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飞逝随笔500

柳州的山不高。也就是说,从湖南进入广西,经过桂林的泉州之后,很少能看到一座又一座山。只有覆盖着花草树木的石柱,奇形怪状地矗立着,像卫士一样守护着山川。所以,当你登上马鞍山之巅,你可以看到柳江环绕的城市,在带着桂花香的微风中,一片寂静。

柳州,又名龙城,是大学生活了四年的城市。

最后一次考试结束,我走出教室,看了看回避了所有我记得的重点的试卷和答题卡。我的眼神也一样复杂,即使水性笔指尖有花,我也不再有匆匆的时光。栗子林的落叶已经被一扫而光。无数循环往复擦肩而过的人都在相视而笑。对石桌旁石凳的依赖,对秋风的羡慕。就连紫荆花也不甘寂寞,白色或淡紫色,在暖阳下傲然无拘。

啤酒加瓜子辣辣的,舍友们在讨论明天去哪里钓鱼,空间里全是高大上的新闻。时间,真的很快!当人们试图抓住它时,他们只摸到了小尾巴的尖端...

前几天天刚放晴,我抱着相机走到螺丝山。山上的石阶上落满了枯黄的枯叶,声音像爆米花一样脆脆的,半夜里歌声连绵不断,断断续续。不知名的还披着叶子,只是挂在枝头。抬头望去,树叶在阳光下隐隐绽放,让人忍不住想去触摸。在山治的舞台上,一些人坐在宽大的围栏上享受难得的秋日阳光。山脚下的田径场传来阵阵欢呼声,篮球砰砰作响,到处都是友谊赛。靠近山顶的亭子,笔直的东环路,道路两旁的黄绿树木。所有的这些事和事,在试图用镜头记录下那一刻的时候,突然失去了真实,不再回到最初的情境。物是人非,也许这才是直击人们内心最深处最柔软的地方的方式。

南区四家餐厅的美食街再次崩塌,迎来了在那里消失了两年的“台湾省阿姆饭”。二楼的美食城,学生进进出出,抢着一楼的生意,但是楼梯上的水果店加了一台红薯烤机。我们也不会再抱怨南苑饭店的菜品蛋白质多,大三暑假后突然没了,在那里吃了半年辣鸡的时光一去不复返了!

学院路的路已经挖好修好了,校园边的花却一直开着;西门外几十根水泥柱子,几个烧烤摊,其中我最爱吃的烤螺蛳肉,骨肉相连;公交站牌被推倒重建,崭新外国;那个万达广场,那个公交车站,还有很多其他的。

人们换了一茬又一茬的作物。过去的人,就像割下的麦子,入库后就再也没见过。很快,它们就会被割下的小麦,消失在这片麦田里。大一的时候,我想过大四的学生会怎么想。那时候我以为很多可能只是可能,因为现在我觉得还有那个白色的未来...

很长一段时间,我早起去爬螺蛳山,着迷于太阳从东方刚刚升起的两座高楼之间缓缓升起,然后放射出光芒。然后,整个城市只剩下一半,我脚下的那一半。满身都是金光和黄灿灿的,而我,就那样躺在芝山台二楼宽阔的围栏上,一副醉醺醺的样子,不想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