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没有这种强大的推动力,中华民族不可能延续五千年。作为人类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它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没有这种强大的推动力,中华民族就不可能在发展过程中繁荣昌盛,整合众多民族,形成并保持团结统一的态势。这种趋势持续了几千年,并且愈演愈烈。中华民族不可能在20世纪后期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压力与日俱增,民族的生存和命运再次面临挑战的情况下,掀起改革开放的浪潮,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开辟民族复兴的新时代。
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脊梁,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结合。包括自强、仁爱、勤奋、探索、创新、爱国、诚信、革命、改革开放十个主要方面。推进中国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进一步弘扬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是民族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结合。
中国精神是民族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融合。如上所述,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的发展历史证明了其强大的生命力。自强精神是一种进取精神,是一种具有强大张力的战斗精神。中国古代哲学家提出了“天道强大,君子自强不息”的思想。自强包括国家自强和个人自强两个层面。他们不怕艰难困苦。不向任何压迫者屈服是中华民族的真正精神。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与生存环境和内外恶势力顽强斗争的历史。自强不仅指在正常情况下和顺境中的奋斗,也指在困难和逆境中的奋斗。历代英雄都追求“生为英雄,死亦鬼英雄”的强烈激情,身体力行”。“不坠青天”“穷则独善其身”的百折不挠精神。从古至今,逆境中拼搏成功的例子数不胜数。文王把他抓起来,表演周易;钟繇写了《春秋》;屈原的流放是对《离骚》的赞颂;左丘是盲人,有“官话”;孙子兵法修订版之尺;不是蜀,世传《陆兰》;韩非被秦囚禁,说“难”“孤愤”。司马迁因贪污受辱,但仍愤而撰《史记》,开了传记史书之先河。越王勾践,同居十年,吸取十年教训,终于成就大事。他的精神是后人的楷模。
仁爱精神源远流长,是我国人民和谐相处的准则。千百年来,经过一代又一代哲人、圣贤的琢磨和锤炼,仁得到了升华和凝结,成为中华民族构建伦理道德大厦的标杆和标尺,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仁的精神非常丰富。《易经》中以“地势富贵,君子以德载物”来强调君子之德,也就是强调一种“仁”。“仁”就是爱人,与人友善。樊迟问及仁。子曰:“爱”。张子问及仁。子曰:“能为天下五事,谓之仁”。一问,他说:“尊重、包容、信任、敏感、受益”。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忠恕之道”,从而达到“肯立”崇尚“天下人皆相亲相爱”的和谐境界,即“强者不捧弱者,众者不捧少数,富者不欺贫,贵者不骄,诈者不欺愚”。孟子把恻隐之心、羞恶之心、逆来顺受、是非之心作为仁的目的,是对仁的精神更深刻的阐述。总之,仁的精神涵盖了尊重。
勤奋是我们民族安身立命、创造财富、探索未知的巨大力量。勤奋是我们国家一贯重视的美德之一。按照我们的民族传统,勤奋包括学习、思考、探索和工作中的勤奋。自己吃饱穿暖,励精图治,是勤政;努力,对自己的事业持之以恒,就叫勤奋。勤奋包括两个相互依赖的因素:勤奋和努力。如果你愿意努力,你可以勤奋,但如果你不勤奋,你就做不了什么。“你学识渊博,意志坚定,渴望提问,思考缜密。”“你的事业擅长勤奋,但你缺乏乐趣。”“蜀山有路,勤于行,海纳百川。勤学、立言、立德、立业,都是家喻户晓的故事和传说。正是这种勤奋激励着我们的民族一代又一代地奋斗。探索精神是中华文明发展繁荣的强大推进器。中国历代的哲学家和智者都把探索未知作为人生的重要目的。这种探索指向宇宙的规律和价值的标准。即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认识人生的价值,强调向事物学习,追求真理和价值。从事物中认识被认为是修身、治国、平天下的起点。因此,这种探索被赋予了崇高的意义。所以孔子“早闻道,晚死”;屈原不怕“路漫漫其修远兮”,只怕“自上而下的追杀”,虽死不后悔。此外,这种探索不仅是为了“在研究自然和人的同时了解从古代到现代的变化”,还包括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方面的探索。因此,在中国历史上,不仅思想政治方面的研究丰富、深刻和多样,而且涌现出许多思想家。
创新精神是中华文明不断发展的巨大动力。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创造力的民族。中华文明的发展是伴随着五千年来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创新或发明的。以科学技术为例,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他的著作《中国——在世界著名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权威李约瑟博士指导下的发现与发明之国》中指出,当代世界的基础发明创造,可能有一半以上来自于中国的古代文明。他列举了中国除“四大发明”之外的100个“世界第一”,现代农业、现代航运、现代石油工业、现代气象观测、毒气、枪炮、降落伞、载人飞行、白兰地、威士忌、蒸汽机等方面的核心设计几乎都来自中国的发明。李约瑟博士认为,“从公元3世纪到公元13世纪,中国保持了西方无法企及的水平。”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是举世公认的。只是到了近代,由于封建制度的僵化和由此导致的民族衰弱,这样的创新精神受到了束缚和压制。新中国的成立为我们民族创新精神的发展开辟了一个天地。但是,长期以来左倾指导思想的错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这种发展的巨大潜力。改革开放带来了思想大解放和生产力大解放,是中国人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创造力的美好春天。22年来,中国在思想理论、科技、经济建设等方面的创新发展,犹如火山熔岩喷发,势不可挡,取得了划时代的辉煌成就,再次向世界证明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和创新力。
