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哪个大门任何官员都要下马跪拜,只有三种人可以通过?

说到历史上著名的城门建筑,你可能很快就会想到巴黎的凯旋门、北京的天安门和韩国的崇礼门。这些大门现在已经成为国家的象征,可以说是国家大门。目前,我们国家的国门是天安门,人们很自豪地提到其他国家。然而,在古代中国,有一个门比天安门更有名。任何经过的官员都要下马跪拜,只有三种人才能走过。

一个

中国最好的大门是“中华门”,它是明清时期中国的国门。这个“中华门”并不是今天南京现存的中华门,而是北京的中华门,但从世代来说,南京的中华门修建得更早。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命人修建了一座名为聚宝门的防御城门,坚不可摧。后来,明太祖朱迪迁都北京,并按照南京“聚宝门”的规格,在北京南部修建了一座更加宏伟的城门,史称“大明门”。

大明门自建成之日起,就被明朝开国皇帝朱迪视为国门。在等级森严的古代封建社会,人们被分为三个阶级。这个“大明门”既然是神圣的国门,自然不是一般人能够进入的。只有三种人能穿过它。哪三种人?第一种人是皇帝,最高统治者。皇帝平日若想出宫,必经此门,以示九五之贵族身份。第二种人是新婚皇后;第三种人是科举状元。

只有这三种人可以通过这个大门,其他人,哪怕是最大的官员,也不能跨半步。此外,由于“大明门”前有“下马碑”,所有骑马经过(不经过)大明门的官员和老百姓,都要下马,跪拜磕头,高呼“吾皇万岁”,才能上马。后来明朝灭亡,清朝建立。大明门也改名为大清门。虽然改了名字,但仍被清朝视为国门,明朝留下的规矩没有变。

到了民国,袁世凯当了大总统,也认为大清已死,这个“大清门”的名字要改了。袁世凯本想改成“大民门”和“大院门”,后来又觉得太俗太窄,最后大笔一挥就改成了“中华门”。这个霸气的名字得到了百姓的认可,就连南京的城门最后也改名为中华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满足建设规划要求,中华门面临拆除。几百年来,中华门在战火下巍然屹立,它的设计也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当时我国著名建筑师梁思成先生对中华门的遭遇非常痛心。甚至在死前,梁思成还念念不忘,把救不了中华门视为终生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