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四家子镇青城寺属于哪个村口?
青城寺的星祭仪式
据史料记载,青城寺于1738年由乾隆皇帝体双喇嘛扎希里布创建,1761年毁于洪水。1762年,乾隆皇帝拨银重修,派户部官员将魁星陨石从宫内太和殿运至青城寺,并于正月初八下令在车坠运魁星陨石的地方重修新寺。
毁于1891(光绪十七年)。1924年(民国十三年),重修后的寺庙分为前、中、后三个院落,均为五间砖木结构,屋脊起伏。建国前,后殿因年久失修自然坍塌。1967之前,前堂被撕掉,1994年,中堂被火烧毁。经赤峰市宗教事务局审核登记后,准予保留。
青城寺最初是吴莎的一座砖木结构的建筑物,有起伏的龙脊。1998,敖汉旗人民政府同意修复。同年,牛溪河村宗教界人士自发集资修缮前殿,并于1999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对中殿进行了修缮。2002年,后殿修复。修复后的青城寺前中后三大殿建筑面积达200多平方米。前后两殿属于歇山的砖木结构,中殿属于歇山的亭台楼阁。
青城寺的星祭仪式
青城寺青松翠柏,分为生活区和宫殿区两部分。前殿有三佛观世音菩萨,中殿有千手千眼千佛,后殿有21金佛像,其中有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殿新装修,明亮金碧辉煌,香烟缭绕,钟鼓喧天,诵经念佛。是观光、拜佛、求福的好地方。
青城寺位于科尔沁沙地南端,小兴安岭支脉大青山北麓。峰峦青山为这座寺庙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山腰薄雾沐浴着下方寺庙中的古松古柏。牛溪河村的童声嘈杂,伴随着黄昏的鼓声和庙里的诵经声,飘荡在西边的凌河村上空。礼拜,虔诚的男女信徒祈求吉祥的征兆,感谢佛祖,并献上植物供香。跪拜告慰,接受佛祖教诲。
青城寺茶马舞
关于庙前的百魁星石,有很多传说。相传青城寺存放的陨石是乾隆皇帝亲自赐的。于是,宗教与民俗相结合的祭星活动开始盛行。世道变迁后,祭祀明星的活动从未停止。每年的正月初八,附近地区的信众自发来到青城寺,进行祭天、翻尸等诸多佛事活动,祈求风调雨顺、平安昌盛。目前,青城寺的“蒙古祭星”仪式已有300多年的历史。2009年被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青城寺的蒙古祭祀星是这座寺庙独有的。仪式开始前,僧人要雕刻十二生肖雕像,并在十二生肖雕像前表演秧歌、茶马舞、舞狮、守佛灯等活动。18左右仪式开始后,居士和信众走进寺内,诵经祭祀,焚香,撒粮,跪拜“祭天”。夜幕降临后,在和尚的十二生肖雕塑前点燃油灯,居士和信众在相应的十二生肖前靠近并用手护住灯,祈求安康。
2月16、15日(农历正月初八),青城寺举行了蒙古人“祭天”的盛大仪式。18: 30,祭天仪式开始,烟火表演、讴歌、茶马舞、焚香、跪拜、撒五谷、烧面虎、摸魁星石等一系列祭祀活动相继举行。场面壮观而庄严。
2017年2月4日(农历正月初八),下午18: 30,内蒙古敖汉旗在青城寺举行了隆重的蒙古族传统星宿祭祀仪式。祭祀明星的仪式分为:秧歌表演,人们点亮12生肖灯笼,宗教界人士、居士、信众双手上香,居士王济民、白润喜、安永身着蒙古族服饰,在庙前诵经祭祀、念魁星赋,僧人撞吉祥钟,内蒙古非物质文化“善德歌”表演;然后跳茶马驱鬼烧白虎,青城寺主持人达瓦帅和尚给信众撒五福;信众祭拜魁星石、12生肖星等系列祭拜活动,* * *祈求鸡年风调雨顺、幸福安康。
2月12日(农历正月初八)18: 30,敖汉旗青城寺举行一年一度的蒙古族传统“祭星”仪式。祭星仪式分为:众多居士点亮12生肖灯,宗教界人士、居士、信众净手烧香,居士身着蒙古族服饰,在庙前唱祭典、诵星现状,僧人撞吉祥钟,内蒙古非物质文化《善德歌》表演;青城寺主持帅僧向信众撒五福;信众祭拜魁星石、12生肖星等系列祭拜活动,* * *祈求猪年风调雨顺、幸福安康。祭天、祭火、祭敖包是蒙古族祭祀的普遍习俗,而祭星活动是敖汉旗特有的。
“祭星”又叫顺兴。据介绍,赤峰民间家庭也有“祭星”。正月初八晚上星星出来后,各家都会为星星举行祭祀仪式。
走进青城寺,念佛名,苍松翠柏;寺庙内外都很漂亮,很宏伟。青城寺大殿里挂着两个字:烟稀水长的皇家寺院,山清水秀的佛国大地。风吹古寺青城寺,雨润深山寺家。深山古寺里,晨钟大鼓,佛号声,香烟声,都在身边,只等对的人。
敖汉旗四家子有三座寺庙:青城寺、祥云寺、崇福寺。青城寺位于牛溪河村,祥云寺位于老虎山村东北,两寺相距7公里,均位于四家子镇南部。崇福寺位于四家子镇东北9公里的小古力图村。崇福寺在清泉谷景区东13公里处。与大黑山自然保护区共同构成敖汉旗南部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