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失去了他们的孩子

包公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执法公正,大公无私,在民间赢得了“包青天”的美誉。在元明清的戏曲小说中,他被塑造成一个“白天斩断太阳,晚上斩断树荫”的传奇人物。他作为中国历史上清官的代表,超越了时空,升华为“正义之神”。人们所熟知的包公,一般是戏曲、小说中的包公,是经过民间传说、艺术家塑造、文人加工的文化包公。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包公是什么样的人呢?他的生平事迹和政治实践呢?历史上的包公和文化上的包公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孔教授将从当代的角度回顾历史,揭开大家关心的身世和形象之谜。包公在他心目中的形象是怎样的?包公出身坎坷,由大嫂抚养长大,这是真的吗?戏剧小说中描述的威严的“黑脸”包公与历史上真实的包公形象有多大不同?

北京联合大学孔教授在《古往今来的包公》中为您精彩详解包公的出生和形象。

包公是中国历史上最传奇的人物。据说他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坎坷的出生经历,奇怪的长身材。他的额头上还有一弯月牙。据说他的判决很神奇,是天上的文星,人民心中的阿宝青田。那么包公在历史上是什么情况呢?

历史上有很多特殊的人,他们的出身往往很特殊。古代人非常迷信,认为杰出伟人的诞生往往伴随着许多奇怪的现象。关于包公出生的传说有好几个版本,那么哪个版本最接近历史,最真实呢?孔范敏教授如何看待包公离奇的人生经历?

按照中国的传统观念,作为一个特殊的人,有一些奇怪的现象。比如,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说,他出生的时候,有“裸灯绕室,奇香萦绕”。据说民族英雄岳飞出生时,屋顶上有一只大鹏飞过,后来给他取名为“鞠鹏”。这里有传奇的元素。包家还有一个很长的传说。包拯的母亲快要生孩子的时候,他的父亲包灵仪突然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只老虎向他扑来。他醒来后,非常惊讶。他觉得这是一个不祥的征兆。碰巧包公出生时,他是黑暗的,既不哭也不叫,这很奇怪。就在这个犹豫不决的时候,包拯的父母把包公扔进了他们家门前的池塘里。然后,正好是夏天,池塘里开满了荷花,包拯就被荷叶抱着,没有掉到水里。恰巧包家的大嫂来到池塘边洗衣服。当她看到包公时,她偷偷把他带回家,后来把他养大。就这样,据说包公是由他的大嫂抚养长大的。大嫂如母的说法。时至今日,在合肥的鲍家,仍有敬妯娌的习俗,比敬妹子还要讲究。冷落妹妹没多大关系,但绝对不能冷落嫂子。因为我对大嫂就像母亲一样。这个故事历史悠久,在包家影响深远。

除了“大嫂如母”的民间故事,还有京剧里精彩的“赤桑镇”。这个故事讲的是:包公在赤桑镇游玩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起诉包拯的侄子包勉,打死儿子,摔死孙子,调戏儿媳,致三人死亡!这种重罪是不可原谅的。然而,包勉是包拯的侄子,也是包拯大嫂的亲骨肉。包拯小时候失去了母亲,吃着小姑子的奶长大,而小包勉因为奶水不够,吃着粥长大。包一生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辉的恩情,他是没有报答的。但现在我不得不砍掉我嫂子唯一的骨肉。包拯怎么确定?最终,包拯铁面无私,秉公执法,将包勉斩首。结案后,包拯把他的妻子李夫人叫到身边说:“嫂子,有包勉的血,我们应该好好对待她!大嫂就像妈妈一样,你一定要记住!”从此“大嫂如母”的说法就伴随着这个感人的故事流传了下来。

既然“大嫂如母”的传统如此悠久,对包的后代影响如此深远,那么一出生就被遗弃的是不是真的由大嫂抚养长大的呢?孔教授对“大嫂如母”这个家喻户晓的传说有什么独到的见解?

事实上,包公不是由他的大嫂抚养长大的,宋代史书中也没有包公有兄弟的记载。在后来的包氏族谱中,记载了包拯有两个兄弟,但两人都早年夭折。事实上,包公还是个独生子,没有他哥哥就没有大嫂。宋代的《包拯传》中,记载了包拯的儿媳崔氏的情况,其中说“你有个儿子叫毛,嫁了崔氏,判了潭州死刑。崔守蝶,不嫁。”

包拯的儿媳崔氏在19岁时嫁给了包公的长子包茂。结婚两年后,包茂早逝,留下一个儿子包文赋,他也在5岁时去世。崔氏终身未娶,史书上说她“尽孝”,就是照顾包公夫妇。

包公的长子包茂娶了淮阳女子崔氏,时年十九岁。崔氏的母亲陆是三任宰相的女儿,崔氏是的孙女,家世显赫。不幸的是,包茂在崔氏结婚后的第二年就去世了,留下一个五岁时夭折的儿子包文赋。此时包拯已经55岁了,他老年丧子。可想而知,他当时心情很悲伤。崔实年纪轻轻就失去了丈夫,心情也很难过。包拯夫妇见崔氏年纪小,不忍终身守寡,又担心她情绪不稳,便派人“打听”她,表示愿意“把她送回娘家”,好让他们复婚,希望她以后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崔氏得知后“泪流满面”,向包拯发誓:“你若生为妻,你若死为鬼,绝不会有。“崔氏一生未曾改嫁,因此被朝廷表彰为孝顺之人。

