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工业发展史
鸦片战争后,在中国封建经济分解和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外国企业的刺激和示范以及洋务军事工业特别是民用工业的诱导下,中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在六七十年代开始兴起。民族工业的产生有两种方式:(1)手工业作坊引进机器,改造成现代工业企业;(2)中小地主、官僚、商人、买办、华侨等。
(1)早期名企主要有“三厂一车间”。甲午战争前,近代商业企业有260家,大部分是轻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2)现代商业企业的投资者主要是官僚、地主和商人(包括买办手工业主),他们已经转化为民族资产阶级。
(3)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虽然是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但它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力量薄弱。它受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和束缚,同时又依赖于它们。这使得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不可避免地具有双重性。(19结束)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清政府放宽了对私人工厂的限制。19年底,我国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支新的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其上层改革派发动并领导了维新运动;其中,下层革命派发起并领导了辛亥革命。
这一时期的民族工业具有以下特点:
A.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近代中国缺乏资本原始积累、现代投资方式和坚实的经济基础,民族工业只能从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轻工业起步。所以中国早期的民族工业基本上都是轻工业。
B.地区分布不均。
C.民族工业与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之间有矛盾。
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原因
(1)洋务运动发展民族工业是因为国家落后挨打,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始终是在救亡图存的民族主题下进行的。19年底,帝国主义国家加紧全球扩张。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和清政府的投降政策,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甲午战争刚刚扑灭,列强就争相成为中国的债主,攫取了修建铁路、开矿办厂的权利。资本输出成为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而商品输出继续扩大,客观上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
(2)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为了扩大财源,支付巨额赔款,解决财政危机,清政府被迫放宽对私人工厂的限制。因此,中国出现了兴办实业的热潮。
从历史上看,洋务运动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个阶段,有两个过程:一是官方化,以曾国藩、左、李鸿章为代表;于是人们觉醒了,出现了许多民族企业,如侯、詹天佑等。从洋务运动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构成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第一阶段。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民族工业的灵魂基本成型。
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影响
(1)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生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代表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改良派掀起了以救国图存为目的的维新变法运动;代表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的革命派发动了旨在推翻清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辛亥革命。
(2)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不仅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奠定了新的阶级基础,而且为19世纪初的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经济前提和内在动力,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的解体和崩溃,将中国的现代化从客体层面推向了制度层面。(1912―1919)
辛亥革命后,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几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主要是轻工业中的棉纺织业和面粉业。此外,火柴、毛纺、采油、造纸、玻璃等轻工业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这一时期,难以发展的重工业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被称为现代商人的“黄金时代”。“黄金时代”的新企业发展有着与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不同的特点。后者以国家资本主义为主,重点发展重工业;前者以民间资本为主,重点发展轻工业。轻工业发展最成功的是棉纺织业和面粉业。
