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县历史

蔚县是春秋、晋代大夫于兵之乡。老城位于今阳曲县东北部的大禹镇,一千多年来屡遭废弃。蔚县于1942年分为孟平、渔阳、玉首三县。虞城于1945年8月解放,三县并为盂县。1983 9月划归阳泉市管辖。“于”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地方。1929年,考古人员发掘出刻有“白林[]九月祭[]王自瓮[] []”的动物头骨。根据学者的说法,这个“罐子”是一个地名。当然,这里所谓的虞地不可能是今天虞县的全部疆域,但可以推断,我们的祖先至少在三四千年前就在这块土地的一部分上劳动、生活、繁衍了。夏商时,说天下分九州。按地域划分,虞属冀州。西周初年改州,虞为州。实行分封制后,虞归属于晋国。春秋时期,禹还属于晋国。《左传》记载,二十八年,“晋杀齐营,魏献子当政,齐地封为七郡(吴、齐、平陵、庚阳、土水、马寿、禹),(应为于兵)为禹大夫”,统治于今太原市东北45公里的大禹镇。据《地阔志》载:“并州蔚县外城,俗名原仇。亦称仇,亦为国也。”据此,在这一时期,蔚县西部地区与大禹地区一起为蒙,东部地区为丘聚德,统治着平放古城于此城东。战国时期,周定王十四年(公元前455年),智伯结束了对犹大的仇恨。到了五年(公元前453年),智伯被赵所灭,敌人仍属赵。秦始皇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灭赵,置太原盂县,治于兵邑(阳曲大禹)。汉代蔚县属太原郡,并州刺史部。汉朝以前,盂县一分为二,后来盂县和丘犹都交于盂县。三国时期,蔚县是并州的一个新郡。西晋时,禹州还是并州的一个新兴县。

千佛寺摩崖造像

北魏建议于元年(公元528年)将蔚县东部并入石隘(今平定县),隶属乐平郡(今昔阳县)。蔚县西北(星岛村以北)位于阜城县,属定襄县。隋开帝十六年(公元596年),设原邱县(因城北原邱山而得名),治于蔚县,属辽州。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原敌改名蔚县,隶属太原郡。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五河郡位于蔚县西部,治所在今荆灵镇。贞观元年(公元62年),五河县并入蔚县,隶属河东道太原府太原县。北魏隋唐以前,蔚县西部的五河中上游,汉代以前为蔚县,阳曲县大禹一带为他国之城。今该县以东、以南地区为隋朝(即春秋战国时恨犹之国)的原敌国。星岛以北地区在北魏时是定襄县的疆域,唐初统一为蔚县。虞在时,属太原。金兴定年间升任州,由江州元帅府掌控,置于刺史。蔚县隶属太原吴勇军。元朝时,沿袭金制,余仍为州,隶属中书省河东山西路宣慰司集宁路。明朝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禹州降为盂县,隶属山西太原。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升平定为直隶州,蔚县、寿阳、昔阳被平定。民国成立后,废除国体,山西有雁门、集宁、河东三路,蔚县属集宁路。道路取消后,蔚县直属省。1937年底,蔚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由晋察冀边区第四师领导,1939年由第二师领导。1938 65438+10月,日军占领蔚县。全县广大地区是抗日游击区和根据地。1942年,因抗日斗争发展,蔚县分为玉屏(山)、榆阳(曲)、寿阳(东)三县,城东二、三区(1939年划分)划归平定县领导,隶属晋察冀边区北岳区一区、二区。抗日战争胜利1945年8月,蔚县解放(8月25日),榆阳、玉屏两县原蔚县地区归还蔚县。1946,原划归寿东县的地区仍划归蔚县,隶属冀晋二区领导。1948,原划给平定县的两个区也划回蔚县。至此,蔚县辖区已恢复。1948年8月至1949年8月为晋中一区领导。1949 8月1到20属于阳泉地区领导。后来又回到晋中地区。1952年5月,县东南山脚、矮牵牛镇东、东村、苏家泉、大西庄、大榭河北、东西南皮、上下张召等20个村划归阳泉市。同年年底,县西部26个村划为阳曲县,包括东溪郭丘、大溪方山、东溪汉湖、东溪黄龙头。1958 10月,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同时,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蔚县,划归阳泉市。11年6月,阳泉市盂县联社成立。1959年4月,上级决定恢复蔚县建制,脱离阳泉市,归晋中地区领导。1959年8月,北碚、杜家庄、王家庄、戴家庄、孔南庄、嘴子上、东林涧、吴家山等牛村公社管辖的8个村划归阳泉市。1983年9月,蔚县划归阳泉市领导,市管县。1984年政社分开,25个人民公社改为4个镇,21个乡:城关镇、牛村镇、上社镇、西岩镇、曹霞乡、南楼乡、陆家村镇、青城镇、孙家庄乡、任贤乡、东庄头乡、东目口乡、夏庄乡、塔图乡。2000年,蔚县总人口为294176人。乡镇人口:城关镇64130,陆家村镇10962,牛村镇20614,上社镇11205,西演镇15021,孙家庄乡65438+。南楼乡13931,曹霞乡15439,任贤乡11527,东母口乡4906,东庄头乡4497,北下庄乡6929,塔图乡8408,滇池乡64。肖家会乡6286、梁家寨乡7233、北峪口乡3848、榆林坪乡2806、李庄乡3916、潘茜乡9037、南社乡4714、梁冬乡10151。(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2001年,蔚县撤乡并镇,原25镇调整为8镇6镇:原西岩镇、南社乡、梁冬乡合并。

