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堰的历史价值
挡水坝所在地是整个碧湖平原海拔最高的地方(岩头村海拔73米),远高于碧湖镇(海拔67米)、九龙元坪源乡(海拔62米)、堰渠出口下镇(海拔56米)。古人因势利导,在这里筑坝阻止水进入运河,可以使运河水由高向低流动,灌溉整个平原。
大坝在大溪和松银溪汇合处的大港头向西500米。拱坝拱脚的南端在燕山脚下,北端在引水渠东岸的大堤上。大堤上种植了数千株千年樟树,使得大坝两端的立足点更加稳固。同时,从龙泉港下来的大溪水流,在汇合处肯定会发生旋转,一部分水流会向西冲向大坝,可以抵消松银溪洪水对大坝的影响。这也是通济堰大坝千年不衰的原因之一。
2.世界上最早的拱坝拱坝能更好地抵御洪水的冲击,这对于现代人来说是常识,但对于1500年前的古人来说却是惊人的发明。据悉,国外最早的拱坝是16世纪西班牙人修建的埃尔奇拱坝和1612年意大利人修建的邦达尔多拱坝。建于公元505年的同济堰,比他们的历史早了1000多年。
3.铁水接缝填充和松木填充技术仍然完好无损。通济堰石拱坝重建于南宋凯西元年(公元1205)。在此之前,它的大坝是小木结构。宋寅上游发生洪水时,大坝被冲垮,每年春节都要进行一次大修,费工费时。当时被任命为政治顾问的何濂,被百姓称为‘何丞相’。他是浙江龙泉人。为了使大坝永久化,免除苦役之苦,提高灌溉效率,他请朝廷调集三千人马,花了三年时间对大坝进行了大修和重建。
改造后的大坝采用数千棵大松树作为坝基,松树在水中永不腐烂,是名副其实的‘千年水下松’。当时,在人类发明混凝土之前,为了增强石坝的整体性,沿河修建了36座炼铁炉,将铁水浇铸到石坝的裂缝中。这两项特别创造的筑坝技术是永久大坝的重要原因之一。
4.科学的排沙功能大坝北端有两个净宽2米的洞,深达坝底。上游水冲下来的沙子,被排沙的急流自动排到坝底。在大坝的北端,还有一座净宽5米的船闸,既能让过往船只通行,又能起到排沙排石的作用。因为这两处的排沙石,在大坝之上800年后,水依然碧波荡漾,深不见底,为通济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源。
在保定村(界碑)附近的通济堰渠上,也有一排萨满(又名叶雪)直奔瓯江大溪。萨满的闸门一开,堰渠内堆积的砂石淤塞,大溪可以直接排出。给人疏通渠道省了很多辛苦。
5.首创水立交桥离拱坝500米处有一个叫‘泉坑’的坑。它的水横穿通济堰渠,每次山洪暴发,都带着大量的碎石、卵石下来,堵塞渠道,堵塞堰水,需要经常疏浚,影响灌溉效率。北宋政和元年(公元111),知县翟汪在叶炳信的建议下,在通济堰上修建了一座立体交叉的石涵洞导流桥,俗称“三孔桥”。春坑水经过桥面进入瓯江,运河水从桥下流过。两者互不干扰,防止了坑水中的砂石堵塞堰渠,使渠水畅通无阻,无需每年清淤。这真的是一封“石头信”...五十年不劳而获”,充分显示了当时设计和施工的高超水平。1991年,国际友人、日本人福田先生曾站在‘三孔桥’上赞叹道:“世界上还没有立交桥的时候,中国人民就在这个山城里修了一座水上立交桥。”
6.巧妙的水闸几乎是从通济堰渠引水,72水闸几乎是调节引水。水闸的引水调度非常科学巧妙。主闸分左、中、右三支,水流由木排调节。如下图所示,三条支渠底部高差不同,中渠最低,木桁架也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所有方案开启时,渠水只下中渠,左右支渠基本无水;给定一个轮廓,渠水流向左、中支;两个断面概化,三条支渠都有水流;当这三个概念都概括起来,渠水就流向左右支渠,中间渠不留水。就是这样,布水是按一般开口多少来调整的。
7.遍布碧湖平原的竹节状堰渠为了惠及碧湖平原的大部分农田,通济堰渠水从一条总渠流下,每隔一段距离凿一条支渠,再凿一条支渠。通济堰有321支渠,灌溉网纵横交错,分布适当。
为了便于蓄水和排水,每条支渠都设有许多湖泊、池塘和水泊,以沟通支渠和毛细渠,此外还利用尾门留住多余的水,以调节季节性水流,并储存多余的水以备干旱之需。
在水泊众多的湖泊和池塘中,最著名的是一直沿用至今的“唐红”。唐红位于保定村西北,始建于公元1207年。据说是当时重建通济堰坝的洪州兵挖的,故名‘唐红’。唐红的“周923弓”(弓:古代长度单位,1弓=5尺)储存坑水和渠水,可灌溉2000亩农田。
8.宋代古墓呈三角形。
同济堰坝周围有四座宏伟豪华的宋代古墓:在坝东北1.5km处的凤凰山上,有何濂(公元1146-1221)和他的妻子朱的陵墓,以及宋代官至何处的朝鲜大夫张戈的陵墓。在大坝以西1.5km处的脚马正村,有一座为贺卓(贺濂之父)和他的妻子史氏(楚国公)而建的陵墓。在坝东南1.5km处的坪地村,有(赫连秦翁)和他的妻子郭的墓。
这三座宋代古墓分布在大坝的西、东北、东南三个方向,距离为1.5km,其中东北、东南的古墓与大坝中心形成等边三角形(详见下图)。选址是为了长期保护大坝。四大古墓的墓园前半部分,有宽阔的墓园。除任人墓外,其他三个墓园都有同样大小的石人、石虎、石狗、石马、石羊(象征忠孝)。这些雕刻精美的石像:焦墓前的两对石马和石将军,现已移至万象山公园的‘禹岩楼’;保定凤凰山墓前还遗留着一些石像(其中有一匹价值百万的石马,几年前差点被走私分子走私出境)。其余的石像已经散落一地。
9.在通济堰的樟树源头岩头村,堰渠两岸有20多棵高大的樟树。这些樟树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它们苍劲挺拔,遮天蔽日,树木茂密,散发阵阵清香。与三洞桥、文昌阁、挡水坝、龙宫融为一体,成为不可多得的自然美景。
古樟树群不仅风景优美,而且根深叶茂,堤防纵横交错,牢固地保护了堤防和运河,在防止洪水冲垮堤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0、珍贵碑刻及完整管理体系在同济堰湛司马寺(又名龙宫),保存了唐、宋、元、明、清、民国时期的碑刻20余处,记载了历代同济堰的修建、堰规、堰图。由于各种原因,这些碑文有的已经丢失,有的被洪水冲走,现在仍有16件仍保存在龙宫。保存最久的铭文是南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的两幅,其中一幅是《通济堰水系图》,非常珍贵。
同济堰自建立以来,历代都比较重视维护和管理,有一套自成体系的完整管理方法。在管理方法中,南宋知府范大成(公元1168年)制定的堰规是最早的、独特的、科学的、全面的,可供后人效仿,延续了六百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