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的历史课
资源链接:
链接:/s/1 b 72k 57 ygjg 0 hdaokkuaizq
抽取代码:xy8u标题: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
作者:胡松平
豆瓣评分:9.2
出版社:连京
出版年份:1984-05
页数:322
内容介绍:
胡松平,浙江温州人,生前是前中央研究院院长胡适1958至1962的秘书。
胡松平编纂了《胡适之先生长谱》初稿,长达300多万字,是研究胡适的必备工具书。胡适晚年经常和他聊一些历史、文化、人物。胡松平把这些都写在了胡适之先生晚年的谈话中。他想把这些记录给胡适看,但胡适最后没有看。胡适说:“你就当我不知道写下来,不要给我看。”在《民主先生与自由男神》一文中,唐德刚提出,胡松平本来是奉命监视胡适的,后来却成了“胡雪学派”。
关于作者:
胡松平先生生平简介
在乐清的人文历史上,胡松平先生是一个特例,他大半辈子都在做秘书,职业具有专业性和排他性。
一个
宋平先生,1904,虹桥镇邢庄(今强剑村)人。他是父子,生在城里,医术在村里有名,著有《临证辨病》、《鳞毛蕨医案》。松平在家族中排行第五,经常使用这个词,暗示他的五个兄弟和三国的马良、马谡的“五常”一样有才华。松平三岁时丧父,母亲充当父亲,亲自监制诗书,一度在家读书,后从虹桥高中毕业。1922考入温州省立第十师范学校。师从朱自清、马孟荣等名师。1926考入广州中山大学。次年,他母亲去世。他辍学回家乡参加自己的葬礼。第二年,他转入上海中华公学继续深造。1930毕业于古文与魏散文专业。松平从小天资聪颖,精读经典,过目不忘,心胸开阔,志向高远。他在温州师范学校读书的时候,曾经联名说过:我立志长命百岁,读书不只是普通的药。他的老师为此特意批了16个字:身强体才,志存高远,久负盛名。
二
从中国学院毕业后,宋平先生曾在上海叶静中学和浦东新路师范学校任教,并从65438调到0933任国立同济大学校长办公室秘书。1937抗日战争爆发时,跟随原中山大学校长、时任浙江省政府主席朱家骅到杭州工作。之后的20年,他的命运与朱家华联系在一起,他的地位与朱家华共进退。1938年4月,朱家骅调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长兼中央调查统计局局长。当时抗战形势紧急,政府可能会内迁。胡松平觉得自己从此要离开家乡,决定去老家探亲。这是一次和家乡父老一起去哪里的旅行,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回过家乡。大哥宋铜的挚友赵丹秋先生曾写过一首七节奏的《告别企业》,动情地记录了他匆匆回家的旅程。诗云:
你不能到处打仗,因为你想念老仙女。
青山迎初客,春水添愁去舟。
幕府印度河月夜,高楼璀璨,阳光明媚。
修路无限励志,干坤重组会自旋。
政府迁至重庆后,朱家骅先后任中央组织部部长、教育部部长、中央研究院代院长。65438年至0949年赴台后,任行政院副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不考虑服务员的职位变化和职位的升降,胡松平均地为他服务,就像最初打算的那样,他自己的职位也被提升为简的第四级秘书。朱家骅晚年的口述回忆录是胡松平记录的。若干年后缩减为百万字的《朱家骅年谱》,为研究中国近代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三
1957年秋,朱家骅辞去中央研究院院长职务。次年4月8日,胡适结束了在美国的“隐士”生涯,经东京飞回台北。5438+00年6月经过简短的仪式,正式成为继蔡元培、朱家骅之后的第三任中研院院长。20世纪20年代末胡适任中国文理学院院长兼院长时,胡松平恰好就读于社会科学院。除了听胡适的思想文化史讲座,他还去胡适家里咨询谈话。1946年7月,胡适从美国回国,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后每次去南京教育部办事,胡松平总会抽空去拜年,代他处理一些琐事。所以渊源,胡适当上中研院院长后,胡松平自然以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学生的身份成为胡适的秘书和助手,直到去世,历时近四年。
如果松平先生保持他几十年来当秘书的习惯,他后半生的历史将被改写。松平先生是一个学者,是一个谨慎的人,是一个懂得新服务员价值的人。当了几个月胡适的秘书后,他回忆说:
每天晚上从南港下班回家,我最感兴趣的就是思考吉野先生白天的演讲。如果我不设法保存它,它会随着时间而消失。真可惜。我第一次有这样的想法,犹豫了几个月。有一天,我突然想起民国十九年的马(复旦大学创始人,爱国牧师)先生。作者注)在90大寿之际,一枝先生曾对澎湃新闻记者说:“马先生是我们的‘国宝’,他的一言一行都要有人随时记录在身旁。”我从这段话中恍然大悟,于是在47年12月,我下定决心,在中断20年后,恢复我的日记。
这份秘籍大约一年后,被胡适发现。起初,胡适很紧张。我不知道松平先生是为了什么。胡适得知这个故事后,非常坦然地说:“你就当我不知道一样写下来,不要给我看。将来我死了以后,你的记录会有用的。”
1962年2月24日,胡适主持了中央研究院专门为第五次院士大会选举新院士而举行的招待会。客人走后,胡适和一些离开的人握了握手,正要转身和人说话。突然,他脸色苍白,摇了摇后背,向后倒去...一代哲人因过度兴奋突发心肌梗塞而死。
