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融化的信息

冰川是由冰块组成的巨大河流,又称冰川。在常年冻山或极地,长年积雪在重力作用下被挤压成冰,滑下山坡形成冰川。极地冰川又称大陆冰川,覆盖范围广,是冰河时期遗留下来的。冰川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是继海洋之后地球上最大的天然水库。七大洲都有冰川。因为冰川是在冰冻多年的地区形成的,所以对冰川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古代的地质信息。由于温室效应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尤为明显,地球上的冰川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对于直接流入大海的冰川来说,这意味着巨型冰山的增加、海平面的上升以及沿海地区可能被淹没;对于高山上的冰川来说,这意味着山脚的河流流量不稳定,即大量积雪融化时引发洪水,其余时间引发干旱。随着冰川向前移动,它将切割山谷两侧的岩石,并将它们带到下游很远的地方。冰川退缩时,这些巨石被留在了原冰川的河道上,包括两边的山坡。冰川流过的山谷会从原来的V型横截面变成U型横截面。冰岛冰川产生各种各样的碎片,称为冰沉积物。冰水冰沉积物是被称为冰川融水的冰融化后沉积下来的碎片。一些冰沉积物含有类似于巨砾的石头和巨砾。冰沉积物也可能被冰川融水与称为冰砾石泥的细砾石沉积物混合在一起。堆积的冰碛土是冰川融化时从顶部落下的碎屑。总分布面积约16227500平方公里,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1%,占地球淡水总量的69%。现代冰川面积的97%和冰量的99%被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占据。特别是南极大陆冰盖面积654.38+03.98万平方公里(含冰架),最大冰厚超过4000米。冰从冰原的中心向四周流动,最后坍塌到海洋中。对冰川的认识冰川划痕人类对冰川的认识由来已久。中国唐代师徒曾把天山的木札尔特冰川形容为冰雪堆积成冰,春夏之交,难以理解...大意是冰雪堆积成冰,在春天和夏天都不会融化。但是欧洲的阿尔卑斯山是现代冰川研究的发源地。人类对阿尔卑斯山冰川的第一次系统研究19阿加西和让·路易·鲁道夫·阿加西斯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冰川研究站,奠定了冰川学的基础。1911年,J.P. Koch和A.L. Wegener发起了大陆冰盖的研究。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些大型国际合作项目和氧同位素、雷达测量、卫星遥感和遥测技术的应用,有效地促进了对冰川的认识和分类。冰川根据其在地球上的位置分为两种类型。分类的原因是,许多地理学家认为,这两种类型的冰川在其作用力、地形和成因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虽然将冰川和冰川作为同义词使用,但在以下两种分类中并没有冰川的同义词,也就是说,山地冰川和大陆冰川是相对于山地冰川和大陆冰川而言,在地理学研究中很少使用或不使用的术语。山地冰川融化对周围地貌影响示意图冰川呈舌状,在重力作用下运动。例如,中国青藏高原上的冰川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山冰川。大陆冰川是最大的一种冰川,呈盾形。这种冰川覆盖了巨大的地面,在很多情况下,其厚度足以掩埋除最高峰以外的所有山系。面积超过14。

000

000平方公里的南极洲,几乎全部被平均近1。

980米厚的冰川覆盖其上,东部冰层厚度可达4267米。格陵兰冰盖面积超过1。

八百

000平方公里,实测最大厚度约为3。

350米。较小的大陆冰盖通常被称为冰盖或冰原。地球上有两大冰盖,南极冰盖和格陵兰冰盖,占全球冰川总体积的99%,其中南极冰盖占90%。大约83%的格陵兰岛被冰川覆盖。

参考:zh。*** /w/index?标题= % E5 % 86% B0 % E5 % B7 % 9D & amp;变体=zh-#.E5.88.86.E5.B8.83

局部融化情况北冰洋-北极海冰在过去的35年里已经失去了65,438+0.8-3.65,438+0米的冰。预计2050年夏天不会下雪。自1993年以来,格陵兰-格陵兰冰盖的冰层每年约减薄1m,美国落基山脉-冰川国家公园的冰川数量自1850年以来减少到50个,其余的将在30年内消失。南极半岛-拉森冰架在1998年崩塌,损失了300 km2,98-99年又损失了1。

