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题:城市建设应该主要借鉴传统文化。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今,文化不仅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核心力量。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体现。在城市建设中,合理吸收和利用历史传统文化是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城市建设需要尊重历史和传统文化。

历史传统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一个城市的魅力不在于它有多少高楼,而在于它的历史文化底蕴。自诞生以来,城市就被打上了自己的历史、传统和地域文化的烙印。历史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身份的象征,是其对外形象的重要体现。它具有鲜明的历史、地方和民族特色,这决定了它独特的文化内涵。

历史传统文化是日积月累的,是一个城市的灵魂。那些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建筑或古迹,还有工艺品、戏剧、服饰、民俗等等。具有浓郁的地方和民族特色,构成现代城市发展的基础,为现代城市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从历史传统文化中寻找城市文化的特质,将其魅力融入城市设计的每一个整体和细节,通过传统文化的符号,构建城市空间的和谐,表达城市的文化形态,从而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一个城市的文化特色决定了一个城市的吸引力。越是鲜明的特色,越能赢得世人的青睐。因此,一个城市不仅要有时代气息,还要注重历史传统文化的传承。

历史传统文化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文化被誉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是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均衡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比如Xi安、杭、苏杭等国内历史文化资源相对丰富的城市,也是经济社会相对发达的城市,历史传统文化贡献巨大。西方发达国家意大利以古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庞贝的历史文化为基础发展旅游业,成为意大利政府重要的经济来源。游客数量接近全国总人口的一半,旅游收入占全国财政的1/3以上。

目前,全国各地都掀起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我们为自己拥有多少“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自豪。一些城市以“历史文化名城”为名片大力宣传,“名人故里”、“历史主题公园”层出不穷。许多城市将传统文化发展成旅游景点、时尚消费品和文化标签。“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也成为很多地方或企业推动经济发展的手段。但是,如何真正走好“文化”这步棋,显然很多地方需要更多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城市是传承历史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从城市发展的历史来看,城市一直是历史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者。如罗马、雅典、巴黎、伦敦等城市,很好地反映了我们民族的历史和传统文化。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自然条件和民风民俗各不相同。故宫博物院、颐和园、苏州园林、布达拉宫等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和传统文化的大型公共建筑,以及Xi安的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苏州博物馆、步行街、雁塔广场等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尤其是苏州博物馆,将中国文化与现代材料、技术和表现形式充分融合,重新诠释中国古典园林,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理念完美结合。

海南的城市建设要特别注重历史和传统文化。

海南位于新疆南部,环境独特。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有着独特的城市文化。

以省会海口为例。海口镇是海南省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遗迹丰富。据现存旧书记载,府城作为琼州首府,始建于北宋开宝五年(公元972年)。到了明代,海南的文化达到了顶峰。明朝开始大规模扩建府城。当时的琼州不比今天的平遥、荆州、泉州逊色。市内有创建于宋四年(公元1044)的琼州龚雪和创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的琼台书院。循着历史的足迹,我们还可以找到鼓楼、夫子庙、朱雅易学馆、学士尚书房、城隍庙、文庄路、刺绣作坊、曹亚巷、铁西巷、邱浚故居、海瑞故居、武功庙。但由于长期忽视历史传统文化的传承,目前文化遗存破坏严重,有的只是遗迹,有的破旧严重。

有五条老街,分别是艾博路、中山路、新华北路、德胜沙路、解放路,这也是海南城市建设中比较突出的地方。最早的骑楼建于1849,大多是上世纪初从南洋回来的华侨参照当时南洋的建筑风格建造的。骑楼建筑既有浓厚的中国古代传统建筑风格,又有南洋文化的建筑和装饰风格,成为当时城市建筑的地域特色。2009年6月,骑楼老街被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但遗憾的是,如今,老骑楼给游客的印象只是几条拥挤、嘈杂、破败的老街。

城市发展越来越现代化,但城市建设的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城市的历史记忆和城市民俗生活方式,却离我们越来越远,尤其是本应具有传承历史传统文化积极力量的大型公共建筑,在历史文化传承上严重缺失。

对海南城市建设的几点建议

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海南如何将城市建设和文化传承统一起来,既有效保护遗产、传承历史文化,又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已成为国际旅游岛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因此,作者建议:

(一)在城市新区规划建设过程中,要注意体现传统文化特色,特别是大型公共建筑的规划建设。

相比地理因素和经济因素,传统文化更能体现一个城市的吸引力。例如,当提到北京时,人们首先会想到故宫和天安门广场。说到苏州,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苏州园林;说到海口,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街机。2010 10 10月30日,耗资2000多万元修缮的广州城隍庙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城隍庙的修复囊括了岭南建筑的主要经典技法,包括三雕(木雕、砖雕、石雕)、二雕(灰雕、陶塑)、一彩(壁画),集合了岭南建筑的所有元素。

面对全球文化和文化趋同的挑战,传承历史传统文化已成为城市建设中不可回避的现实,尤其是大型公共建筑。规划建设时,一定要充分了解当地的环境、气候、民族、风俗习惯、古建筑特点等。,从中寻求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创作灵感,从而建造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和谐统一的精品建筑。比如世博会中国馆,就是历史、传统文化和现代建筑完美结合的典范。

(二)在旧城的规划和建设中,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我们必须保护、继承和发扬城市中宝贵的历史文化和民族传统精华。因此,在老城区的规划建设中,要加强老城区传统建筑的日常修缮,完善必要的基础设施;要在重要文化遗址周边设立保护区和缓冲区,严格控制建筑高度和密度,保护原有城市形态;要尊重城市原有的路网布局,保留代表一定时期、具有历史价值的传统街道肌理;必须坚持在保护的前提下利用,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要避免盲目推倒具有历史传统文化内涵的旧城区,避免新城区的繁荣与旧城区的衰落之间的不和谐。

保护历史传统文化和发展现代经济,保护旧城区和发展新城区是完全可以统一的。千年古城苏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为了保护古城,苏州实行保护古城、开发新区的方式。古城500多家工厂迁出市区,人口疏散;严格控制建筑高度和密度,改造开放古代园林和街道,使古城风貌得到部分恢复和延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与此同时,古城以西的新城区和古城以东的工业园区也发展迅速。

(三)城市规划建设要坚持法治,方案评审要阳光透明,同时加强规划建设的监督管理。

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建筑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体现。建筑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了人类各个历史阶段的文化水平,以及对未来的理想、追求和向往。因此,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尊重公众对城市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受益权,坚持城市规划建设方案的阳光化、透明化;坚持城市建设法制化,加强规划建设监督管理;让传统文化融入生活和社会发展,树立海南独特文化魅力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形象。充分发挥文化的巨大作用,为海南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在城市形象宣传、文化教育、生态建设、和谐人居中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