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日本的外交政策

二战后日本的外交政策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冷战前,冷战前半段。日本奉行以经济为中心的外交战略。

第二阶段是冷战结束前后,日本基于“政治大国”概念和“正常国家论”推行“国际国家”外交路线。

第三阶段,日本奉行基于“大国”政治诉求的战略外交和价值观外交。

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日本也从维护自身利益的角度来定位自己的外交战略,通过摆脱“战后体制”、承担“国际责任”和“价值观外交”来追求日本的对外战略目标,努力取得与日本经济实力相对应的政治大国地位,体现了要求独立外交的新特点。

扩展数据: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二战后70年:轨迹与趋势”国际研讨会近日在北京举行。在题为“日本二战后70年:外交轨迹与走向”的分论坛上,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外事办公室主任、研究员吕耀东总结分析了二战后日本外交政策三个阶段的变化。

吕耀东认为,外交是内政的延续,日本外交也深受内政及其外交决策机制的影响。正如日本学者五百旗头真在《二战后日本外交史》一书中所说,主导二战后日本的政治外交路线有三条:社会民主主义、经济中心主义和传统民族主义。

说明外交一定是日本国内政治需要的产物。本文认为,日本战后外交有其独特的发展路径和特点,经历了通过经济外交改变战败国形象、通过“亲美入亚”努力摆脱战后体制、实现“正常国家论”和“大国论”的政治诉求三个阶段。

吕耀东把日本战后的外交路线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冷战前,冷战前半段。日本奉行以经济为中心的外交战略。从日本在占领时期的外交准备来看,盟军总司令部单独占领日本后,日本总体上确立了依靠美国保护、回归国际社会和未来发展国力的“重建日本”的外交战略意图。

历史事实证明,这一外交战略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发挥。战后,日本主动发展日美关系,从美国获得了优厚的和平条件和安全保障措施。日本从日美基本轴线上获得的“外交便利”显而易见。

日本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推行吉田的经济外交。基于二战的惨败经验,日本决定与美国结盟,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建设上,这就是所谓的吉田主义。吉田路线不仅使日本经济在1952年恢复到战前水平,而且在1968年超越联邦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西方阵营第二大经济体。

日本的“经济中心主义”在重视经济的同时,也不排斥在国际交往中加强外交互动。日本“重返国际社会”和加入联合国相关组织的愿望也必须获得苏联作为常任理事国的最终同意。为了减少吉田政策对美国和日本安全的负面影响,鸠山一郎内阁于1956年建立了日苏外交关系,并成功加入联合国。

日本外务省于1957首次发布《外交蓝皮书》,确认了“外交三原则”,即联合国中心主义、与自由主义国家协调、坚持作为亚洲一员的立场。

20世纪70年代,随着日本国际经济地位的提升和经济大国地位的确立,日本外交路线转变为加强独立外交,努力参与主导亚洲事务。

日本在坚持日美同盟的前提下进入了独立外交的探索期,其基本特征是追求自主性和外交渠道的多样化。具体体现在加强自主外交以获得战略主动权和扩大国际社会的话语权,与中国实现邦交正常化,签订和平友好条约,提出福田主义,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交流。

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经济外交成为缓解其能源危机的重要手段,经济问题成为关系到日本国家安全战略的政治问题。

第二阶段是冷战结束前后,日本基于“政治大国”概念和“正常国家论”推行“国际国家”外交路线。

20世纪80年代,日本确立了“国际国家”的政治大国理念,努力在国际新秩序的构建中发挥主导作用,希望成为与其经济大国地位相称的参与国际事务的国际国家,经济优先的理念转变为经济与政治并重。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外交遍布全球,重点发展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加强与欧洲国家的关系,尤其是在将自己提升为日美欧三极之一,寻求欧洲对日本大国战略的支持。

冷战后,日本的国家发展观可分为两种立场:一是继续走经济中心路线,二是重视日美同盟,参与国际事务,走政治大国之路。

1995年8月15日“村山谈话”承认殖民和军国主义侵略并道歉,仍属于坚持和平主义的范畴,但这一官方立场最终屡次未能信守承诺,导致与邻国关系的不确定性。倾向于政治大国的“正常国家论”概念的出现,对日本的整体外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阶段,日本奉行基于“大国”政治诉求的战略外交和价值观外交。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日本从维护自身利益的角度定位自己的外交战略,通过摆脱“战后体制”、承担“国际责任”和“价值观外交”来追求日本的对外战略目标。

努力实现与日本经济实力和其他需要独立外交的新特点相对应的政治大国地位。强调制定对外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人民网-二战后日本外交政策的三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