714km2,还在输。俄罗斯-高加索山脉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失去了50%的冰川面积,欧洲的阿尔卑斯山-阿尔卑斯山从1850失去了50%。只有少数学者预测,本世纪末阿尔卑斯山和瑞士将不再见到冰川。马来亚大峡谷的冰将会完全融化。有科学家用激光测距仪将加拿大Jalas等地的*** 67冰川高度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制作的地形图进行了对比。发现该地区冰川正以每年50平方公里的速度流失,相当于8公里长。根据全球损失数字,全球冰川每年损失约92平方公里的冰,冰面上升。图瓦卢是世界上第一个被淹没的国家。图瓦卢总面积只有26平方公里,由9个环礁组成,总人口1.1万。2000年2月8日,图瓦卢几乎被淹没在海里。那一天,首都的机场和一些房屋都沉浸在汪洋的大海中。2月19日下午5点左右该国海平面上升至3.2米,2月20日下午5点44分潮水慢慢退去。图瓦卢群岛最高海拔只有4.5米,所以低洼地区的房子都没有屋顶。■在过去十年中,海水侵蚀了图瓦卢65,438+0%的土地。专家预测,如果地球环境继续恶化,50年内,图瓦卢的9个小岛将全部不入海中,永远消失在世界地图上。■图瓦卢* * *曾经考虑过在邻国买地,但是因为太穷,买不起多少钱的地。最好的办法就是移民全国。■澳大利亚移民部长菲利普·鲁多克(Philip Ruddock)说:“事实上,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我们一直在谈论这个问题。如果图瓦卢将来真的被大海吞噬,那么澳大利亚将永远不会走向灭亡。但现在看来,他们并没有面临真正的危险。”■图瓦卢外交部副部长普西尼里·拉亚法(Pusinili Rayafa)有另一种看法:“图瓦卢的人口越来越密集,越来越多的土地正在被海水吞噬,这确实令人担忧。”他还透露,他怎么也想不到地广人稀的澳大利亚,对图瓦卢人民的诉求如此冷漠。■岛国紧张下一个是谁:据报道,基里巴斯、库克群岛、瑙鲁、西萨摩亚等低洼岛国也面临着和图瓦卢一样的威胁。在斐济维提岛,海边的水极浅,渔民走几百米远都不到齐腰深。原来这些浅水区曾经是陆地的一部分。据预测,未来40年将有超过8万名基里巴斯居民面临失去家园的命运。■如果情况得不到改善,图瓦卢注定是第一个因海平面上升而被迫背井离乡的国家。然而更不幸的是,它永远不会是最后一个。下一个是谁?北京青年报2006 54 38+0 165438+23 10月全球变暖导致波罗的海海平面上升的其他例子波兰学者预测,未来1983年波罗的海海平面可能上升30厘米至100厘米。海岸线平均向陆地退缩10米。有的地方海水侵占海岸最高达450米,有的地方海岸线甚至后退了1700米,从1985到1995,波罗的海东部海面上升了6毫米,科学家认为,即使海平面只上升30厘米,也会对土质松软、沙质松软的波兰海岸线造成巨大伤害。新华社2000年9月28日海平面上升的其他例子全球变暖加速了喜马拉雅山冰川的融化。全球变暖导致喜马拉雅山冰川融化加速,冰川和湖泊水位持续上升,最终将导致许多湖泊决堤。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三年来观察了尼泊尔的3252个冰川和2323个冰川湖,不丹的677个冰川和2674个冰川湖。结果表明,这些地区的气温比20世纪70年代上升了整整1摄氏度,冰川湖水位急剧上升。研究表明,尼泊尔的20个冰川湖和不丹的24个冰川湖的水位正在持续上升,这些湖泊将在5到10年内决堤。有证据表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冰川湖也面临着同样的威胁。山是地球的水塔。冰川融化后,水被注入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河流和湖泊。如果全球冰川迅速萎缩,世界上许多河流将会干涸,人类的饮用水供应和野生动物的生存将面临严重威胁。新华社2002年4月18日安第斯山脉冰川萎缩的其他例子根据阿根廷科学家的调查,安第斯山脉中部的冰川严重萎缩,导致当地河流水量锐减。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普洛莫冰川一直在萎缩,其冰储量也明显减少。阿根廷冰川学家研究发现,Plomo冰川与1914相比后退了7公里,相当于冰川面积减少了25平方公里,即减少了三分之一,冰储量减少了12万立方米。普洛莫冰川是阿根廷门多萨河、普洛莫河等河流的主要源头。水文部门表示,门多萨河的水量已经减少了一半。冰川融化的原因是温室效应。阳光普照大地。

地面反射阳光。

在途中,它被大气中的水蒸气、灰尘和温室气体阻挡

热量因此得以保存。这种储存热量的方法被称为温室效应。

因为大气就像温室的屋顶,防止热量散失。全球变暖最近一百年,也就是工业革命以后,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6~0.7℃。目前,科学家已经承认,过去一个世纪的全球变暖是全球温室效应增强的结果。1993-1997期间全球冰川融化,世界上积雪融化速度最快的三个地区。

冰川退缩约16.5m;但从1998开始一年内退缩了20米,中国喜马拉雅山脉的冰川(多克亚尼巴马克冰川)从1989到2000年萎缩了33%。估计在10年内。

也就是在2015之前完全消失。乞力马扎尔冰川1978 2000年非洲坦桑尼亚的Qori Kalis,Qori Kalis每年减少3m,90年代增加到每年30m,估计2020年消失。现在一周内冰川的消失相当于以前一整年的消失。南美洲秘鲁的Qori Kalis冰川。

解决办法是减少全球变暖现象...所有地方都应该实施政策和法律来减少和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以便减轻全球变暖的现象...减缓冰川的融化速度。以下新闻也与...北极冰川的融化已经成为全球变暖的一个重要警告信号。来自23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官员最近在北极圈内的丹麦格陵兰小镇伊卢利萨特举行了一次会议。Ilulisat是Sermeq Kujalleq冰川的河口,位于北极圈以北250公里处。它以其冰川奇观而闻名,并被列为世界遗产。然而,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当地冰川正在迅速融化,面临重大危机。参与的国家包括中国、日本、德国、法国,甚至美国,美国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但最近提出了另一项减少空气污染的计划。会后,各国代表一致认为,必须采取行动,尽快解决全球变暖问题,但在方法上仍有很大分歧。

参考:yenching.edu/geog/news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