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与中国60年记忆》书评
《回忆* * *与中国六十年——孟杨胡腾编年史》
5438年6月中信出版社第一版+2009年10月。
胖猫,经济观察网书评人。
或许是人类智力的先天缺陷。人们通常喜欢追溯更长的历史,但缺乏对刚刚发生的故事的了解。尤其是在这个不确定的年代,人们对现实的认识往往是感性的。
然而,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随着庶民时代的到来,历史越来越成为人们消费的对象,而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即使是一个没有受过历史训练的人,也有权利书写历史。不管这种现象的起因和对错,其实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历史书写的洪流,而且越来越有味道。新出版的系列丛书《国家记忆六十年》就是一个例子。
该系列丛书从写作的角度,从年表、地标、人物三个角度讲述了* * *与中国60年相遇的故事。内容相互穿插,各有侧重,信息量相当大,在阅读中构成三足鼎立之感。
或许是编剧的专业优势吧。他们都是记者。除了风格上的创新,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视角更加平民化,更加关注日常生活的细节,更加关注伟大历史中小人物的命运。
如何用体温书写今天的历史,可以说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挑战;同样,在* * *和中国60华诞的历史节点上,蓦然回首,梳理出我们应该记住的东西,也并不容易。但透过* * *的内容和60年的民族记忆,我们还是能嗅到作家的历史情怀。
第一,已经发生的事情马上成为历史,甚至主流意识形态还没有总结出来,就成了作家的素材。对于读者来说,他们不在乎这段历史的二次传播是否正统。
第二,写作更自由。你可以把它当做历史的记录,或者记忆的补充。一切看你的兴趣,甚至先不要主题。你不骂人,不灌输思想,不纠结于意识形态的判断。
第三,更倾向于民间记忆,旨在展现社会变迁的风俗图景,更像是一种社会记录,而不是刻意扯出一个历史学家的嘴脸,让读者有充分的判断权,更关注历史的细节和花絮。
这种写法的意义或许在于改写和颠覆了长期以来人们在历史写法面前的尴尬处境:一方面,过去的历史写法多受时代影响,其真实性难以证实和反驳,结论令人生疑;另一方面,中国的历史往往缺少小人物的出现,正规的书多,旁枝末节少。后人在理解历史时缺乏最基本的参考,这也让历史缺少了很多生命。
但是,任何一个记住历史的人,在写作的时候,一定有自己的立场和动机。《六十年* * *与民族记忆》的作者说,“试图从高空看飞机的角度把人带入画面,一起穿越山河,走近去看那些立体的人和鲜活的事物,亲身感受和触摸身边跳动的时代脉搏...并不是书中所有的人物都很有名和突出。甚至是那些历史上无足轻重的小人物的命运,才能让人在逝去的岁月里体会到真实的时光...如果说所谓“大人物”的远见卓识是一个时代的典型代表,那么那些“小人物”命运的起伏就是一个社会的非典型标志...这些典型和非典型的人和事相互映衬,如果能勾勒出一个更生动的中国60年的记忆,
在这一点上可以看出,以感受和见证的态度讲述世界的历史进程,正在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或许多年后回头看,这些记载只具有史料的意义。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历史的需求会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在通往历史真相的道路上会有更多的选择。这种集体记录一旦大规模出现,文本的社会意义可能远远超过记录本身的意义。
所以,我们不仅希望看到越来越多的民间记忆的复兴,也希望看到更多的草根民众加入进来,因为所有的个人历史自然都属于集体记忆的范畴,对一个个体来说是如此,对所有人来说也是如此,区别只是* * *声音的大小而已。
至于如何解读* * *和中国刚刚走过的60个春秋,我们也可以有一种释然的、哲学的态度。其实我们很难从历史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只能学习应对未来的智慧和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