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进初中历史教育的教学改革

学习历史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了解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原因和规律,了解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学习历史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智慧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世界意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改革创新精神,使学生更好地迎接未来社会生活的挑战。历史课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北京市广大中学历史教师认真贯彻北京市中学历史学科三个指导性文件,不断深化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取得了不少成绩。然而,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历史课堂教学仍存在一些需要改革的问题。

主要是:

第一,固定封闭的教学目标。

近年来,在确定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目标方面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模式,分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个方面。一方面体现了历史教学的研究成果,教学目标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另一方面,其中包含的固定因素对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首先,导致这三项任务不能完全覆盖的内容被忽视和排斥。比如,不同年级学生在美育、情感教育、心理教育方面的心理需求,在历史课上往往得不到认可和重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此外,固定化也导致相对封闭,教学过程中存在忽视各种目标之间有机联系的现象。其表现为:一是知识目标设置多而细,课堂教学承载量过大;二是能力目标和思想教育目标往往模糊不清,存在教师把“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等历史教育宏观目标作为一节课具体目标的现象。第三,教学目标不能兼顾,往往厚此薄彼或忽略一点。这样一来,中学历史教学的教育功能就无法充分发挥。

第二,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旧的教学观念将教师视为知识的传授者、能力的培养者和思想的教育者。在这种观念下,很多教师要么缺乏对学生自主活动的设计,要么停留在备课时提问和回答的浅层认知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单一化也导致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北京市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历史室通过对近两年各学校约400节历史课的分析,得到了这样的认识:历史课教师以自我为中心,讲的时间过长,学生以听老师讲为主,这种情况还是比较普遍的。导致学生对历史课不感兴趣,课堂教学质量无法真正提高。

第三,教学评价的片面性和评价方式的简单化。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的片面性主要表现在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上。在评价课堂教学时,注重对教的评价而忽视对学的评价,把教师如何“教”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缺乏对学生学习状态、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和学习实际效果的有效考察。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也更多地从“教”的角度思考,较少从学的角度思考。

中学历史教学评价方式的单一化主要表现在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上。一是在确定学生历史课总体评价分数时,一般只关注期末考试成绩,缺乏对学生平时历史学习的记录和评价,或者有与总体评价分数无关的记录;二是在考试方式上,一般只是笔试,很少通过实践活动来考查几个常见的问题;第三,在考试内容上,多以记忆知识为主,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唯物主义考查较少。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方式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学生认为历史考试一定是“死记硬背”,形成恐惧或厌烦,或者平时不好学,考试时磨刀霍霍。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没有激发出来,缺乏主动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以上三个问题是当前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对此,经过认真研究和讨论,我们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思考:

第一,实现教学目标的开放性和多样化。

现代教育的不断进步和历史教育功能的深入挖掘,要求历史课堂的教学目标不断更新和完善。为了使历史教学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实施应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的理念,突破旧模式,实现开放性和多元化。

第一,要充分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教育。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标准》)中的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教学目标的表述与以往的教学大纲有很大不同。首先是把态度和价值观放在第一位。这是因为对于人的发展来说,态度和价值观应该比能力和知识更受重视,在选择教学内容、设计和实施教学目标时应该首先考虑。最近,用“态度与价值观”代替“思想教育”目标的做法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有人进一步表述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思想教育”相比,这种表述拓展了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可以涵盖原有思想教育目标所不能包含的情感、兴趣、动机、意志等各种情感目标,体现了目标的多样化。此外,在“态度与价值观”的具体目标中,标准提出了“培养人文素养”和“提高审美意识和兴趣”等内容,这些内容在以往版本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从未明确提出过。与思想教育相比,“态度与价值观”的表达更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它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人文素质主要是学生通过参与教学活动和学习人类优秀文化成果而获得的人格、气质和素养的内化。从终身教育的角度看历史教学的目标,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关键时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确定当然非常重要。

第二,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实现教学目标的开放性。学历史使人明智。“明”可以说是对历史规律和人类文明发展的科学认识;“智慧”不仅包括学古知今的认知智慧,还包括探索未来的创新智慧。“智”的过程,是运用分析、归纳、比较、概括等思维方式,引导学生认识重要的历史问题、历史现象和历史过程。这种理解既体现了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也体现了各种目标之间的开放性、渗透性和融合性。北京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展示课《战国七雄》的教学设计,在教学目标的开放性和整合性方面做了成功的尝试。首先,围绕商鞅变法确定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从顺应历史潮流、推动社会进步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人生价值的教学目标;在思维能力的培养上,师生围绕“商鞅变法为什么成功”、“为什么死而秦法未改”等核心问题展开讨论,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创造力。为了保证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教师大胆选择教材的知识内容。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思维活跃。他们在讨论历史问题的同时,掌握和理解了关键知识,锻炼了历史思维能力,受到了活生生的历史的启发。

第二,确立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历史学习的主体。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历史课堂教学改革,需要认识主体,尊重主体,发展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在自己的“体验”中学习历史,在体验中“学会学习历史”,这是培养能力、提高人文素质的过程。

第一,要理解学科,就要改变旧的教学观念和“讲课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教”是为了学生“学”;学生应该成为教学活动的充分参与者;教师应该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理解学科要突破以教材为中心的旧观念,充分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调整教材内容,保证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第二,尊重主体,需要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营造平等和谐的民主学习氛围。教学民主的刺激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许多思想的火花在尊重中绽放。尊重主体,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给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展能力的机会。尊重主体,就是在课堂上关注学生基础、智力、爱好的差异,让他们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一些历史老师因材施教,实行了新的分层教学。他们不仅在课堂教学中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如讲述、自学、提问等,而且在课前准备、课后辅导、作业、考核等方面也从不同层次入手,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所有学生都能在不同的基础上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并迁移到历史学习的全过程。

