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必修第二部分(高一)第一章人口变化1人口数量变化1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其中,影响人口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自然增长,而机械增长对人口的影响随着范围的增大而减小。2.从时间上看,世界人口的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是不一样的,从总趋势上看是不断增加的。二战后进入高速增长期,70年代后增速放缓。从空间上看,集中在欧洲、北美、大洋洲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日本、俄罗斯;德国、法国、匈牙利等国甚至出现人口负增长;然而,集中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因此,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3.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组成,可分为原始型、传统型和现代型三种。4.曲线①表示出生率,曲线②表示死亡率。A表示的人口增长模型是原始的,B表示的人口增长模型是传统的,C表示的人口增长模型是现代的。在表格中填写各种人口增长模型的相关特征。5.影响人口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生产力。在人口格局变化的过程中,死亡率率先下降。6.总体而言,全球增长模式正处于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阶段。一方面,发达国家和中国等少数发展中国家已经进入现代模式,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处于从传统向现代的过渡阶段。2人口的空间变化1。人口迁移按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2.国际人口迁移的总体特征是以群体和大规模移民为主。①19世纪以前,主要向新发现的大陆迁移,如从欧洲向美洲、大洋洲迁移,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改变了族群的空间分布。②二战后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迁移方向主要是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和全球大型能源基地迁移。主要迁徙地区是拉丁美洲,主要迁徙地区是欧洲、北美、西亚和北非。3.中国的人口迁移可以分为两个阶段:①80年代以前,为了开发边疆,以政策性迁移为主。(2)80年代以后,主要特点是人口迁移的规模和频率有所增加,迁移方向主要是从农村到城市,从内陆到沿海。4.中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意义:①调节人口的空间分布;(2)调节人才的过剩和短缺;③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④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经济差距。5.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个人动机和需求等。一般来说,最重要的因素往往是经济因素。3合理人口容量1,①环境人口容量:是环境承载力最重要的指标,表示一个地区所能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②合理人口容量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一个地区所能支持的最大人口数量。两个人都不确定。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有资源、科技水平、生活文化消费水平,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资源,资源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比,与生活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3.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关键是提高生活质量,保持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关键措施是不同的。发展中国家应该尽力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内,而发达国家应该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追求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城市形态分为团状(重庆)、块状(北京、成都、合肥、华盛顿)、放射状(延安)、带状(兰州、洛阳、西宁、宜昌)等。2.影响城市形态的因素有自然条件(地形、河流等。)和社会经济条件(交通、经济、文化、历史等。).比如平原地区的城市形态多为块状,山地丘陵地区多为团状。3.城市中最常见的功能区主要是居住区、商业区和工业区。功能区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每个功能区可能有其他土地利用模式;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城市有不同的功能区。4.居住区:城市中最粗放的用地模式,中高层居住区向后发展。5、商圈:需要便利的交通和大量的消费者;配送以市场优化或交通优化为原则;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它们大多是点状或条状的。6.工业区:专业化程度高,合作性强;不断向外缘移动;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地区(靠近公路、铁路、河流等。) 7.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如地租水平(主要取决于交通的便利程度和与市中心的距离)和各种土地利用方式支付租金的能力。8.图中A代表工业,B代表居住,C代表商业。从市中心到外缘变化最快的是商业。①-③中,②适合发展住宅区,③适合发展工业区,①适合发展商业区。9.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有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和多核模式。10,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必须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比如:要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协调相互位置关系,减少污染;设置必要的防护带;必要的卫星城建设等等。2不同级别城市的服务功能是1。城市级别越高,服务种类越多,服务水平越高,服务范围越大。城市服务的范围通常是不固定的,没有明确的边界。一般城市服务包括城市本身、周边小城镇和广大农村;省会城市服务范围覆盖周边县区乃至全省;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服务范围可以扩展到全国。2.城市的规模和档次与地理位置有关,位于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有利于城市档次的提高。3.城市合理布局的原则:①高等级城市少,低等级城市多;②低水平城市分布在高水平城市周围;③高水平城市相距较远,低水平城市相距较近;(4)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嵌套在不同层次上(高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包括低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3)城市化是1,人口向城镇聚集,城市范围扩大,农村向城镇转化的过程。