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意义
1.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包括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完善要素市场体系和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深化国有企业和垄断行业改革。2.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以及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要求,逐步实现以中央、省、市、县四级财政为基础,重点划清各级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事权和支出责任。3.进一步理顺城乡关系,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4.进一步理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深化社会领域改革。这包括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等方面的改革。国企改革可以分为初步探索、制度创新和深入推进三个阶段。国企改革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错”过程,是中央推动和地方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本质上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互动,符合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国企改革将主要围绕调整战略布局、深化股份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企领导方式等方面展开。国企混改还是会保持企业的国有属性。通过改善国有企业的商业模式和治理结构,让市场嗅觉更敏锐的社会资本参与到国有企业的生产、销售、布局和规划中,从而提高国有企业的整体效率,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本质上还是中央政府和各级政府减负的一种手段。当然,也有通过此次混改推动新一轮牛市的战略意图。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进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更多国有资本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