同年5438年6月+10月,继任院长王世杰在院务会上组织了“胡谷遗风整理编委会”。根据同事们的意见,一致推定松平先生负责胡适年谱。起初,宋平先生太害怕了,不敢承担这个重要的任务。他建议他的前辈中几个更有理想的人来写这本书,但王闯坚持这样做。几经催促,松平先生终于在两年后接受了这个任务。王校长和他的同事们坚持下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有机会观察胡适最后四年的全部言行,并作了细致的记录。15、16年后,他把自己的人生交给了胡适的编年史。
他按照“事远则简,事近则详”的原则对长文体裁进行实验。他先考察了胡适一生的行踪、著述和住处,然后把收集到的材料和历年记录的胡适的发言按时间顺序整理成册。经过十余年紧张而复杂的搜集、整理和编纂,一部气势恢宏的10卷本、300多万字的《胡适之先生年谱初稿》终于由台湾省明静出版公司于5月1982在付梓出版。该书出版时获得了台湾省出版界的最高荣誉“金鼎奖”。著名学者余英时为此撰写了三万多字的长篇序言,称此书比丁文江主编的《梁任公先生年谱》初稿丰富数倍,是“中国编年史史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因为书的后四年几乎占了整个谱的三分之一,所以在对称上不成比例。因此,宋平先生将这部分记录摘录下来,编成了另一本书《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由中国大陆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1993。以上两本书成为以后学习胡适的必读书。
四
为了编年史,松平先生十几年如一日,废寝忘食。编年史交付出版后,负担减轻了,书像箭一样飞走了,人像弓一样,身体和精力每况愈下。80大寿,送客不小心摔了一跤,伤了四肢筋骨;他还被诊断出结肠癌,医生因为他年事已高,没有给他做手术。我不得不整天躺在床上,徘徊了好几年。宋平先生的病情延续到1988年8月14日,因心力衰竭去世。他的追悼会由中央研究院主持,台湾前“立法院长”倪先生题词。该研究所的悼词对死者的品格和道德风范作了如下评论:
王先生睿智如海,本性纯真真挚;以诚待人;学习上要勤奋严谨;温柔,谦虚,温柔。
他的骨灰由他的子女带到美国,葬在爱荷华州爱荷华市的山上,以便他的后代经常去祭祀和悬挂。
五
1949年秋,胡松平带着妻子和一家八口从重庆飞到台湾省。从此,虽然江海相隔,音信难寻,但他对家乡父老的思念,对大陆的怀念,却一直在。1964年底,他指示在美国留学的大儿子通过书信联系在上海的侄子胡宏远,祝贺我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试图找到胡宏远的家人。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两岸关系开始松动,他四处打听大陆亲人的下落和晚辈的成长情况,特别关注他们有没有读书。当他得知一个侄孙还在虹桥务农时,他苦涩地问为什么不上大学。
当得知沙孟海先生历经历次运动仍健在,并担任西泠印社社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时,他特意让儿子、侄子在杭州拜年、问候。抗战胜利后两家人还在南京的时候,曾经住在西郊玉泉路的一栋别墅里。先是一家住楼下,一家住楼上,然后两家住一家。两个大人很亲,两个孩子是亲兄弟。沙小姐两家都以“之”字命名,受其影响,胡家的二女儿也以“弘之”命名。40年后,胡家小儿子洪奎去杭州医院看望沙孟海时,沙老已经病得说不清楚话了。然而,当洪奎报名的时候,沙老惊讶地睁开了眼睛,试图从被窝里伸出手去,握住这位已经成年的胡家公子的手,但是他做不到。于是艰难地一字一句说:“胡松平,我知道,老朋友。”我不能再说什么了。十天后,沙老骑着吊车回家了。
松平先生曾经听到温州师范大学早年的同学苏中昌先生(袁磊)被囚禁的消息,他被很多人询问。后来证实苏在“四人帮”倒台后恢复了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的职务,他很高兴。
晚年回望故乡,留下情怀,祈祷两岸融合。他曾写过一副七言对联:路漫漫其修远兮不必日夜问,老了总望平安。
六
1934年,胡松平和宁波镇海女子薛在上海成了。在接下来的54年里,两人风雨同舟,恩爱如初。薛温柔端庄,善良贤惠,主持家务,井井有条,冷热皆宜。因为松平先生的收入并不宽裕,全家就靠她精打细算,省吃俭用。胡适曾开玩笑说,她“宠坏”了宋平,把他变成了一个老人。晚年,她尝试在身上绑一根长绳。有一次需要,松平先生拉紧绳子,她就放下家务,过来伺候。几年前,她卖掉了在台北的房产,被子女带到美国过上了平静的生活。
胡雪夫妇有六个孩子,三男三女。夫妻俩生活简朴,很抠门,但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他们精心培养了六个孩子,其中一个是博士,四个是硕士,一个是学士,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而孙子辈也是桂兰腾芳,各有各的成就。松平先生完美地继承了中国农村读书的启蒙,使他成为社会有用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