县名的由来

西周时期有“五俗为郡”之说,但最早的郡名出现在春秋时期的山西。公元前594年,晋侯为“士赏瓜之郡”。公元前514年,晋国第六次清灭齐家,将其封地分为蔚县、耿阳、吴、土水、平陵、马首、祁县七郡。但是,此时的郡县仍然具有封地性质。直到秦朝统一全国,这些县才随着县制的完善,真正成为行政县的名称。蔚县是山西历史上最早的县名之一,也是当时晋国最北的县。其最早的地方长官于大夫名为于兵,治所在今阳曲县大禹镇。蔚县自西汉至西晋末仍有名气,北魏废弃。原来的治叫做大齐城。隋炀帝黄凯十六年(596),蔚县迁址于此,大业二年(606)再次撤销。后人称盂县为大盂城。大与城旧址位于今天阳曲县北部的大与城盆地,四面环山,没有缝隙。中部平坦如岩,地形如“碗”,故名。目前,老城遗址周围仍有“西校区”、“顺城街”等古地名和城墙遗迹。根据传说,在春夏之交,黎明时分,古城会会出现海市蜃楼般的景观。远远望去,晨雾中,“隐隐有城,皆备门。”有心穿的人,看不到它的形状,出来又会看到,日出烟消(《阳曲县志·碑》)。在当地人的眼里,大源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地方。606年,蔚县被废后,恢复于东原敌国郡。这一年,原邱县改为蔚县,县治现为蔚县。原邱县原是春秋时期古仇犹之地,在古代文献中也被作为仇、怨、仇之因,是白蒂的一支。春秋末期,晋国的清族积极向北扩张疆域。当时,智伯选择敌国作为攻击目标,但由于通往敌国的道路艰难,行军速度缓慢,很难进行突然袭击。后来,智伯想出了一个办法,把一口大钟和两辆豪车送给大王。贪图眼前利益的国王真的高兴了,动用大量人力扩建修路,为智伯做准备。这时,朝臣基考·曼直立即提醒国君:“智伯既贪婪又背信弃义,没有办法攻击我。当礼物送到时,他的军队肯定会跟着来。”大王不听劝告,于是红草藤枝只好逃回齐国。刚到齐国,就听到了智伯攻陷犹大国的消息。战国时与犹为敌的故国,称为原敌城,隶属于汉朝的赵国和盂县、上爱县。北魏为石爱郡。隋炀帝十六年(596),原邱县分封,大业二年(606),改名蔚县,一直延续至今。现在的蔚县也是春秋时期朱迪亚王国的旧址,城东北还有裘德城遗址。县城中心有一条名叫钟真街的街道,被称为古城坪。相传智伯送的大钟还埋在地下。

PS:其实都是百科上的。更多关于蔚县的信息可以在那里看到。

/view/10183.htm#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