浩然之气是一种天地之间的崇高精神。在中国传统精神中,人的生命蕴含着价值因素,是生命价值的载体。他们有道德,生命才有价值。所以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都是以诚信为根本。王夫之提出:“生命载义,生命可贵”;“生以义为本,生可弃”就是这种精神的凝结。孟子的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权贵不能屈”成为中国诚信精神的经典标尺。文天祥用生命践行了他的千古绝唱“人生自古谁无死,存一颗照耀历史的心”,树起了一座诚信精神的丰碑。五千年来,历朝历代都有出现。他们清正廉明,为人民鞠躬尽瘁,或为清正廉明甘冒生命危险,或为保家卫国毁家,或浴血奋战而死,或在危难时刻为正义而不惧献出生命。他们崇高的气节和正气在历史上熠熠生辉。正是这种华魂精神,推动中华民族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穿越历史长河,直至今日。
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历史,跌宕起伏。它是在不断融合多民族的过程中发展壮大起来的。爱国主义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不竭源泉,是维护和捍卫国家民族利益的永恒动力。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祖国荣誉高于一切。爱国就是保家卫国。千百年来,无数的爱国者因其善行和美德而受到人民的广泛赞扬。贾谊已经忘记了他的家。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顾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岳飞说:“你为什么不能为国家做点什么?”陆游地位卑微,不敢忘国之忧。林则徐说“贪国家生死,何不因祸得福而避之”;秋瑾说,“他淡泊成败,却靠热血报效祖国”。孙中山以满腔的爱国热情,第一个提出了“振兴中华”和“救民于水火,助楼于崩”的主张。邓公年七十四岁,他充满勇气,在二十年间,抖落了前所未有的改革大潮,建设了一个富强的中国,正是因为他说了一句“我是中国人。”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经得起任何风浪。革命精神是我们民族抵御外强中干的利剑。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革命传统的民族。为了追求自由和幸福,光明和进步,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人民敢于斗争,从不畏惧,从不屈服。在古代和中世纪,一次又一次反对压迫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统治者,迫使他们做出让步,调整政策。
改革精神在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易经说,“穷则变,变则明,通则久。”中国历代有影响的政治家、思想家都反对墨守成规,墨守成规。为了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促进国家的繁荣昌盛,从古至今都有很多改革者不顾自己的生命,努力奋斗。战国时期有商鞅变法。“圣人修古,不可能出其不意。在讨论世界的时候,要做好准备。”西汉时期,有晁错变法。北宋时期,有王安石变法。王安石认为“天之变化不足,祖之不足,人之言不足。”到了明朝,有了张的变法。现代的“戊戌变法”更为世人所知。他们要么主张改革土地所有制,废除世袭制。或者提出削减佛教,加强中央集权的建议;或者改革税制,缓解社会矛盾;或者改革让强兵变得富有。无论成败,他们的努力都顺应了历史潮流,反映了时代精神。他们的思想或理念在当时或后世都有不同程度的实现,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而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发展。当代中国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总目标的改革,是中国规模和深度空前的伟大创举。仅仅20多年,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
在中国,开放精神经历了从注重政治沟通,到以有限引进西学为目的的开放,再到全面对外开放的发展过程。《尚书》提出的“和而不同”的开放思想,指向的是协调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对外的融合。孔子的“人既然远离,就修了德”也是一种政治沟通。墨子提出了“兼爱”和“非攻”。它主张和平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冲突。自汉唐以来,由于中国的强盛,统治者自称为中央王朝,所以他们的外交策略往往带有俯视天下的意味。比如汉初陆贾提出的汉朝外交指导思想是“广而远之,浩而密之,远而近之,虑及各国”。此外,由于中国在经济、科技方面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也使得中国很难意识到向外国学习和与外国进行经济交流的意义。“虽然丝绸之路的形成对中西交流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文化意义,但它对中国对外交往历史发展的影响只是局部的、阶段性的。明代郑和七下西洋,目的是宣示国威。直到近代,在外国列强欺凌的压力下,中国人才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落后。因此,冯桂芬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魏源提出要向世界敞开眼界,“师夷长技以制夷”。接着是“中体西用”的倡导和洋务运动的兴起。中国接受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学术思想的开放意识逐渐觉醒。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和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缓慢状态的紧迫性使其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邓小平以求实精神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的全方位对外开放。在新的历史时期,开放精神给了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以新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