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历史文化

芜湖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繁昌县的“人字洞”是古代人类考古的重要发现。古代人类制造的石器、骨器和各种哺乳动物化石的年代在200万年至250万年之间,这将人类在亚洲的活动历史追溯到40万年至50万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繁昌柯家村古窑址、繁昌平铺乡“万牛墩”、南陵吴越土墩墓、南陵大宫山铜矿遗址等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诗经》开篇诗关雎唱:关雎鸠在河洲。美丽贤惠的女人是绅士的好配偶。诗中的雉鸠是一种水鸟,也叫鸠鸟。

芜湖古称九子,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2500年。汉武帝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09年,芜湖以湖草众多而闻名。历史上,芜湖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相当发达。南唐时有“塔柱”和“千烟花”。南宋以后,尤其是元朝,芜湖已经是一个繁华的市镇。从明代开始,逐渐成为长江下游重要的商埠。

像上浆和染色这样的手工艺品远近闻名。明代宋撰《天工》,有“织造优于松江(上海),浆染优于芜湖”之说,形成了规模宏大的浆染作坊,被称为“芜湖巨店”。

1876年,中英签订的《烟台条约》把芜湖和浙江温州等四个城市变成通商口岸。这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不仅给芜湖的国民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造成了畸形发展,也打开了芜湖对外开放的大门。1918芜湖海关的进出口值达到了当年全国对外贸易的3.5%,是长江流域的通商口岸之一。

以芜湖和上海为起点和终点的武神运河,将芜湖与江苏、无锡、南京、杭州等地的经济、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清代芜湖形成了广阔的米市,与无锡、长沙、九江并称中国四大米市。

芜湖开埠后,大量西方货物通过芜湖销往大陆,大量外国商号、公司进入芜湖。同时,先进科学技术的传播也刺激了芜湖近代工业的发展。展览。安徽省最早的民族工业是在芜湖建立的。1883芜湖架设有线电报线,是全省最早使用电报的城市。

1897年投产的义新(机械磨)米粉公司,是当时全国第一家。上世纪30年代,民航也开通了飞往上海和武汉的航班。进入20世纪后,芜湖的工商业发展到100多种,商家达五六千家,成为安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和长江流域的经济中心之一。

由于历史的传承、文化的多元、开放和包容,五湖四海兼收并蓄,芜湖人有着强烈的开放和创新意识。改革开放初期,芜湖的“傻子瓜子”被邓小平先生三次提及,被誉为中国民营经济的“报春花”。

上世纪90年代,芜湖成为国家沿江开放城市。在芜湖,我们长期弘扬“崇尚创新、宽容失败、支持创业、鼓励创新”的创新文化,鼓励和支持“能人创业、普通人创业、干部创业”。开放、诚信、务实、创新成为芜湖人的精神,引领芜湖大步向前。

扩展数据

芜湖四月解放,1949。几十年来,在中国的领导和全市人民的努力下,芜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畸形消费城市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新城市。

人民网-历史文化概述

人民网-芜湖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