在这一时期,民族工业的成功发展离不开以下背景:
(1)支持南京临时政府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1912年初,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不久,就发布了保护人民财产的内务部命令:“(1)中华民国势力范围内人民的一切私有财产,均属人民所有。(2)过去是清政府的官产,现在进入民国势力范围的,应由民国政府享有。(3)清政府官员以前获得的私有财产,现在没有不利于民国的证据,已经受到民国保护的,应当归私有财产所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也有明确规定:“人民有保管财产和经商的自由。这些法令极大地促进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打破了封建主义的限制,发展了私人资本主义。”
(2)北洋政府的鼓励
袁世凯窃取临时大总统职位后,在经济上也实行了相对宽松的政策。他还说“商业是自由的”,“工业应该是第一位的”。据统计,从1912到1916,北京政府颁布了80多项有关工业发展的法规、章程、细则和条例,涉及农业、工业、商业、矿业、渔业、林业等诸多方面。主要内容有:解除对民间创办工商企业的限制;实施专利制度,奖励棉花种植、制糖和牧羊业;对新办企业给予优惠政策,实行利息保障制度,对民族工业产品及其原材料减税或免税;建立各种示范点,推广技术,劝人兴办产业;组织国内产品展览,组织参加国外博览会。这些法律和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族经济的生存环境,从而有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从1912到1919,全国新建厂矿600多家,其中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
(3)推行“实业救国”,大规模抵制日货。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民族资产阶级深受鼓舞。这一时期,在辛亥革命胜利的鼓舞和一些有识之士的倡导下,出现了一些脱离封建阵营的有识之士为代表,如张謇、周、荣德生兄弟等,他们主张发展实业。“实业救国”和民主* * *成为当时并存的两大思潮。在爱国主义和利润刺激的驱动下,民族资产阶级愿意投资新的产业。群众反帝爱国斗争,特别是1915因反对“二十一条”要求而发起的抵制日货、宣传国货运动,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抵制洋货”、“发展实业”、“实业救国”既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口号,也是各阶层人民的爱国诉求,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一战提供了发展的契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帝国主义国家忙于自相残杀,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给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机会。出口到中国的资本和商品直线下降,而他们对中国的原材料和部分商品的需求却增加了,这就使得在帝国主义控制下原本就十分狭小的中国市场,略微出现了一些缺口,这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这一时期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但并没有持续多久。世界大战的结束打断了民族工业的发展趋势。这说明帝国主义侵略是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本因素(尤其是近代早期)。不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地位,国民经济就不能正常发展。
比如,中国的棉纱市场一直被英国、日本、美国垄断,其中英国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战时和战后世界资本主义危机时期,英国棉纱和棉布产量大幅减少,对中国的产量自然减少。日本棉纱本来可以借机取代英国在中国的垄断地位,但一方面中国市场基本属于粗纱市场,而日本战时主要生产细纱,不适合中国;另一方面,当时日本国内织布业发展迅速,需要大量棉纱。因此,日本对中国的棉纱出口也减少了。市场上的洋纱供应量减少,但需求量仍然很大,使得棉纱价格上涨,利润增加。在高额利润的刺激下,商业资本转向棉纺厂进行投资。战前,棉纺厂的投资者主要是官僚、买办和地主。但在“黄金时代”,设立新纱厂的投资者多为商人,尤其是棉布、棉纱、棉商。商人将资本从流通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不仅是出于政治爱国,也是为了追求高额的经济利润。投资目的的变化说明价值规律已经在起主导作用,这是黄金时代的重要表征。
再比如面粉行业的发展,表现为国内面粉出口量激增,从进超市变成了出超市。中国的面粉工业在20世纪初才开始发展,基础非常薄弱。国内的面粉需求一直依赖进口的国外面条。二战爆发后,各国忙于战争,农业减产,民用工业紧缩,军用食品需求大增,面粉无法像战前一样运到中国。这样,国内市场对国产面粉有着迫切的需求。更有利的是,战争期间,各国也轮流向中国购买面粉。首先是俄罗斯,然后是英国、法国、菲律宾、东南亚,甚至日本成为中国面粉出口的对象。国内外市场的扩大促使面粉厂迅速增加。随后,面粉行业出现了兼并现象。如资本雄厚的荣和荣德胜的面粉厂,在1914之前,没有购买或租赁其他小厂。1914之后,荣面粉行业其他小厂的买租比例逐渐上升,达到196544。这种资本集中的趋势也是商人“黄金时代”的重要表征。
在“黄金时代”,一些轻工业,如丝织、毛纺、火柴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一些战前不存在或者很弱的轻小工业,因为外国进口减少而产生,比如过去被德国货垄断的针织工业。战后德国商品进口锐减,第二次在中国建针织厂。其中只有袜子厂开通了1916到1922。此外,中国的民族搪瓷工业、玻璃工业和橡胶工业也在此时建立。民族资本的轻工业范畴逐渐完备,应该说是“黄金时代”的一个表征。
(5)传统权力结构的释放
