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历史高考技巧
一是注重挖掘教材中已有的命题资源
命题中避免偏颇、陌生、难题,避免使用难懂的史料;根据教材和考试手册,紧密结合考生的认知结构和学习水平是命题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该命题充分挖掘教材现有命题资源,用平实通俗的书面表达方式检验考生历史学习的有效性。比如试卷第36题“无为”和“有为”。本课题采用教材文献选编中的《史记》。平之书,结合钱穆《国史大纲》提出三个问题,即“如何理解物质“无为”其实是“符合”的说法?”“汉初七十多年的无为,给汉武帝留下了什么样的历史遗产?”“如何看待汉武帝的‘有为’?”这样的命题试图让考生明白,鉴于汉初王国权力的扩张,汉武帝颁布“恩宠法令”,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汉初郡国并行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有为”的。但是,鉴于汉初的贫富分化、土地兼并等民生问题,汉武帝没有采纳董仲舒的“限地”、禁止官员在货殖经商的建议,这是“无为”,也就是说,汉武帝的“有为”是相对的。这样的命题既能检验考生在历史学习中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又能指导中学教师在历史教学中深入解读教材,落实“知识与技能”的目标。
第二,加强学生解读史料能力的培养
命题在考察考生史料应用的基础上,突出了对史料解读能力的培养,即通过对不同史料的比较和鉴别,帮助考生学会如何正确对待历史问题。比如试卷第40题《严复作品中的演变》。该题目通过对比赫胥黎直译和严复翻译的对应段落,引导考生思考和总结严复翻译与赫胥黎原著的内容差异,进而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解读史料,得出严复的进化论“融合了赫胥黎和斯潘塞的观点,在时代大潮的刺激下,在西方进化论上打下了中国的烙印”回答。这样的命题既能检验考生的历史学习方法,又能对中学历史教学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第三,在历史知识和现实关怀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通过命题测试考生的情绪、态度和价值观,是历年历史命题的特点。这个命题依然延续了这个传统。比如试卷19题中现代化核心要素的归纳;试卷第28题:《开罗宣言》三个签约国的选择等等。又如第39题“战争与和平的选择”,通过20世纪德国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引导学生理解和平发展对各国现代化和世界和谐的重要性。
命题在题干中隐含热点和焦点,深度提出问题,在历史知识和现实关怀之间搭建桥梁,使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与高考命题无缝对接,将学科中的德育融入高考命题,使历史命题具有生命力。例如,试卷17题以鸦片战争的不同表述为例,引导考生识别历史叙事中隐藏的价值取向,帮助考生形成正确合理的价值判断。再比如试卷第37题。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廷关于建立史静文同博物馆的争论出发,引导考生理解“向洋人学习,培养科技人才是晚清的要求”,“道德民心也是立国之本”,“忽视道德民心,片面强调科技和科技人才,是不能真正自强的”。
另外,本文难度适中,梯度清晰;问题和选项很容易理解;三分题难度控制得当;阅读量适当减少。这些都让考生更容易摆脱答题障碍,有一定的思维空间,大大提高了中学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也赋予了高考命题培养公民意识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