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潼关历史

潼关是长安所在的关中平原的东大门。古代称之为“百双关”,意思是两人镇守此处,可以阻挡关外数百人的进攻。潼关的风险堪比山海关,号称“天下第一关”。

先来看看潼关在哪里。

黄河从内蒙古托克托由北向南,成为山西、陕西两省的分界线,而这一段黄河在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处突然由西向东转变,潼关就位于黄河的这个急转弯处。

站在古老的潼关门前,沿渭河向西是长安,沿黄河干流向东是中原腹地河南,向北是号称“鸡鸣三省”的山西风陵渡。

另外,潼关所在的地形也很特殊。西边是马平川的渭河平原,长安和潼关之间的肥沃平原自古以来就无人守卫。也就是说,潼关一旦被破,长安将难以守住。

潼关的名称最早出现在东汉末年。在此之前,潼关通常被称为桃林塞。

战国时期,占据关中的秦国积极出东,争夺中原。当时,函谷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东北部。秦国固守函谷关天险,多次击退六国进攻,笑到最后。

汉朝建立后,函谷关逐渐东移至河南洛阳新安以东。东汉建都洛阳后,函谷关离洛阳太近。一旦敌人从西边来,函谷关就破了,没有缓冲。

东汉末年,天下不断被征伐。汉献帝建安年间,潼关正式建立,在潼关县港口镇杨家庄、城北村修建,潼关之名由此开始。

《水经注》记载,河水在关内南流,搅动关山,故称潼关。

打开地图就知道潼关有多危险了。

最初建在林芝平原上的潼关,东起远望沟,西至金沟,东西两面临沟,北有滚滚黄河,南有巍峨的秦岭,金沟通河与十二连城相交与之相连。

险而建的潼关城,与北有黄河、南有秦岭的天然屏障形成了极其坚固的防御体系,守卫着关中与中原的交通枢纽。

虽然还有其他路可走,但无论是从山西北部过黄河,还是从南阳盆地过武关,不仅路长,而且难走。要大规模进入关中,潼关是绕不过去的。

曹操知道潼关难攻,但还是冒险一试。

汉献帝十六年,马超在潼关驻军十万,希望保住整个关中。

就在刘备全力夺取益州之地之前,曹操率军争夺潼关,但随后发生了《三国演义》中著名的一幕,即“马孟起出招报仇雪恨,曹阿瞒剪胡子弃袍”。

潼关之外是中原,马超在潼关驻军,也意味着潼关争天下。曹操统治的核心在中原,洛阳和许都离潼关不远。一旦关西兵离开潼关,曹就受不了了。

虽然言情里的故事有些夸张,但基本属于事实。诸葛亮在《后例》中也提到曹操险死潼关。即使冒这样的风险,曹操也会为之而战。潼关的意义可想而知。

潼关的天险由黄香坂、金沟、秦岭和黄河组成。

黄香板:黄香板,位于潼关以东,全长五里。它是从函谷关向东的必经之路,南有险峻的秦岭,北有黄河。这条与世隔绝的道路是潼关东部的第一道天然屏障。

禁沟:潼关南面有一条禁沟,直通秦岭,与武关相连。有几条深达几十米、上百米的深沟,都是南北垂直,与潼关城形成南北一线,成为潼关的又一道屏障。

黄河:黄河在这里东拐,洛水、渭水在这里汇合为黄河,黄河也从潼关城内紧密流过,没有办法形成天然的屏障,切断了北方的道路。

秦岭:潼关以南的秦岭有很多天然堡垒,比如东峪口、山车峪口、太峪口等。地形险要,道路复杂。

除了天然屏障,还有许多人造的关城。

为了防止人们翻越秦岭,北秦岭脚下有西峪关、山车关、太峪关、水门关等一系列关卡,从东到西与潼关连成一体。

为了保卫禁沟,自古以来就在禁沟周围设置了十二座连城,不仅可以设防禁沟的东西两侧,还可以设防南秦岭通往禁沟的通道。这些联防机构都有驻军。

关城主体建在深沟里,为城提供了屏障,守卫着秦岭和黄河之间狭窄的山谷。南墙可以抵御秦岭方向的进攻,北墙可以抵御黄河方向的水军,还可以镇守河边大道。

潼关的整体建设可以说是“依山筑关,临水筑城”,再加上众多的城楼、水闸的辅助,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当时的防御需要。

潼关和山海关一样有名,但它的历史更长。

清朝时,康熙帝、乾隆帝称潼关为“天下第一城”、“第一关”。

《山海关实录》记载,潼关和山海关是几内亚唯一的险关。

换句话说,潼关在古代的地位堪比后来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在历史细节上,潼关远远超过山海关。

对于古代任何一个以关中和中原为都城的王朝来说,潼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川如潼关路”这句诗,不仅仅是为了抒发情怀。潼关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两千年来,围绕潼关的战争不计其数,但真正强攻潼关的例子却很少。只要不是完全无望的王朝,都不难险败入侵,潼关作为“第一关”的名号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