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介绍一下中国数学泛函大师江泽涵?
1902 10 10月6日出生于安徽省旌德县。
1922—1926就读于南开大学数学系。
1926—1927任教于厦门大学数学系。
1927-1930在美国哈佛大学数学系学习,1930获博士学位。
1930—1931曾在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担任研究助理。
1931—1986北京大学数学系教授,1986退休。
1934到1952,北京大学数学系系主任。
1936—1937第二次去美国,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学习。
1937年至1946年迁居昆明,在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任教(曾任数学系系主任)。
1946—1947随北大迁回北平,兼任理学院代理院长。
1947—1949去苏黎世理工学院做研究工作。
1955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委员。
1994于3月29日在北京去世。
编辑此段落
生活经验
教育经历
江泽涵于1902年10月6日出生于安徽省旌德县。我的父亲,江,童年时当过学徒,后下海经商。胡妈妈。家里有少量土地供孩子读书。
江泽涵的家乡江村是一个偏远的山村。他小时候上过私立学校,后来又去了农村小学。
他勤奋好学,学习成绩优秀。
1919年初,他的堂兄、著名学者胡适回乡探亲,他随胡适到北方求学。
那年夏天我考上了天津南开中学初二,只用了三年时间就完成了中学的所有课程。
1922年,江泽涵升入南开大学数学系,开始了他漫长的数学生涯。在南开大学,他有幸结识了我国现代数学的先驱、著名数学家和教育家蒋力夫教授,从此师从蒋力夫先生。
1926大学毕业后,姜立夫把他带到厦门大学数学系,让他做他的助教。在这朝夕相处的一年里,他们的师生情加深了。在学习、教学、办学、做人等诸多方面,江泽涵都以江先生为榜样,受益匪浅。
留学经历
在蒋力夫的鼓励和催促下,江泽涵于1927年夏天参加了清华大学留美大学生考试,获得了当年唯一一个学习数学的名额。那年他去了美国,攻读哈佛大学数学系的博士学位。他努力工作,次年获得哈佛研究院数学系“约翰·哈佛学者”荣誉称号。他的博士论文导师是著名数学家H. M .莫尔斯。当时莫尔斯的临界点理论刚刚问世。这一理论深刻地揭示了拓扑学在分析中的重要作用,引起了江泽涵对拓扑学的浓厚兴趣。从那时起,他就致力于这门新学科。1930年,他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来到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做s·莱夫谢茨的研究助理,师从这位著名的拓扑学大师研究不动点理论。
在几年的留学生涯中,江泽涵从当时的两位数学家那里学到了前沿的数学理论,为他后来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他在思想上也收获了很多。后来他回忆说,这段留学经历让他收获了两点认识。第一,从莫尔斯的成就超越他的老师这件事上,他认识到学生和青年教师可以迅速超越老师和教授,应该鼓励学生超越自己。第二,他看清楚了数学在美国的发展过程,从派人去欧洲留学,到在美国有突出成就的摩尔斯和莱夫谢茨这一代,前后大概用了半个世纪。他下定决心,要和同事们团结起来,迅速把现代数学的新理论引进中国,使中国数学在50年内跻身世界数学之列。事实证明,江泽涵在后来的工作中努力实现自己的抱负。
教学经验
1931年,北大理学院新任院长刘树琪先生在蒋力夫先生的推荐下,邀请江泽涵到北大任教。江泽涵认为这是实现他抱负的机会。当时莱夫谢茨也劝他留下来继续做研究助理,但他决定学习蒋力夫先生回国的榜样,婉言谢绝了莱夫谢茨的挽留,并对他说:“现在我需要回国教书,不能再呆了。”那年夏天,他回到中国,成为北京大学的数学教授。
这是江泽涵第一次独立完成教学工作,承担主要教学任务。他致力于教学。从1934开始担任数学系系主任。1936年第二次赴美,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学习一年。1937年他回国的时候,抗日战争已经爆发,北大已经迁到昆明,与清华、南开组成西南联合大学。江泽涵也随家人迁居昆,在西南联大数学系任教,并担任西南联大数学系系主任。1941年,国立中央研究院成立数学所筹备处,隶属西南联大校园。江泽涵被聘为兼职研究员。