第三,开发学科,探索适合学生学科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作为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活动过程是客观存在的,它受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讲座式”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理念的体现,也是历史教学的传承习惯。然而,随着素质教育研究的深入,改变旧的教学模式,贯彻素质教育精神已成为广大历史教师的自觉行动。根据我们最新的调查,北京历史课堂教学学生的主要活动时间明显增加,从原来的平均每节课7分钟增加到15-20分钟。《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与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两门研究课程采用了人文学科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课堂上师生讨论的片段在北京历史教学研究会年会上播出后,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得到了各路专家的肯定。目前,越来越多的教师正在探索和尝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可以不同,但教学规律和原则是共同的。首先,要注意不断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质量。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要经历“意向—感知—理解—应用”的认知过程,师生互动,在适当的历史情境中提出、探索、解决有价值的历史问题。停留在一般感知水平的学生活动是不可能产生创新意识和培养创新能力的。其次,我们应该为学生的活动保证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方法指导,调动学生的情感、兴趣、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第三,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学媒体的改变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也给了更多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和参与解决问题的机会。

第三,运用多样化和现代化的教育技术。

从培养能够适应21世纪的人才的角度来看,仅仅依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显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合理地、创造性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资源已经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从历史学科本身不可复制的特点和比其他学科更严重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局面来看,实现现代教学媒体服务于历史课教育目标的功能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第一,转变观念。第一,要改变不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人文学科中的应用或者怕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太麻烦太困难的思想。第二,要改变过去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或教学方法的观点,要看到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是社会变革的动力,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全面应用将“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深刻变革,并最终导致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理论乃至整个教育体系的根本性变革”(何克康:《论现代教育技术与深化教育改革》。也就是说,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关系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目标。

第二,促进教学模式的转变。从已经开发的教学软件来看,其设计思路基本都是以“教”为中心,主要功能仍然是辅助老师如何上课,而较少考虑学生如何学习。这个设计其实和统治我们课堂多年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关。这也告诉我们,不改变教学模式,只靠先进的内容、手段和方法,是不可能真正让素质教育走进历史课堂的。我们主张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指导下,充分利用多媒体交互性强、共享性好、超文本、网络等特点,开发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主体相结合的教学软件,促进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

第三,因地制宜,灵活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技巧。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全市历史教育技术应用不均衡,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八区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迅速,部分区已经把让青年教师掌握一个工具平台软件作为自己的教学基本功。第一,主要在郊县。由于设备、条件等硬件的限制,计算机辅助教学刚刚起步,教学媒体主要是投影和挂图。我们主张把教育技术的现实和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具体来说,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学网络和计算机辅助教学,鼓励中青年教师在使用已推出或上市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同时,掌握一种工具平台技术制作优秀的教学软件,而城市教研中心要创造条件实现全市历史教师软件资源共享,将全市软件开发的小生产模式转变为开放共享模式;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灵活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技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第四,明确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改进教学评价方法。

教育教学评价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形成素质教育机制的一个关键任务就是解决教育教学评价问题。为了推进中学历史素质教育,我们必须改进教学评价,尤其是课堂教学评价。

首先,要树立符合素质教育精神的历史教育价值观。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的价值判断。价值判断的基础是教育价值观。素质教育价值观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学历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历史教学的评价,主要不是看老师会不会讲,学生对具体知识记得多少,一次笔试的成绩,而是看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培养人文精神。

第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是教育价值观的具体体现。目前,评价指标体系应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进行调整。在教学目标上,不应拘泥于教材内容,而应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开放性和多样性;在教学内容上,应允许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需要灵活处理和选择;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选择上,鼓励教师选择和创设适合学生主体学习的教学模式,倡导课堂讨论、师生合作、生生互动,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树立科学的历史观;考察教学过程,不仅要看教师对知识结构的把握和对重点难点的处理,还要看教师如何“导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不仅要有数量上的保证(即一定的人数和时间),还要有质量上的要求(即活动的效率和效果)。考察教学效果主要看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上课的思维状态和学习情绪,测试学生具体的学习效果。

第三,我们提倡用多种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平时的学习成绩和课堂参与度在学期历史学习的整体评价中要占一定的比重。历史课的学习成绩考核除了笔试,还要有实践活动。要鼓励学生开展历史演讲、历史小制作、历史参观考察等实践活动,自己收集资料、写历史小论文,以此来统计学生学习活动的成果。历史笔试也要从注重知识向注重素质和能力转变,逐步扭转死记硬背应试的局面。

第四,完善评价模式和评价策略。一是变单向评价模式为双向评价模式。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老师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也可以评价老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水平。老师的日常教学怎么样,是否适合学生?学生最有权利评价。学校和教育督导部门在评价教师时也要重视学生的看法。当然,学生评价老师是一个科学审慎的问题。其次,合理采用定量统计和分析描述的评价策略。定量统计的评价策略强调数据和实验控制,这是准确的,但难以全面评价教育效果的丰富内涵。比如,在评价学生的主要活动时,显然单靠活动时间和发言次数不能说明实际的教学效果,还必须描述学生活动的内容和表现。分析性和描述性评价是全面的,能够准确表达教学活动的意义,但没有一定的数据也是没有说服力的,尤其是在竞争性的教学评价活动中,量化指标有时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