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守敬简介,你有什么贡献?

1.轮廓

郭守敬(1231-1316)中国元代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仪器制造专家。字若思,汉族,顺德邢台(今河北邢台)人。他在元太宗出生三年,在元仁宗去世两年。郭守敬曾任水监,负责修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1276年,郭守敬修订新历法,历经四年,制定出计时历法,沿用360多年。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1981年,为纪念郭守敬诞辰750周年,国际天文学会以他的名字命名了月球上的一个环形山。

2.角色的生活

郭守敬师从祖父郭学习天文、数学和水利。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元世祖忽必烈攻占南宋都城临安。统一前夕,他下令建立新的历法,张文倩等人主持建立了新的历法管理机构——太史馆。王勋掌管太史局,郭守敬辅佐。在学术上,王勋负责计算,郭负责制作仪器和观测。

3.主要贡献

至元十五年(或十六年),太史局改名太史馆,王勋任太史令,郭守敬为知太史馆而设观象台。这时候,杨恭义等人一起过来工作。经过四年的努力,终于在至元十七年编出了新的历法,被忽必烈命名为《计时历》。

《授时历》是中国古代优秀的历法。王训、郭守敬等人对汉代以来的40余种历法进行了研究分析,吸收了各种历法的长短,认为历法的制定要以“识历之理”(王训)和“考是历法之本,考之器非仪先”(郭守敬)。他们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在郭守敬的介绍下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郭守敬、王勋、许衡等人共同编撰了中国古代最先进、流传时间最长的历法——《授时历》。为了编制历法,他创造和改进了简易仪、高表、气候仪、浑天仪、直立仪、地景仪、窥视仪等十几种天文仪器。在全国各地设立了27个观测站,开展了大规模的“四海调查”。测得的北极高度平均误差只有0.35;新测得的28夜距离平均误差小于5’;测得黄红交角的新值,误差只有1 '多。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5天,与现行公历完全一致。

郭守敬编纂的天文历算著作共14种,包括《推补》、《历城》、《易立传》、《易象法》、、和刘,总卷数为65,438+005。

4.后人评价

为了纪念郭守敬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环形山命名为“郭守敬环形山”,将小行星2012命名为“郭守敬小行星”。

郭守敬为历法修订设计和监制的新仪器有:简易仪、高表、星象仪、精致仪、直立仪、推理仪、山水符号、窥视仪、日食仪、星计时器(据史料记载为65,438+03,有研究者认为最后一种不是星计时器就是星计时器。

在大都(今北京),郭守敬通过三年半约200次阴影测量,确定了元代十四年至十七年冬季至日的时间。他结合可靠的历史资料进行计算,得出一个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5天。该值与世界上现行的公历值相同。

自西汉刘欣撰三历以来,中国古代历法一直采用上元积年法和日本法计算。唐宋时期,曹石等人试图进行变革。《授时历》完全取消了上元的累积年,采用元十七年的冬季至日作为计算的起点,使元十八年为“元”,即始年。所用数据,个位数以下,均以100进位,即使用十进制形式的十进制,取消了日式法的分数表达式。

郭守敬晚年致力于河道工程和水利,并兼任水政监。元朝28至30年,他提出并完成了大都至通州的运河工程(即百福运河和通惠河)。至元三十一年,郭守敬升任赵文博物馆大学士,知晓太史馆事务。当他负责河流工程时,他制作了一些优秀的钟表。

郭守敬(1231-1316)中国元代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仪器制造专家。字若思,汉族,顺德邢台(今河北邢台)人。他在元太宗出生三年,在元仁宗去世两年。郭守敬曾任水监,负责修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1276年,郭守敬修订新历法,历经四年,制定出计时历法,沿用360多年。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1981年,为纪念郭守敬诞辰750周年,国际天文学会以他的名字命名了月球上的一个环形山。

郭守敬师从祖父郭学习天文、数学和水利。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元世祖忽必烈攻占南宋都城临安。统一前夕,他下令建立新的历法,张文倩等人主持建立了新的历法管理机构——太史馆。王勋掌管太史局,郭守敬辅佐。在学术上,王勋负责计算,郭负责制作仪器和观测。

至元十五年(或十六年),太史局改名太史馆,王勋任太史令,郭守敬为知太史馆而设观象台。这时候,杨恭义等人一起过来工作。经过四年的努力,终于在至元十七年编出了新的历法,被忽必烈命名为《计时历》。