1946年夏,江泽涵随北京大学迁回北平。当时,北京大学科学研究院院长饶裕泰教授出国访问,江泽涵担任代理院长一年。不久,他也被教育部选派出国留学。我计划再次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1947年夏天离开前,在蒋立夫和陈省身的劝说下,转到瑞士苏黎士高级技术学院,师从著名代数拓扑学家H. Hopf两年。从65438年到0949年,人民解放事业的迅速发展使江泽涵非常高兴。他克服重重困难,于8月8日回到解放后的北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江泽涵继续在北京大学任教。1952院系调整期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数学系合并,组建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由三位老系主任中最年轻的清华大学段学富担任新主任。江泽涵愉快地接受了这一安排,并一如既往地关心部门事务,热情支持新主任的工作。
江泽涵是中国数学会的创始人之一,自1935成立以来一直担任副理事长。建国后仍担任副主席,直至1983被任命为名誉主席;自1962任北京数学会理事长,1981改称名誉理事长。建国之初,他担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筹备办公室副主任,亲自为北京大学数学系与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密切合作和相互支持奠定了基础。65438-0955,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委员。
江泽涵是第三届至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52他加入了中国民主同盟,并担任NLD中央委员会委员。1981 80岁加入中国* * *产党。
编辑此段落
研究领域
江泽涵是研究临界点理论的第一人。在他的博士论文和后来的研究工作中,他直接应用Morse的临界点理论进行分析,得到了调和函数的许多有趣的结果。正如他所证明的,在三维空间中总质量不为零的S粒子的牛顿势函数中,至少存在S-1个临界点。他系统地研究了在总质量为正、负、零的各种情况下,各种分布类型的牛顿函数的临界点的构成与所定义区域的拓扑特征之间的关系。经典分析中有一个定理:如果R是平面上的单连通带状区域,那么R上的格林函数在R内部没有临界点..江泽涵用莫尔斯理论研究了多连通情况和三维情况。他证明了在与球面同胚的区域中以内点为极点的格林函数有一个临界点。对于平面上具有光滑边界的m-重连区域R,他证明了以R上任意内点为极点的格林函数的临界点的重数之和等于m-1。
从抗日战争到20世纪50年代,江泽涵的主要工作是重叠空间和纤维束。他研究了无向流形的可定向二部重叠空间,证明了重叠空间有一个周期为2且无不动点的反定向自同构。他计算了N维球面的有向和无向线素流形的同调群。和学生一起计算球面上其他纤维束的上同调和上同调群。
江泽涵最重要的工作是研究不动点理论。不动点理论是20世纪数学发展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他就跟随莱夫谢茨研究这一课题。当时,莱夫谢茨已经发表了他的著名结果,并给出了利用空间和映射的拓扑性质判断不动点存在的方法。不久,J . Nielsen提出了不动点类的概念,并用它来估计亏格大于1的可定向闭曲面上自同构的不动点数。纳尔逊的工作比莱夫谢茨更进了一步,但他使用了双曲几何的特殊工具,所以他的方法不能应用于一般多面体。江泽涵成功地用重叠空间代替了双曲几何,为纳尔逊理论的普及奠定了基础。20世纪60年代初,江泽涵再次倡导在中国研究不动点理论。当时,虽然Nelson的理论已经推广到紧致多面体,自同构也推广到任意自映射,但由于Nelson的计算困难等障碍,国际上对它的研究已经停滞了很多年。江泽涵和他的学生蒋伯驹、石根华从多方面进行了研究。他和蒋伯驹首先提出了自映射同伦的概念,并证明了Nelson数是同伦不变的。在他的指导下,蒋伯驹和石根华在纳尔逊数的计算和实现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的工作打破了近50年来国际上对该课题研究的长期停滞,因而在国际上受到高度评价,被称为“目前世界上不动点理论的最新成果”。同事们称他们为拓扑学领域的新“中国学派”。美国数学家R·布朗在他的专著《莱夫谢茨的不动点定理》中用两章介绍了他们的结果。从65438年到0978年,江泽涵与蒋伯驹、石根华一起,因在不动点理论方面的杰出工作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
