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我找一下调查报告的资料

潮汕地区的春节习俗

除夕

农历新年的最后一天叫除夕,潮汕习俗称之为“过年”。

除夕之前,人们忙着准备各种年货:买鸡鸭鱼肉;添加新衣服;新购买的家具和用具;买年画,春联等。特别想买橘子、青橄榄等水果,作为吉祥的象征,欢迎亲朋好友。过年前,男的要新理发,女的要“拉脸”。现在的女性大多都是理发美容。

农历12月24日是“神仙”上天述职的日子。从那天开始,家家户户都在打扫卫生,收拾东西和票据,这叫“捡”。

除夕前一两天,家家户户都在做各种年货。

除夕夜出门的家庭都要赶回家团聚。除夕夜,全家人围坐在火炉旁吃团圆饭。晚饭后,大人给孩子和他们的父母“压岁钱”。晚上,农家的水缸要盛满水,米缸要盛满米,灯不能灭,象征着“一岁有余”、“年年有余”的吉兆。

除夕守夜的习俗非常普遍。等待新年的到来,新年钟声响起,家家户户响起鞭炮声。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叫元日,是新年的头,春天的开始。在天堂的黎明,听到了炮声。家家户户厅堂里的大桌子上,红色的盘子里摆满了好运(就是橘子比橙子大,所以叫好运)、青橄榄和各种精致的糖果。门前张灯结彩,晚辈祝老一辈茶。这一天,大部分家庭应该吃素,至少早餐不吃肉。吃完早饭,大人小孩带着大吉到亲戚朋友家拜年,主客互致祝福,恭喜发财,添福。主人用大吉,槟榔(古代习俗敬槟榔,现在换成青橄榄),和* * *工夫茶招待你。客人赠送大吉,祝贺主人好运,主人要用大吉回赠,据说是回赠的美好愿望。

大年初一上午,许多舞狮班和英文歌曲队敲锣打鼓,到各村家家户户拜年,主人放鞭炮欢迎。也有手摇常青叶(俗称摇钱树)或手执书,贴在人家门上的“压岁钱成宝”等吉祥句子;或者那些吹唢呐,敲竹板,唱歌,造四句,说吉祥话挨家挨户拜年的,都是趁着要点钱。在初二和初三,农村城镇组织了许多文化活动来庆祝春节。除了搭起戏棚表演潮剧、山戏、皮影戏外,还有大锣大鼓队、虎狮队、英文歌队、舞龙队在沿街村落行进表演。还有电影,球类,书画展,灯谜等等。白天黑夜,人们蜂拥而至,尽情游览观赏,一派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

吃团圆饭

家家户户的房子全部装扮一新后,除夕将至。于是,家庭主妇们忙着准备一年中最丰盛、最有意义的团圆饭。团圆饭,顾名思义,就是过年的时候一家人聚在一起聚餐,连已故的祖先也不会忘记。所以,做好团圆饭后,家家户户都要先“拜老公”(祭祖)。祭祀祖先时,要将代表祖先的香炉从神龛上取下,放在祭坛上,然后焚香祈祷,请祖先用餐。然后老少依次跪拜,充分展现了潮人的传统美德,谨慎到底,追求远方,一切美德孝顺为先。祭祀结束后,祭祖的食物被重新加热,大厅里摆了一大桌,全家人围了上来。这是每个家庭团聚的美好时刻。不管平时一家人相隔多远,或者平时有多少青春痘,这时候也要谈笑风生,不能说什么伤心的话,也不能吵闹。

晚饭后,家庭主妇们忙着收拾桌子,于是一场大扫除活动开始了。这一次,我们不用太在意清洁,只是为了清洁。不像年底那次,要刷松枝草。然后他在炉子里生了火,开始准备明天祭祀上帝的供品——素食。素菜种类很多,有芋头、红薯、大枣、花生、芋头、红薯等。素菜的所有材料都应该在中午准备好并晾干。炒素菜的时候,火好了就放铁锅,注入大量花生油。当油烧开后,将这些材料与粉浆混合放入锅中,它会在油锅中发出吱吱声和气泡。烹饪时,黄澄澄尤其诱人。这时候如果家里有客人,女主人会奉上一盘刚炒好的素菜,再泡上醇香的工夫茶,让你品尝美味的潮汕小吃。

发压岁钱

发压岁钱是潮汕春节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长辈要给晚辈钱,能挣钱的也要给长辈寄钱。钱不能直接送去等一段时间,要装在盈利包里或者红纸包里看。这就是俗称的“压腹压腰”,意思是从年初到年底,口袋里都会装满现实和财富。特别有意思的是,孩子睡觉的时候,他的父母会在他的肚子口袋里放一张大钞票,醒来后再拿回来。

新年快乐,送大橘子

拜年,又称“拜”。初一的凌晨,人们起床穿上新衣服,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祭奠自己。往往是晚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把期望给晚辈。早饭后,他们每个人都给亲戚朋友拜年。潮汕俗话说“初一初二有拜年之意,初三初四无意拜年。”都说越早拜年,越能看出它的诚意。所以有的人起床后马上去给亲戚朋友拜年,回来后才吃饭。