包公直到59岁才有孩子,但今年,包公的一个妾离开了富宝。在古代,这种妾是出嫁的女子,属于侍女,类似于今天的保姆,地位比较低。后来我的妾在她离开时怀孕了,后来生了一个男孩,就是包公的小儿子艾宝。崔氏得知后,把孩子接到自己家,小心翼翼地抚养。墓志铭记载“像亲生儿子一样照顾她”就像亲生儿子一样,她说“像母亲一样照顾贤惠的女人”。就是把自己的大嫂崔石当母亲一样对待。然后,在宋仁宗嘉祐七年,也就是1062年,包公去世,享年64岁,留下五岁的包勉继承香火。包拯一生清官,留给家人的遗产很少。崔氏生活贫困,养活了包勉。我想这就是大嫂故事的原型吧。只是包公指向了包书。大嫂指的是崔氏。崔氏后来受到朝廷的表彰,因为她的事迹在当时很有影响。朝廷上书增她为永嘉郡王。这本书是苏轼的大文豪苏轼起草的。同时他还封了表过梁,就是为家乡建了一个贤惠的女人站,为她写了一部传记。在宋代的历史上,有《崔传》。说明影响比较大。

因为在古代“贡”是对人的尊称。打个比喻,姓王的叫他王公,姓张的尊称他王公。包拯当时称他为包公。包公的儿子包茂,当时很多人都叫他包公。于是久而久之,就有了包公的儿子包寿,大嫂为母的故事,或者说是张观戴笠在包拯身上的故事。然后大嫂当妈的故事就和包拯包公一起传开了。

既然“大嫂如母”的故事不是发生在包拯身上,而是古人照顾小儿子包勉的一段成长经历,那么包公的真实身世是怎样的呢?他的出生真的像民间传说中那样悲惨坎坷吗?

据《宋史·包拯传》记载,包公公元999年生于宋真宗咸宁,祖籍庐州合肥,即今天的合肥。三国时期,此地是孙吴和曹魏拉锯战的地方。包公曾回忆起自己中年时的经历。他说,“生于草,蚤学于官学”。所谓“小草”,就是他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地位不突出。所谓“早期官学”,就是早年跟随父亲留学,读了很多书。

父亲包灵仪曾在福建省惠安县做过知县。后来,尚书禹部的袁外郎退伍回到了家乡。他是一个无所事事、品味低下的官员。包公的地位提高后,按照宋朝的制度,他可以封祖,所以后来包公的祖父和父亲都被封为相当高的官员。从包氏家族的立场来看,之孙包永年的墓志铭中说“包氏天下之名,始于孝。”萧肃是包拯的姓。意味着包家地位的提升始于包拯。以前地位比较低。

事实上,说到的祖先,我们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楚国的沈。也许每个人都知道沈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爱国者。春秋末期,春秋各国互相征服。当时,吴王阖闾在伍子胥和孙吴的帮助下攻打楚国。当时战争中,吴占优,后来它攻占了楚国的都城,也就是今天湖北的江陵。此时由于楚国都城被吴国占领,面临亡国。然后,楚国的大夫沈请求秦国出兵帮助楚国恢复国家,打败吴国。当时,秦爱红不准备出兵,但沈苦苦哀求。据《汉书》记载,他在站着,日夜哭泣,哭了七天七夜。他的爱国情怀和爱国精神最终感动了秦国的君主和大臣。后来,秦国出兵帮助楚国打败了吴国,沈成了复兴楚国的英雄。根据当时的姓氏制度,他的后代以“宝”字为姓,沈成为包氏的始祖。是包家的祖宗。这种情况在一本大书里也有记载,就是宋代郑樵写的《编年史》。他提到“鲍氏出自沈氏,后为楚大夫沈,以字为氏”。后来特别有名的是“宋代包拯是密约,又是庐州人”,可见包氏是“申时人”。这是真的。另外,根据包拯的家谱,包拯是沈的第35世孙。这是一个声明。

那么,包公的形象是什么呢?据民间传说,包公的脸黑得像锅底,额头上有一弯月牙。在歌剧舞台上,包公的着装基本上是刻板的黑脸长胡子,穿着绣花长袍和黑纱。那么,历史上有没有留下包公的真实肖像呢?包公的肖像有几种不同的版本。鲍的家谱、殿和故宫是故宫的南熏殿,梁启超自己收藏的一些古籍和画册里都有不同类型的画像。各种版本展示的包公肖像仍然不同。这几个不同版本哪个更靠谱?

历史上传世的包公画像不多,主要有:

鲍氏宗谱相

包公庙包公雕像

梁启超《饮酒间集》中的包公肖像

紫禁城南浔厅的包公雕像

几幅肖像都有不同的脸,那么哪一幅最接近历史上包公的真实肖像呢?