20世纪70年代初,受布朗专著的启发,江泽涵决心实现自己的夙愿:用自己的观点和方法总结中国数学家的工作。在“文革”后期的艰苦环境中,经过几年的努力,写出了专著《不动点理论》,出版于1979。本书以几何直观为主线,从特例引出一般理论,由浅入深展示不动点理论的核心问题。它成功地实现了江泽涵的初衷:为具有初步拓扑基础的年轻读者学习不动点理论铺平道路,从而推动我国不动点理论的研究。后来,江泽涵亲自将这部专著翻译成英文,由科学出版社和德国施普林格出版社联合出版,编号为1989。很快它在国际上受到高度赞扬。这本书不仅向全世界介绍了中国数学家的成就,也让世界了解了中国数学家的毅力。
编辑此段落
字符贡献
中国拓扑学的奠基人
丰富的研究成果,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中国学派。
我国的不动点理论研究蓬勃发展,在许多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江泽涵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江泽涵是将拓扑学引入中国的第一人。从20世纪30年代初,他开始在中国传播拓扑学。
江泽涵1931刚从美国回来,在清华大学开了一门研究生课程,教拓扑学(当时叫“情境几何”)。当时著名的数学家陈省身和吴达仁都是他的学生。这是中国最早的拓扑学课。后来在北大、西南联大多次讲授拓扑学。在抗日战争时期极其艰苦和不稳定的工作生活条件下,他还翻译了H·K·I·塞弗特和W·R·特雷法尔合著的拓扑学入门著作《Lehrbuch der Topology》(出版于1934,中文译为《拓扑学》),作为他讲课的教材。这是当时国际公认的好书。中文版发布于1948。这是第一本中文拓扑学著作,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拓扑学的教学和研究。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江泽涵更加重视拓扑学的教学和人才培养。他的讲义每次都经过认真修改,后来形成了拓扑学导论,发表在1978。这是我国编写的第一本拓扑学教材(书中部分内容已于60年代成册出版)。他在北大周边主持了6个拓扑专业班,培养了近50名专业人才。他的学生已经成为国内拓扑学、几何学等相关学科的核心力量。80年代初,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拓扑学课程。受国家教委委托,江泽涵在北京大学举办了代数拓扑教师进修班,为兄弟院校培养拓扑教师。他还花了很大力气制定教学大纲,推荐和翻译优秀的外文书籍。
在数学的众多分支中,拓扑学是中国发展最快、最杰出的分支之一。著名数学家Ky Fan曾在评价中日两国数学发展时说过,日本的数学普遍比中国好,因为日本的研究起步比中国早得多,但拓扑学的发展并不比中国好,这与江泽涵早期在中国传播拓扑学有密切关系。
领导北大数学系。
在困难的条件下,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
北京大学1912成立数学系,1919改为数学系,是中国第一个数学系。30年代初是中国为数不多的数学系,学生人数众多。但由于多年来教育经费的拖欠和系里旧传统的影响,教育质量远不如蒋力夫和清华大学创办的南开大学数学系。江泽涵主持工作的20多年,是北大数学系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他带领数学系,在艰难的条件下迅速变脸,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