不管人家带多少礼物,大橘子(潮州橘子)是少不了的。大橘取其谐音“大吉”,取多取少无所谓,但不能是奇数。拜年的人进了亲戚朋友的门,要看着不同的人,说不同的问候语。对老人说一句“新年好”“寿比南山”,他们会龇牙咧嘴。对于有工作的,说“工作顺利”“新的一年进步”,听的人会很愉悦;如果你是商务人士,你听到最多的就是“新年大赚”、“发财利市”;如果孩子在读书,最希望的就是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进步,取得优异的成绩。给他们发这个问候,他们会对你很友好的。落座后,主人会泡著名的潮汕工夫茶招待客人。临走前,主人会在受礼人的礼物中留下两个橘子,然后拿出自己的橘子进行交换,以求给对方带来好运。幽默的人出门拜年,往往只在裤兜里放两个橘子。拜年后,那两个橘子还在他的裤兜里。因此,好心人把年初的拜年称为“换橙运动”。

(指人)回到原籍或原单位

正月初二、初三,出嫁的女儿们回娘家,和丈夫、孩子一起拜年。女儿回娘家,必有一大包饼干糖果,由母亲分发给左邻右舍,如同过年的情景。如果家里有很多女儿,而这些女儿没有在同一天回来,那么我们就必须一次分享一个。礼物挺薄的,就四块饼干。但却体现了浓浓的亲情,真正的“礼轻情意重”,表达了姑娘对乡亲们的思念。女孩子回家,如果家里有外甥,姨妈又要出钱。虽然她在大年初一给了压岁钱,但这一次有了不同的意义。这种习俗被潮汕人称为“吃宵夜”。顾名思义,只是午饭,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潮汕地区的春节禁忌

因为正月是一年的开始,潮汕人往往将其视为新年吉凶的标志,所以新年期间有很多“禁忌”。语言方面,凡是“破”、“坏”、“无”、“死”、“光”、“鬼”、“杀”、“病”、“痛”、“穷”等不吉利的词,都是忌讳说的。还要避免婴儿啼哭,因为啼哭是“不中头奖”,预示着疾病和凶灾。所以,即使这一天孩子遇到了麻烦,也不要打,不要训斥,免得哭个没完。行为方面,端杯、端盘、端碗、端碟要格外小心,不能打碎。当你不小心打破它们时,取水只是一种形式。禁止扫地的习俗正逐渐被消除,因为春节期间燃放鞭炮,人来人往,地上有大量的纸屑和垃圾。不清洗真的很害人。所以从讲究卫生开始,很多年轻人对这些传统的禁忌习俗并不是很讲究。

这一天不允许债权人前来讨债,因为人们认为这一天对借贷双方都不吉利。也要避免从别人口袋里拿东西。人们认为正月初一把口袋掏出来,可能会导致一年被“掏空”的危险。

避免死人和葬礼,因为会给家庭带来厄运。同时,不要在这一天理发,因为人们总是在这一天把理发和葬礼联系在一起。这一天,甚至禁止杀生。杀戮被认为会导致刀灾、兵灾、血灾等灾难。但是,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为了快速的食欲而毫无顾忌的去吃新鲜的食物。

饮食方面,这一天严禁吃药。否则认为会导致常年生病,不断吃药。初一早餐不吃肉有几种方法:一种是这顿饭吃得快,作用等于一年;另一个比喻勤俭持家,不铺张浪费。

西江船屋春节习俗

在粤西北西江肇庆段的“小三峡”水面上,仍有一些以船为家的“船家”。这些渔民中的一些人世世代代住在船上。大部分在船上做饭,大部分还是烧柴火。渔民还喜欢种植红薯、油菜、洋葱、蒜苗等。在河岸的空地上补贴他们的生活。

春节过后,渔民们在他们的住处挂上了写有吉祥祝愿的红色横幅。他们喜欢在船头贴上“一路顺风”,在船舱贴上“一切顺利”、“岁岁平安”,还有独特的金钱剪纸图案的“红钱”。此外,他们还要在船头放鞭炮,先祭拜祖先,在岸上拜神灵,保佑平安幸福。祭品主要有腐竹(福禄)、芹菜(勤劳)、大葱(聪明)、生菜(富贵)、橘子(吉祥)、苹果(平安)、马蹄铁、箭头(均生育子女)等。

湛江的春节

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春节是民间最隆重、最丰富的传统节日,但湛江的春节也有地方特色。一般来说,农村从准备到春节结束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从农历十二月中旬开始准备,包括装修房屋,购置家具,添置新衣,采购各种年货。年货有蔗糖、糯米、年画、对联、糖果、饼干、鞭炮,一年赚的钱大部分都用来过年了。

2008年的29号或者30号,最热闹的场景就是杀猪,池塘抓鱼,赶年夜饭,男女老少一起出动。晚上,家家户户都贴出了“年红”,既有年画,也有传统的“门神”。大多数对联都与财富等有关。军属烈士家属在大门口张贴民政部门颁发的“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的对联,厨房、猪、鸡摊张贴“吃饱饭”、“六畜兴旺”。团圆饭后,是压岁钱。12: 00,家家户户鞭炮齐鸣,辞旧迎新。

大年初一,农村普遍流行三大禁忌:不杀生,不倒水,不扫地。一些农村地区仍然习惯禁食。大年初二,我开始走亲访友。你来,我就走。这一时期,大部分村镇都有舞狮、游魂、游行、大戏、武术表演、球类运动,各种民俗活动持续半个多月。

-

相关连接:

各地春节习俗-陕西

各地春节习俗-香港

各地春节习俗-广西

各地春节习俗-湖南

各地春节习俗-河南

各地春节习俗-福建

各地春节习俗-江苏

各地春节习俗——辽宁、吉林、黑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