《授时历》是中国古代优秀的历法。王训、郭守敬等人对汉代以来的40余种历法进行了研究分析,吸收了各种历法的长短,主张历法的制定应以“识历之理”(王训)和“考为历法之本,考之器不为仪先”(郭守敬)为原则,采取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态度,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郭守敬、王勋、许衡等人共同编撰了中国古代最先进、流传时间最长的历法——《授时历》。为了编制历法,他创造和改进了简易仪、高表、气候仪、浑天仪、直立仪、地景仪、窥视仪等十几种天文仪器。在全国各地设立了27个观测站,开展了大规模的“四海调查”。测得的北极高度平均误差只有0.35;新测得的28夜距离平均误差小于5’;测得黄红交角的新值,误差只有1 '多。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5天,与现行公历完全一致。

郭守敬编纂的天文历算著作共14种,包括《推补》、《历城》、《易立传》、《易象法》、、和刘,总卷数为65,438+005。

为了纪念郭守敬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环形山命名为“郭守敬环形山”,将小行星2012命名为“郭守敬小行星”。

郭守敬为历法修订设计和监制的新仪器有:简易仪、高表、星象仪、精致仪、直立仪、推理仪、山水符号、窥视仪、日食仪、星计时器(据史料记载为65,438+03,有研究者认为最后一种不是星计时器就是星计时器。

在大都(今北京),郭守敬通过三年半约200次阴影测量,确定了元代十四年至十七年冬季至日的时间。他结合可靠的历史资料进行计算,得出一个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5天。该值与世界上现行的公历值相同。

自西汉刘欣撰三历以来,中国古代历法一直采用上元积年法和日本法计算。唐宋时期,曹石等人试图进行变革。编年历完全废除了《上元》对郭守敬的简介,而采用元十七年冬至日的时间作为计算的起点,使元十八年为“元”,即始年。所用数据,个位数以下,均以100进位,即使用十进制形式的十进制,取消了日式法的分数表达式。

郭守敬晚年致力于河道工程和水利,并兼任水政监。元朝28至30年,他提出并完成了大都至通州的运河工程(即百福运河和通惠河)。至元三十一年,郭守敬升为赵文博物馆大学士,知晓太史馆事务。当他负责河流工程时,他制作了一些优秀的钟表。

郭守敬(1231-1316)中国元代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仪器制造专家。字若思,汉族,顺德邢台(今河北邢台)人。他在元太宗出生三年,在元仁宗去世两年。郭守敬曾任水监,负责修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1276年,郭守敬修订新历法,历经四年,制定出计时历法,沿用360多年。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1981年,为纪念郭守敬诞辰750周年,国际天文学会以他的名字命名了月球上的一个环形山。

天文学家、元代文学家郭守敬撰写了《授时历》。

郭守敬有什么贡献?他有什么贡献?元代的一位科学家。

郭守敬是谁?贡献是什么?-1郭守敬生平事迹郭守敬,一个有思想的人,元朝顺德邢台(今河北省邢台市)人。...

郭守敬有哪些历史贡献?郭守敬的主要历史贡献和成就如下:1。数学:他参与的时间服务的日历。(1)废除上元累计年;(...

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为以后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你知道他的成就主要在哪里吗?a .天文学和数学...-D试题分析:元代科学家郭守敬创新浑仪,制成了更简单、更精密的仪器,与欧洲发明的仪器相同。...

天文学家郭守敬有什么贡献——郭守敬修了元大都到通州的运河。1276郭守敬修订新历法,历时四年制定出“计时历法”,沿用了360多年。...

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做出了巨大贡献。你知道他的成就主要集中在哪些领域吗?[...——D

郭守敬的主要贡献——郭守敬在1276年修订了新历法,用了四年时间编制出“计时历法”,沿用了360多年。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

郭守敬对中国历史最大贡献的历史意义——郭守敬、王勋、许衡等人共同编撰了中国古代最先进、流传时间最长的历法——计时历。为了编制历法,他进行了创造和改进。...

郭守敬在哪个领域有突出贡献?——在中国科技史上,宋元时期是科技发展最为繁荣的重要时期,各种发明创造层出不穷。天文学,数学,...

元代天文学家、水利专家郭守敬有哪些贡献?郭守敬利用自己改进和创造的天文仪器进行了多次精密的天文观测,从而使编年历法的编制有了可靠的观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