1931年,当他成为数学系的教授时,系里的教学秩序非常混乱,对学生要求不严,考试形同虚设。学生不守纪律,学习数学而不做练习。作为一名新教授,江泽涵承担了主要的教学任务,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中。他面临各种困难,没有教学经验。这时,姜立夫鼓励他,提出中肯的建议,要他“从低年级开始教,随班推进,先给学生严格训练”,“等到有经过严格训练的高年级学生,再教一些拓扑”。根据这个建议,江泽涵第一年只教低年级。他决心担负起整顿教学风气的责任,教学中坚持让学生做操,课堂纪律、训练、考试严格。这引起了一些学生的不满,甚至连续几天罢课以示反抗。然而,江泽涵在南开大学和清华大学树立了严格教学的榜样。在理学院和系里的支持下,进行了改革,顺利完成了教学工作。这对北大数学系来说是一个好的开始,师生的一些旧习惯也开始改变。这样坚持了两三年后,他倡导师生开展研究工作,在系里组织讨论课,吸收高年级学生和青年教师参加。在讨论课上报告现代文学,开始做研究工作。从65438到0934,他成为系主任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拟定少数但精确的教学计划,安排必修课和选修课;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来扭转混乱局面。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开阔师生的视野,他邀请了W·F·奥斯古德、E·斯佩尔纳等外国学者来北京大学讲学。奥斯古特还在北京大学做过两年的研究教授(1934-1936)。
受蒋力夫的影响,江泽涵十分重视图书资料建设和数学文献的收集。他一到北京大学,就着手这项工作。当时,该部门缺乏有效的公职人员。他不仅要筹集资金,还要与外国联系。订购书刊他要做很多具体的事情,比如选目录,打印订阅单,都是亲自办理。他还经常给海外写信,请人们补齐缺失的期刊。
江泽涵在用人上并没有站在巅峰。他发扬北大前校长蔡元培先生倡导的“兼容并蓄”精神,任用各学科有才能的年轻人在北大任教。20世纪30年代,他先后聘请樊奇立、孙树本、张、王等北大毕业生留校任教。他们分别应用数学、方程和代数。他还聘请了刚从国外留学回来的许。他是一名概率统计学家。抗战胜利后,他回北平重建数学系师资队伍时,从全国各地聘请教师,如吴文俊、廖、程敏德、等,都是当时受聘在北大任教的。当时国内对数学很多分支的研究还很薄弱,有些还是空白。但在江泽涵的主持下,北大数学系师资力量雄厚,学科门类齐全,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也一直站在全国前列。
1952院系调整后,虽然不再担任系主任,但他以自己的真诚和坦荡的胸怀,与各个学校的教授相处融洽。他们的团结协作树立了榜样,带动了全系的团结,促进了新建系的繁荣发展,为新建系优良风尚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努力培养新人。
早年,江泽涵把振兴中国数学的希望寄托在学生身上。他真诚地希望自己的学生超越前辈,并一直鼓励他们努力攀登。他在学业上对周围的年轻人要求严格。在北大数学系,年轻教师会感受到“写论文”的压力。对于那些刚刚开始研究工作的人,江泽涵总是尽力支持他们,在学术和研究方法方面给予他们具体的指导和帮助。他经常帮助他的学生寻找信息和文件,甚至帮助他们将研究成果整理成论文并推荐发表。他的学生石根华的两篇重要论文是“文革”前的研究成果。“文革”期间,石根华在外地工作,无暇顾及。江泽涵花了很多时间将它们整理出来,并送交出版。
他对待学生都是以事业为念,只要求他们努力,不在乎他们是否还在和自己学同一门学科。转到其他研究项目或其他领域的同学,依然受到关注和帮助。他多次利用CPPCC委员出国考察的机会,看望在外地工作的学生并给予鼓励。
江泽涵总是尽力为他周围的年轻人的发展创造条件。1946年北大迁回北平时,他从世界各地聘请了大批青年教师,充实了北大的师资队伍。不久,陈省身在中央研究院组织拓扑研究,他要求许多聘请的教师调到中央研究院。比如廖、、都是他推荐到陈省身的。程敏德也是1946被北京大学录用的。第二年,江泽涵推荐他申请李氏奖学金,然后去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78,该部将派出第一批访问学者赴美。当时,江泽涵已经70多岁了,正和江伯驹一起带着三个研究生。为了不让江伯驹失去一次出国访问的好机会,亲自走到时任系主任的丁家里,嘱咐他不要担心身体和工作,要让江伯驹出国访问。他还努力创造条件让在外地工作的学生回北大深造。
江泽涵平易近人,他总是真诚地对待同事、学生和来拜访他的陌生人。他没有优越感。和他接触过的人都不会忘记他的热情帮助。
艰苦奋斗的精神令人感动。
江泽涵从年轻时起就决心为祖国服务。他投身于我国的数学事业,为数学研究和教育的发展不懈努力。像许多老科学家一样,他走过了一条非常不平坦的道路。但是,无论是30年代单枪匹马开创中国拓扑事业的艰辛,还是抗战时期极其艰苦的工作生活环境,他都没有一丝懈怠。面对困难,他总是尽力而为,默默努力。抗日战争初期,在去昆明的路上,他抓紧时间开始了他的拓扑学翻译工作。在西南联大期间,尽管工作条件恶劣,经常受到敌机威胁,但他仍然坚持在教学之余从事翻译工作。建国后,生活环境稳定,工作条件有所改善。然而,对理论学科的偏见一再干扰和排挤拓扑学的研究和教学。然而,这并没有动摇他对事业的信心。在逆境中,他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在此期间,他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学生,并开展了他最有效的研究工作。
