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哥窑开瓷碗的历史价值、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

近年来,康雍的干瓷在拍卖市场上屡屡斩获天价,人们对青花瓷、粉彩瓷、斗彩瓷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但宋代瓷器却很少出现在拍卖行。一是因为大量新藏家的审美标准转向了艳俗和富贵,二是因为宋代瓷器稀缺,位列宋代五大名窑的哥窑瓷器更是凤毛麟角。到了宋代,朝廷首先下令定窑等几个瓷器质量好的窑烧制贡瓷。后来因为定窑瓷器“杂草丛生”,又设置了汝窑、钧窑等官窑。后来,人们把“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五大名窑代表了中国单色釉瓷器的最高水平。汝窑最珍贵。世界上有汝窑的博物馆不到10,传世的汝窑有67件。早在明清时期,民间就流传着一句话“就算家财万贯,也买不起一件汝窑”。世界上现存的葛窑很少。据专家估计,全球现存葛窑瓷器数百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190余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数十件。

哥窑是现存最神秘的瓷器之一,窑址至今未确定。有人说是在河南,有人说是在景德镇,有人说是在杭州,有人说是在浙江龙泉。据嘉靖年间出版的《续七修稿》记载,葛窑和龙泉窑都是在龙泉县烧制的。南宋时,和两兄弟从事烧制瓷器,大哥张因胎细而硬,碎片多,被称为哥窑。哥哥烧的青瓷不开,所以叫龙泉窑。但后来的一些研究发现,两者的土壤颜色并不匹配,导致格窑窑址难以判断。

对残缺美的欣赏

哥窑瓷器布满黄黑裂纹,即“金丝铁线”。金丝指的是细分的小块,黄色,铁丝指的是大块,黑色。金丝和铁丝的形成是由于烧制过程中胎质和釉的膨胀系数不同,出窑后瓷器开裂。例如,收藏家马未都曾说,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自己的一件新仿制的哥窑瓷器可以听到爆裂和破裂的声音,这种声音可以持续一两年。喷釉后,厚的开口会逐渐变黑,而小的开口因为缝隙小进不去。时间长了,气体会氧化成金黄色。

哥窑的另一个特点是紫口铁脚。明代曹昭在著名文物作品《论葛沽》中指出:“老葛窑色青蓝,深浅不一,亦有紫口铁足。”所谓紫口,是指因釉厚而在口部露出的紫色胎骨;圆足外露部分呈铁褐色。金丝紫口铁脚是哥窑瓷器最显著的特点。

哥窑还有一个最奇妙也最容易被忽略的特点,叫做“聚珠聚球”。著名古陶瓷鉴定专家孙应洲在《元明清瓷器鉴定》一文中说,“官弟釉泡密如珠...这些都是不容易模仿的特点”。“聚珠”是指哥窑釉中的气泡细如小水滴,都分布在器物的内外壁或内外体上。“聚球”比珠子大,数量少,一般呈环形排列在器皿内壁。

在古代文人的审美中,他们追求一种病态的不完美之美,这导致了哥窑烧制过程中的奇特缺陷,但它却成为人们非常追捧的元素。哥窑虽是私人民窑,却受到后世人们的青睐。元明清仿者甚多,但其制作工艺比不上宋代哥窑。

吴语中“关”与“格”的读音几乎相同,有人认为“关”与“格”在宋代五大名窑(如关格)中属于同一类作品。很多在这本书里被认定为官窑的瓷器,在另一本书里变成了葛窑。有的专家一知半解,因为实在是太少见了,真正做过的人不多。

模仿的价值也是惊人的。

1970 10南京博物馆发掘了一座位于南京中央大门的大墓。大墓主人王兴祖是朱元璋部将张德胜的养子,改姓张,后改姓王。据墓志铭和明史记载,王兴祖生于庐州晁县(今安徽合肥)。生于元朝(1338),卒于明朝洪武(1371)。他继父张德胜,跟随朱元璋十几年。明朝建立时,他立下了许多功勋。他成为一个杰出的开国元勋,因为他在荣禄担任医生,并了解总督办公室的事务。

王兴祖墓的结构是一座罕见的阁楼式仿木建筑,砖顶,墓内埋有大量的金银器、玉带饰品、瓷器等物,包括青花高脚瓷碗和零星的金饰。仅葛窑就有11盘,出土时有的叠在一起,可分为大中小三类,青釉葵花瓣口盘也在其中。王兴祖墓虽然比不上马王堆那样的豪华墓,但在当时民生萧条的环境下也算是豪华的了。

对于收藏家来说,拥有一座宋歌窑就足以从同行中脱颖而出。1992,佳士得(香港)拍卖一件宋代哥窑八角穿耳瓶。虽然当时有人持不同看法,但仍以10多万港币成交。即使是清朝的仿制品,现在也有惊人的价值。2006年,阿清雍正“葛窑仿宝月八卦瓶”以23.2万英镑成交。随着亿元古董时代的到来,这件古瓷器在哥窑的价值是不可限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