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红色革命史
巫山绵延数百英里,位于福建南部的小芸、诏安、平和三县交界处。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漳州和小芸文物调查队首次在五山发现哨岗、广播室、前哨报印刷厂等十余处旧址,文物100余件。省政府近日公布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巫山闽南革命根据地旧址成为近代唯一的重要历史遗迹。进入巫山,我弯下腰,爬进了一条由危岩和乱石堆砌而成的天然隧道,这就是闽南地委的“秘道”。行驶了大约1.6公里,来到了一座叫“工头里”的山。工头里,又名“石门雷”,是闽南地委总部,闽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集中地。到目前为止,在乌山上发现了现存的革命遗址,包括哨所、广播室、前哨报纸印刷厂、财务室、炊事室和县政府机关领导人卢导的住所。天然形成的洞穴,是革命先辈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和生活的地方。记者爬进“烹饪室”,看到留下的天然水缸,还有一泓清水;炉子下面有木炭和灰烬的痕迹。据闽粤革命文史记载,1928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和游击队在吴山开展活动,揭开了闽南革命历史的新篇章。1934年,卢生率红三团40余人挺进巫山,正式开辟巫山革命根据地。后来云和赵县县委重新成立,陆导任书记。从此,巫山革命的红旗在17没有落下。红军游击队播撒革命火种,坚持游击战争,粉碎了敌人的多次“围剿”,不仅保存了革命力量,而且壮大了队伍。抗日战争前,* * *发展了65,438,000多个支部,500多名党员。1945年,成立闽南地委,陆导任书记。194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闽南支队在巫山成立,大部分士兵来自巫山地区。在开展“第二战场”中,闽南支队支援了东北、华北、华东战场的战斗,配合解放军解放闽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