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人写的,如何保证其真实性?
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这里有四个要素,缺一不可:一是系统阅读马克思主义基本著作;二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三是具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能够正确处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做到这四点并不容易,需要研究机构和学者自身长期不懈的努力。
第二,丰富的知识积累。历史是一门特别强调基础知识的学科。很多历史学家之所以大器晚成,是因为知识的积累需要时间,需要很长的时间。特别是对于一个想有很强创新能力,想成为历史学家的学者来说,要积累的知识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历史知识。这不仅是自己研究方向和领域的专业知识,如秦汉史、英国中世纪史等知识,也是整个历史研究领域的基础知识,如中国史、外国史、考古学等知识。二是历史以外的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知识。这种跨学科的知识是为历史学家搭建广阔的思维平台,形成历史学家广阔的学术视野的必要条件。三是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实践知识。这就要求历史学家不要把自己关在象牙塔里,与世隔绝,而是要关心现实,关心人类社会和自然现实的发展变化。古人云:“风雨声是读书声,声声相闻;家事国事,事事关心。”这是一个优良传统。了解和关注现实是历史学家研究历史不可或缺的动力和灵感来源,也是研究历史目的正确性的重要保证。
第三,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学家的工作是两方面的创新:一是发现和整理新的重要史实;第二是对重要问题的新的和令人信服的解释。这就要求历史学家具备以下基本素质:(1)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需要思路清晰,概念清晰,表达严谨,这是基本要求。目前我们的教育体系缺乏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系统训练。我们的一些青年学者在这方面有所欠缺,他们的言论和文字逻辑混乱。(2)联想能力强。历史的舞台无限广阔,历史现象之间的关系极其丰富复杂。没有联想的能力,就很难发现复杂事物之间的异同,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产生大量的灵感。知识面广是联想能力强的前提。(3)强烈的批判精神。在学习中,从来没有绝对的权威或绝对的正确,真理永远是相对的。因此,历史学家应该始终对任何现有的学术结论持批判态度,在吸收其正确合理成分的同时,寻找其不足之处。批判精神是历史学家打破思维和视野局限,树立独立和创新意识的前提。(4)创新意识强。这是学术研究最基本的意识,因为和科技发明一样,学术研究的本质和目的是创新。这个最基本最基本的认识,恰恰被一些人忽略了。目前有大量的重复性工作的学术产品。有些学者,甚至一辈子也没有取得一个真正创新的成果。(5)信息获取能力强。首先是能够利用各种手段,特别是现代发达的通讯媒体和电子网络手段来寻找信息。其次,与国内外学者交流的能力。这种学术交流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在日益国际化的21世纪,与外国学者交流的能力将是中国任何历史学科学者必备的能力。这两种能力都对历史学家的外语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应该说,熟练运用一门外语进行专业研究和学术交流,是任何未来历史学家的基本功之一;对于从事外国历史研究的历史学家来说,恐怕需要掌握一门以上的外语。
如果在以上五个方面加强对自身的培养和训练,一定会提高我们在历史研究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良好的学风。在学风方面,中国历史有优良传统。其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有以下几点:第一是勤奋。历史是一门聪明的学问,需要历史学家有非常睿智的头脑;历史也是一门“笨”学问,这就要求历史学家要有勤奋努力的精神,不仅要勤于思考,还要勤于动腿——到处找资料。很多时候,勤奋比智慧更重要。我们常常可以发现,一些优秀的历史文章,主要得益于作者“愚蠢”的查找资料的努力。第二是坚韧。我们都知道,坐冷板凳,而且一坐就是十年甚至一辈子,这个描述首先来自于历史学科。坚韧意味着甘于孤独,有时也意味着甘于贫穷。强硬是浮躁、急功近利、捞名逐利的对立面。坚韧意味着学者的崇高,意味着内心世界的丰富。第三是严谨。所谓严谨,就是实事求是,老老实实,一丝不苟。别人的相关成果要充分理解和认可,决不能埋没和掩盖,当然更不能为自己所盗。你自己的成绩应该是:每一句话都有理有据——绝不是空话或主观臆断;按照尽善尽美的要求——也就是有些历史学家提出了“竭泽而渔”的观点,找到了一切必要的、可利用的资料;实事求是——即尊重史料,不要为了阐述自己的观点而使用似是而非的史料或经不起推敲的史料。
以上观点主要是作者用来鼓励自己的。当然,我也希望获得其他年轻历史学家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