其水平的主要衡量指标包括城市人口比例、城市人口数量、城市用地规模和面积等。最重要的一个是城市人口比例。2.推进城镇化的原因主要有:农村(推力):人口过多(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频繁严重,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城市(拉里):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高,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利。3.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例大),发展速度慢,已进入城市化后期成熟阶段,出现了很多反城市化现象,产生了很多卫星城。4.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城市人口比重小),发展速度快,已进入城市化中期阶段,经常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导致城市规模和面积不断扩大。5.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即可以改善环境,如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等。,而且还能破坏环境,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电磁辐射污染等。)和生态破坏问题(如生物多样性减少)。此外,它还可以产生恶劣的交通和生活条件,突出的失业和就业问题,以及社会问题。6.人类解决城市化问题(建设生态城市)的主要对策有:①发展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环境污染。(2)保持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建立良性循环。8?3 A .城镇化的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环境保护相协调?8?3 b .控制大城市规模,下放大城市功能,建设新城区,建设卫星城?8?3.合理规划城市,处理好城市各功能区的关系?8?3 d .提高绿化?8?3 E .其他措施:进行合理的交通重建、住房重建、加强社会秩序管理、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第三章农业区域的形成与发展1农业的区位选择1影响农业的区位条件:自然因素:地形、气候、土壤、水资源、社会经济因素:交通、市场、劳动力、机械(工业基础)、政策。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是不断变化的,自然条件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条件更容易发生变化。3.主要农业地域类型:①以种植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商品粮农业。(2)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大牧场放牧;乳制品行业。(3)种植业和畜牧业并存的农业区域类型:混合农业。2以种植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混合农业是种植业和畜牧业同时发展的农业区域类型。例如,澳大利亚东南部的默里-达令盆地是一个以小麦种植和绵羊放牧为主体的混合农业区。主要特点:①能形成良性生态系统;②时间利用效率高;③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强。2.季风稻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东亚、南亚和东南亚),以种植水稻为主。其基本特征是:①劳动密集型农业;(2)小规模农业(以家庭为生产单位);③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相对较低;④机械化和科技水平相对较低(日本除外);⑤水利工程量大(治理水旱灾害需要政府投资)。3.商品粮农业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均以家族式经营为主),在东北、西北也有分布(以国有为主)。商品粮农业是典型的以小麦和玉米为主要作物的商品农业。商品粮农业的主要特点是:①生产规模大;②机械化水平高,③商品率高。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区域类型1。田园牧业属于畜牧业,主要分布在以牛为主要类型的美国和阿根廷,以羊为主要类型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大牧场畜牧业的主要特点是:①市场化(商品率高);②生产规模大;③专业化程度高。2.奶业属于畜牧业,以奶牛为主,生产牛奶及相关产品。奶场主应分布在北美五大湖、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经济发达地区。由于乳制品不易储存和运输,其布局必须靠近消费市场,因此多分布在大城市郊区。奶业的主要特点是:①面向城市市场;②商业化;③集约。第四章1工业区的形成与发展区位因素与工业区位选择。影响产业的区位条件:①自然条件:土地(地形;租金)、水源。②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劳动力、原材料、动力、政策、科技、农业基础。2.从经济效益来看:①甘蔗或甜菜制糖、水产品加工、水果罐头制造等。属于原材料为主的行业;②食品、瓶装饮料制造(啤酒、汽水)、家具制造、印刷、石油化工等。都是市场化的行业;(3)有色金属冶炼(铝、铜、镍、锡...)是以权力为导向的行业;④服装、电子组装、包带、制伞、制鞋、服装厂是劳动密集型行业;⑤卫星、飞机、集成电路、精密仪器是技术导向型产业。3.从环境效益来看,高科技产品、食品等企业对环境非常敏感,应以优质环境为主导区位因素。①造成空气污染的行业应位于居民区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区、与季风方向垂直的郊区;(2)造成水污染的行业,排污口远离河流上游;③造成固体废物污染的行业远离居民区和农田。4.国家政策、企业决策者思想、心理因素等社会因素影响下的现象:①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在内地建设了大规模的工业基地,在西部一些非纺织原料产区、消费密集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了一批纺织工业中心;(2)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沿海地区经济迅速发展;(3)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大力促进内地工业发展;④近年来,许多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来华投资。5.在现代工业发展中,由于科学技术(冷藏技术)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原材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2)重要枢纽和干线对产业仍有吸引力,但由于一些发达国家交通的改善,交通不再被列为产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3)信息通信网络的可达性对产业的影响越来越突出;④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2工业区的形成1。产业关联的类型:①工序上的产业关联,即不同行业之间存在产品和原材料的供应关系;(2)空间利用上的产业联系,即没有生产工艺联系的工业企业,由于需要受到各种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廉价劳动力的影响,也可以设在同一地区,例如中国的许多经济技术开发区;③信息联系等。2.