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曾巩对大明湖进行了什么改造?

北宋时期,大明湖开始得到修复,尤其是在曾巩认识周琦期间。为了防洪,进行了筑堤、排水、挖渠等水利工程,大明湖基本成型。

曾巩·滋滋古,江西南丰人,在宋神宗熙宁时期被任命为周琦的周知,任期两年。在任期间,他考察了济南的地理情况,系统地治理了大明湖的水域。

首先,为了整治大明湖,在其北面修建了北水门。因泉水汇流,从北水门排出,故名“汇波门”。该门可供行人通行,故又称“汇博桥”。

城门的大小和样式与一般的古代城门相似,不同的是城门不是道路而是水路。门口北面有水闸,把城内积水排出,维持水位平衡,防止城外积水回流城内,从根本上解决城北的水患问题。大明湖雨季之所以不涨,与北水门水量调节有关。

然后在水门上建起了“慧博楼”,七间房,两层楼宽,翼角悬山,栩栩如生的吻兽,铿锵的风铃。四周白杨环绕,如星辰捧月。该楼建成后,元代散曲大师张曾为其题词“济南是建得最好的地方,但邓子楼是最好的”,并吟诵了《邓慧波楼》一诗赞美这里的景色:

爬哪里都不会穷,塔倚风半天。飞鸟云中飞,人在万千画中。风景夸春旷野,古人皆梦水空。浓妆轻抹诗意,独西湖未必公!

如果晚上爬上楼,可以看到另一种奇妙的景色,向南眺望,在南风寺,在龚燕的戏台上,钟楼飞起,柏树枝桠,柳树挂在庭院里,竹林修成。

院南满是荷花红,远处波光粼粼,斜阳照耀,晚霞流光溢彩。被誉为“海浪的晚霞”,是古代济南八景之一。

二是修建百花堤。据考,曾巩在大明湖东部修建了一条贯穿南北的百花堤,将湖水一分为二,是人们从南岸爬上北岸亭台楼阁的捷径。古代的“里水皮”在曾巩的诗中被称为“西湖”,而百花堤以东的湖被称为“东湖”。

此外,曾巩还修建了朱蓓亭、环波亭、百花台、水香亭、芙蓉台等亭台楼阁,并在大明湖周边修建了罗源、芙蓉、百花、水西、湖西、惠波、北池等七座桥梁,是大明湖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