争时期,杨娇人民热情支援前线,青壮年争先恐后上前线,妇女争先恐后做军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