产业区域的形成:产业联系→产业集聚→产业区域。产业集聚可以自发形成,也可以通过规划形成。3.产业集聚的作用:①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合作;②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成本和能耗;(3)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实现规模经济;(4) * * *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4.高度发达的工业区,如钢铁工业区(鞍山)、石化工业区(周年)、汽车工业区(十堰)和机械制造工业区等。,具有以下特点:①合作企业多,劳资关系复杂;②生产规模大,占地广。5.发展水平低的工业区,如食品工业(面粉厂、糕点厂、糖果厂)等。具有以下特点:①主要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农产品发展初级加工业;(2)工厂少,产业环节简单;(3)生产规模小,占地面积小。6.需要分散布局的行业以交通、通讯为主,这在发达国家比较普遍,容易形成跨国公司。常见的零散行业主要有产品“轻、短、贵”的高科技行业(如电子行业),以及结构复杂、零部件多的复杂产品制造商(如汽车行业)。3传统工业区和新型工业区1、德国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工业区(五大湖工业区)、中国辽中南工业区都属于传统工业区。它们的主要特点是:(1)位于煤炭、铁矿石等丰富的原材料和燃料基地附近;(2)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产业为主;(3)以大企业为核心。2.传统工业区当前发展:(1)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2)从70年代开始衰落,急需转型。3.德国鲁尔工业区:(1)主要区位条件:①煤炭资源丰富(铁矿石较少,需从法、瑞典进口);②丰富的水源;③交通便利;④广阔的市场。(2)衰落原因:①生产结构过于简单;(2)煤炭的地位已经下降;(3)世界钢铁过剩;(4)新技术革命的影响。(3)整治措施:①调整产业结构;②发展第三产业;③调整产业布局;④完善交通网络;⑤消除污染,美化环境。4.新工业区基本特征:(1)时间新:出现于二战之后;(2)区域创新:在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农村地区形成;(3)新形式:以中小企业为主;(4)新部门:主要是外向型轻工业或高科技电子工业。新型工业区主要有两类:(1)新兴产业即高科技产业为主的工业区,如美国硅谷、德国慕尼黑、日本九州岛、英国苏格兰、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等。(2)以出口型轻工业为主的外向型工业区,如意大利的萨索洛、普拉托等。5.意大利工业共同体模式:以一项商业活动为中心,具有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基本特征:①以中小企业为主;②以轻工业为主;③大量相似或相关企业集中;④生产高度专业化;⑤企业位于小城市甚至农村,生产过程分散。6.美国硅谷电子工业区:(1)优势区位:科技、环境、交通。(2)主要优势: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②气候宜人;(3)高等院校集中,科技发达,人才集中;④交通便利;⑤稳定的市场(美国国防部的军令);⑥创新环境和文化。(3)主要特点:①员工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②增速快于传统行业,产品更新换代周期更短;③ R&D费用占销售额比例高;④产品面向世界市场。第五章交通布局及其影响1交通方式及布局1。主要运输方式的优缺点:①铁路:最主要的方式,运力大,适合长途运输;②公路:应用最广,机动灵活,适应自然条件,适合短途运输;③水路:运量大,成本低,速度慢;④航空:速度快,体积小,运费高;⑤管道:运输工具和线路融为一体,运输能力大,连续性强。2.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3.主要交通设施:港口、车站和机场;主要线性交通设施:铁路、公路、航道4条。影响交通网络布局的因素:①自然条件:区位、地形、气候、河流等。②社会经济条件:经济水平、技术条件、社会因素。2交通布局变化的影响1。聚落的空间形态往往沿着交通干线扩展,使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如株洲、筑波;交通线路的兴衰(交通方式的变化、公路路线的变化、河道航道的延伸和变化)会引起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如嘉兴。2.山区地形起伏,交通线路稀疏单一,商业网点密度小;平原地势小,交通线路密集多样,商业网点密度高。3.城市商业中心和商业社区的布局主要有两种情况:①以交通为最优原则,靠近交通干线(城市主干道和道路交叉口、城市环路边缘、高速公路沿线等。);②以市场为最优原则,靠近城市和居民区的几何中心。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1、人地关系的演变:崇拜自然(原始时期)→改造自然(农业时期)→征服自然(工业时期)→人地和谐(即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协调)(现在)2。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不断从环境中获取物质。人类通过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不断向环境中排放废物和能量;人类对环境的态度和行为会得到环境不同的反应(环境的反馈作用)。3.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会造成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问题;人类排放到环境中的废物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会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4.环境问题主要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从其分布来看,①城市以环境污染为主,乡村以生态破坏为主;(2)环境污染是发达国家的主要问题,而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和发展的双重压力以及许多重污染产业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5.环境问题的根源是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即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6.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和社会可持续,其中生态可持续是基础,经济可持续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是目标。7.可持续发展原则:公平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和* * *同性原则。2中国可持续发展实践1。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是:①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人口素质相对较低;(2)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和破坏严重,资源相对短缺;(3)各种环境问题日益增多。2.实施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途径是发展循环经济,其基本原则是:减少资源投入、资源再利用和废物循环利用。3.实现循环经济的关键:工业清洁生产,农业生态农业,日常生活适度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