最感人的例子就是他从65438到0973以惊人的毅力写出了不动点理论。当时,他和他的课题组卓有成效的定点理论研究工作被“文革”中断,基础理论研究无法开展。当然,他的工作得不到支持。他70多岁了,记忆力差,眼睛也不好。他害怕强光,白天还要做许多其他事情。尽管困难重重,他还是独自开始了工作。他早晚写作,白天找时间找资料。那段时间,不管是寒冬酷暑,刮风下雨,他每天早上都是顶着星星,提着便携水壶,在简陋的教研室里伏案工作,周日节假日也经常不休息。唐山地震后,他坚持在抗震棚里写作。就这样,他用两年时间写出了《定点课理论》前半部分的初稿。1976 165438+10月他找人雕刻装订。他用自己艰苦奋斗的成果迎来了科学生涯的又一个春天。
“文革”结束了,江泽涵为之奋斗了几十年的数学事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让他激动不已。一方面,他奋力带领课题组开展了中断了10多年的不动点理论研究。另一方面,他尽力发挥自己的余热,为推动数学的发展做了大量工作。他与赵慈庚合作编著了《大学基础数学自学丛书》,与张恭庆合作主持翻译了《新美国数学丛书》,与夫人蒋守芳亲自翻译了《拓扑学的第一个概念》。他积极参与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数学卷》。他还和北京数学会的其他同志一起,推动中学课外活动和数学竞赛的恢复和发展。1986他因为年事已高主动退役,但还是放不下自己的数学事业。
江泽涵在学术界德高望重,他的高尚品格令人钦佩。他诚实而开明。他待人接物以事业和工作为重,没有私心,没有私利。30年代熟悉他的人都说“他总是做亏本的事”,但他从来不回头,也从来不在乎。他在工作中以身作则,善于团结他人。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他对工作非常认真,无论教学、写作还是研究,容不得半点差错;对别人,他谦虚谨慎,慷慨大方,从不计较个人恩怨。
60年来,江泽涵在培养人才方面充满热情,在科学研究方面精益求精,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崇高的品德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编辑此段落
主要论文
1 T.H.Kiang .关于非退化牛顿流体的临界点。美国数学杂志1932,54:92-109。
关于三维区域格林函数临界点的存在性。美国数学杂志1932,54:657—666。
3江东辉。平面区域中调和函数和格林函数的临界点。理科Quaterly北京大学1934,(3):113—123。
4 T.H.Kiang .关于Poincarés群和可定向二流形1ds的扩张泛覆盖。j .中国数学. Soc,1936,1:93-153。
关于闭流形的双叶可定向覆盖流形。数学年鉴1943,44:128-130。
6江廷辉。马耶维托里加法公式的应用。理科记录,1943,l:275-276。
7t . h . kiang . n-球面的线性元素的流形。公牛队,1945,51:417-428。
关于stiefel流形的某些自同态群υn和地面流形的性质。国立北京大学。半年报,理学院,(北京大学50周年科学专刊)1948,45-50。
孙一峰江泽涵9号。球上纤维束的同调群。数学学报,1951,1: 247-256。
10江泽涵,周俞林,何喜章。球面上线性元流形的同调环。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56(2),111-128。
11江仔汉,蒋伯驹。同同伦型自映射的Nielsen数。中国科学,1963,12(7):1071-1072。
江泽涵。拓扑学导论。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
江泽涵。不动点类理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不动点类理论。斯普林格出版社和科学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