合淝的包公庙建于包公去世的第四年,与包公的生卒年非常接近。根据当时包公庙纪念馆的记载,据说当时包公庙里有一尊包公的塑像。那么这个形象流传至今了吗?我现在不敢说,因为包公神庙已经存在了几千年,而且已经重建了很多次。很难说包公庙里的画像保留了当时的原始状态。

那么鲍的家谱,甚至鲍自己家编的书,也有的画像。不同的版本也不一样。这个家谱也修改了很多次。修改后会有一些变化。所以现在还不能说保存了包拯的原貌。

梁启超藏的包公画像不为人知,他的画像与众不同。所以我们很难说这是不是他的真面目。

我觉得更权威可信的包公画像是藏在故宫南浔厅的那幅。因为这是藏在国内的包公雕像,所以明清故宫的很多档案都是从元朝接收的,大都在北京,当时国家的一些重要资料都是在宋朝灭亡的时候从宋朝接手的。这段历史有确切的记载,是因为中国非常重视修史的传统。有句话叫“国可灭,史不可灭。”所以这些史料有一部分是在朝代更替的时候传给下一代的。然后到了宋代,朝廷还为包公画像,而在包公的孙子包永年的墓志铭中有一段非常准确的材料,提到“元丰为天子,孝顺忠义,追求荣耀无止境,在圣旨上画肖像,享春秋”。说起这个宋神宗,他想起了包拯的忠勇,于是下令朝廷给包公画像,放在太庙里,春秋时祭祀。这表明,在宋代,有人为包公画像。后来这幅画像是不是被国家保存下来,经历了元明清?我们不敢说,因为没有确凿的依据。但是,我们只能说,藏在故宫的包公雕像应该有一定的依据,应该更有权威性。

那么,从这个形象来看,包公的形象是端庄、英俊、帅气、下垂,非常和蔼可亲,和传说中的不一样。目前,在包公庙里还有一幅世人所绘的包公画像,一般是按照1: 1的比例绘制的。包公的画像不是很高,大约1.6米。左肩略低于右肩,嘴唇较宽,皮肤白皙。看起来像是生在中原,喝着合肥水长大的合肥人。清代认识庐州的张湘云看到包公的画像后,也感慨地说:“《包公画像》遍天下,所见险峻,令人汗颜,不敢仰视。现在,我奉命留在鲁,在香花墩上拜公,槐房慈眉善目,溢满玉梅睫,外无异状,更是奇哉!”可以看出,包公的外表与常人无异,并不像传说中那样怪异。

从我们现在看到的,梅兰芳的嵌玉轩和清初的坤、易的脸谱可以看出,在明剧中,的脸上并没有月牙纹,只是画了两道深深的白眉毛。经过清初戏曲舞台的不断演变,包公额头上的图案一度演变为阿泰赤图。到了清朝末年,官场腐败,民不聊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人们迫切希望政府里能有一个像包拯这样的清官为民请命,希望包青天转世,于是就把脸书上的太极图改成了月牙图案。这个月牙图案就像一轮明月挂在夜空中,给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此外,民间早就流传包公是天上的星星,能“破夜日”,所以在一些包公戏曲中就有了“日月阴阳”的面相。

关于包公的传说似乎与时间成正比。时间越久,传说越多,离历史真相越远。为什么千百年来民间传说和戏曲剧本都把他描述成一个又黑又丑的“包黑子”?为什么千百年来“黑脸”“月牙儿”这些威严的形象如此深入人心?

包公形象的变化主要体现了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然后像你一样,京剧里有20多个包公的形象,都是人的想象创造出来的,反映了人的想象力是丰富的。人们想象中的包公形象不仅贴近人民,而且能为人民做主。是一个威严的“黑脸”形象。

尽管包公形象形形色色,但从整体上看,最主流的基本形象是坚强睿智、为民请命、无私执法。他的基本形象是根据平民和一些艺术家、文人的想象塑造的,反映了人们的意愿。或者说他是树立在官僚们中间的一个形象,一面旗帜。这种黑脸包公象征着正直、诚实、公正的精神。反映了人们追求正义、坚持正义的愿望,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和教育意义。就像关羽的红脸象征忠臣,曹操的白脸象征奸臣,包公的黑脸象征清官,象征公道正义,这是人民的创造。当然,从更深的层面来说,除了民众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因为他摆脱不了时代的烙印。儒家认为“天将降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身肤,乱其行,故忍其姓,已得其利。”一个责任重大的人的经历注定是坎坷而神奇的。要成为一个责任重大的人,需要经历一些风风雨雨。这就是儒家思想。那么包公的出生和他的形象实际上是儒家思想“天降大任”的具体体现,所以他也打上了儒家思想的烙印。

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中国历史上清官的代表,包公的艺术形象在元明清时期已经基本成型,之后又被涂上了浓重的“判官”、“侦探”、“忠臣”、“青天”等色彩。历史的真实和演绎的文化,以千变万化的“脸书”吸引着广大观众。不同时代、不同作者对包公形象的描写各不相同,反映了当时儒家统治下的政治特点,也充满了当时平民、艺术家、文人的生活情趣和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