商人“黄金时代”出现的原因,一般被归结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提供的契机。个别作品虽然注意到袁世凯政权的经济政策“进一步扫除了民族工商业发展中遇到的障碍”,但只是把“黄金时代”限定在袁世凯有生之年,认为袁世凯死后,中国进入军阀割据、混战的黑暗时期,民族工商业发展的环境迅速恶化。所以民族工商业的“黄金时代”只是昙花一现。以上两种理论,前者强调外因,后者注重内因。商人黄金时代的到来,其实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上述内因只注意到清末新政到袁的经济政策是一致的,商帮的建立和商人阶级意识的觉醒都为商人利用一战的机会准备了条件;但并没有关注到更深层次的内因,即传统权力结构的放松。这种放松的趋势始于清末。洋务运动中地方督抚权力的扩大,以及后来的各省自治运动,都是大一统专制政权失控的标志。辛亥革命打败了传统的权力结构。袁世凯窃取了革命的果实,但他很难完全恢复传统的权力结构。元朝政权一直面临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抵抗,尤其是中国南方。袁世凯死后,出现了大小军阀割据、地方割据的局面。历史上商人最初的“黄金时代”出现在春秋战国的权力分散构成时期。当然,近代后期的军阀政权与春秋战国时期完全不同。但就分权型权力结构对企业的双重影响而言,它们是相似的。
传统权力结构的松动,国家资本主义的停滞和衰落,以及由此导致的国家经济控制和干预的削弱,对商人也是有利的,即给予他们更多的经济和政治自主权。随着“黄金时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开始在经济上与政府竞争。1916年上海银行业抵制袁世凯的停业令。
经济自治必然导致政治自治,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黄金时代”,商会的领导权从士绅手中转移到企业家手中,这是互动的结果。.....进入“黄金时代”后,资产阶级的构成发生了变化,投资新企业的产业资本家迅速增加,这必然导致商会领导层的变化。这种演变在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上海最为明显。从某种意义上说,绅商一代借助上海总商会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启动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商人“黄金时代”的到来与传统权力结构放松的关系显而易见。政府对经济的失控为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缺乏强有力的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私人资本主义的可持续发展。原因有三:第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这在军阀割据的时代是不可能的。第二,“黄金时代”一方面是国家资本的相对停滞,另一方面是民间资本的一枝独秀。民间资本多在轻工业和加工业,而对国民经济发展有长期影响的基础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由于国家资本的弱势和政府干预的减弱,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造成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脆弱性,失去了民间资本进一步发展的后劲。第三,1922,世界资本主义已经或正在逃离其在战争中陷入的危机,呼吁“回归市场”,重新布置对中国的进攻。在这种情况下,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重创,失去了战争时期暂时获得的一些市场,私人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从停滞走向衰落。资产阶级需要一个代表自身利益的强大政权来保护自己在“黄金时代”取得的成果,而在军阀政权下又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于是资产阶级和军阀政权最终反目成仇。1926北伐的部分原因是实力不断壮大的中国资产阶级要求在经济上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在政治上掌握政权。换句话说,就是要延续商人的“黄金时代”。然而,国民革命的失败宣告了商人“黄金时代”的结束。(1927-1937-1945-1946-1949)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由于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压迫,中国的民族工业日益萎缩。(1)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军在沦陷区的野蛮掠夺,四大家族加强了对国统区工业的垄断,尤其是钢铁工业官僚资本占据明显优势,中国民族工业走向破产。
(2)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为了进行内战,史无前例地出卖国家主权。1946 165438+10月,国民党与美国签订了所谓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使美国商品充斥中国市场,对民族工商业造成了沉重(毁灭性)的打击。
(3)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对民族工业造成了致命的打击。
(4)沉重的税收负担给民族工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困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建国初期(1949-1952),有益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在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
(2)我国* * *生产党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采取了利用、限制和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方法,采取了加工订货、收购包销、代销代销、个体企业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支付固定利息等一系列国家资本主义由低到高的过渡形式,成功地实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和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
(3)到1956年底,中国已经基本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此,民族工业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