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海关山书院在哪里?

澄海观山书院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汕头市澄海区的关山书院,现在这里有一幅著名的对联:“礼开关山,步随鹿洞;攀入道畔碧水,是为寻高美而追杏坛。“联众里的关山二字,指的是关山书院。

历史上,关山书院是澄海文化的发源地。宋清(1041—1048)年间,潮州前八贤之一、宋太祖中设、易学大师吕洞见“观关山美景”,于是在建宅读书,定居关山。

陆东在书院里教城子弟,为澄海乃至潮汕的文化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关山成为澄海的政治文化中心。神山是澄海圣贤传道、授业、解惑的历史见证,是澄海人好学的象征。新中国成立后,关山书院曾是关山初级中学和尚华中学的教学办公场所。20世纪80年代初,尚华中学搬迁,关山书院一度荒废。上世纪90年代末,在澄海区政府的主持下,关山书院得以重建。

神山又名关山,是澄海八大古景区之一。它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历史上,关山书院是澄海文化的发源地。宋清(1041-1048)年间,潮州前八贤之一、宋太祖中设、易学大师吕洞见“观山胜景”,于是在建宅读书,定居观山。现在,仍有与鲁东有关的文物,如跃龙桥。

进了院门,有宽敞的大堤,两株桂花,两缸荷花。学院采用三层建筑,第一入口旁边是两翼,两个盖有屋檐的回廊分别通往第二和第三入口。第二个入口大厅是演讲厅,由20扇木门组成,中间八扇,两边六扇。每一扇门上,都有明朝及明朝以前的名人写的关于劝和礼仪的诗。

讲堂内是一尊近4米高的汉白玉“朱讲经”像,手拿卷轴,头戴皇冠,面容慈祥。前拜朱,后拜蔡楠,是关山书院的习俗。报告厅的横梁上挂着许多彩画,人物栩栩如生,屋景优美,精致典雅。从报告厅出来,绕过石阶,穿过一个小门,就是书院的第三个入口。连接第三入口和第二入口的是一个小堤,潮汕人俗称后堤。相当于一条长长的巷子,连接前后两个大厅,连接两侧的厢房和两个后门。第三个入口的正殿结构与第二个入口相同,里面供奉着书院创始人、当年的县长蔡楠。

关山书院,位于神山北麓,为单层民用建筑,占地约1.400平方米。这里供奉朱、蔡楠和关山先贤,并作为讲学的场所。书院前的水池(俗称红叶池)清澈,映出书院全貌,被誉为神山八景之一。在关山书院的后殿,还有一座关山文庙,又名考亭寺,供奉南宋哲学家朱(1129-1200)。因朱谥号“文”,朱文公闻名于世,而朱的文庙也被称为文庙。

自宋代以来,历代名臣、诗人登上圣山,或建或开,或颂或题,或刻,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潮汐研究专家林伦伦教授曾在文章中盛赞关山书院:“澄海人读书蔚然成风,人才辈出。我觉得得益于澄海关山学院良好的学风。”

新中国成立后,关山书院曾是关山初级中学和尚华中学的教学办公场所。20世纪80年代初,尚华中学搬迁,关山书院一度荒废。上世纪90年代末,在澄海区政府的主持下,关山书院得以重建。

成华街道:成华街道位于澄海市西部,面积13.05平方公里,人口7万余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5万余人。它是著名的侨乡之一。成华街紧邻汕头市区,距汕头国际机场5公里,距汕头港、广梅汕铁路10公里。深汕厦门高速公路和324国道从北向南穿过边境。近年来,成华街道充分发挥良好的区位优势,积极改善投资软硬环境,加快外引内联步伐,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客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