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衔的由来和等级制度是怎样的?

秩产生于15世纪至16世纪的一些西欧国家,所以习惯上称为西欧秩。

15世纪以前,世界各国军队只有官衔,没有军衔。军衔和军衔的根本区别是士兵被纳入军队等级体系,这是一个革命性的进步。

最初用官衔代替官衔的变化发生在15世纪至16世纪的意大利、法国等一些西欧国家。原因是资本主义已经在这些国家萌芽了。为了发展贸易,工商阶级需要强大的王权来打破封建政权。为了集中王权,国王需要工商阶级的财政支持。所以在这些国家,出现了贸易受保护,工商阶级资助君主制的治理局面。国王通过税收获得了雄厚的财力,并雇佣外国士兵建立一支听命于他的军队。此后,雇佣军成为该国的主要军事力量。

雇佣兵以步兵为主,成分多为自由农民、市民、破产骑士、财产公民的子女以及其他阶层的普通人。佣兵组织的基本单位是连,几个连组成一个团。连长叫上尉,副职叫中尉;这个团由一个叫上校的军官指挥,助理叫军士长,后来改名为少校。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平等交换、平等权利等社会原则在军事领域得到了体现,这刺激了军队改变其官职的选拔制度:以家庭出身为基础的世袭官职的旧传统破产了,建立了以功绩获得官职的新制度。而这些被选拔出来的非贵族指挥官,没有任何头衔来标记他们的个人身份,所以他们的荣誉、地位、待遇都得不到社会的保障。因此,这些出身平民的军官强烈要求设立与其军职相对应的军衔头衔,以保护自己的社会地位。而这个要求也符合新兴资产阶级利用这些阶级的力量反对封建领主的利益。就这样,佣兵部队中原来的一些职务头衔逐渐变成了个人军衔头衔,职务以“连长”、“团长”命名。这样就形成了与军队职务和军衔相对应的两个体系,出现了包括军官和士兵在内的军衔制度。

目前,中国人民解放军使用“军衔”一词。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第二章第七条设置现役军官军衔。军官军衔设以下三等十等:

(一)将官:上将、中将、少将。

(2)大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初级军官:上尉、中尉、少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