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欢一些关于历史的书,但是成绩一般怎么办?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家长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孩子每天晚上肯定会抱着一本书睡觉;早上起来,我也会拿着一本书坐在床上;上厕所,看看书;如果去外面玩,也会带一本书。他们那么执着于书本,语文成绩却没有提高。作为父母应该做哪些反思?
以下是一些建议供你参考:
一,引导阅读内容
许多孩子喜欢读故事书,因为故事书很吸引人。他们可以像吃快餐一样粗略而广泛地阅读它们,阅读一个故事情节并开怀大笑。没有对精读的深入思考、分析和理解,没有对单词和句子的仔细阅读和记忆积累。所以家长在孩子选书的时候一定要给一些指导和建议。在帮孩子选书的时候,一定要思考“这本书能给孩子带来什么?”或者说我希望通过这本书带给孩子什么?“父母最好心中有一个大致的计划和目标。建议家长从文学(包括各种故事、传说)、科普、哲学三个角度给孩子买书,必要的参考书除外。
第二,引导阅读方法。
语文成绩好的孩子一定喜欢读书,但是喜欢读书的孩子不一定语文好。为什么?关键是看怎么读。是高效阅读还是低效阅读?闲暇时读书,一目了然的阅读是论述,是低效的阅读;只有当你真正认真学习时,才是有效的阅读。你可以在阅读前猜测,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后感悟,甚至对一句话、一个词、一个标点符号反复质疑、反复琢磨,最终在写作中获得感悟。这样的阅读才是有效的阅读。
单纯阅读是不够的。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文笔”。读书要用眼、心、手。在引导孩子阅读时,要要求孩子“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时做好读书笔记,以增强阅读的效果。同时,我们应该教孩子如何写读书笔记:
1.摘录原文。摘抄阅读中的好词好句,加强语言积累,丰富写作素材。
2.大纲摘录。要求学生写出所读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各部分的大意,培养学生的概括和总结能力。
3.写一篇评论。阅读时,引导学生表达阅读感受,对文中人物、事件、语言进行评价,并记录下来。久而久之,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表达观点的能力和及时表达感受的能力。
第三,培养孩子的语感
对一个人语言能力的评价取决于他的语感,因为语感最大程度上融合了听、说、读、写。我国当代语文教育大师叶圣陶先生说:“我认为文学语言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即敏锐的语文感。”语文教育大师吕叔湘先生也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全方位地培养孩子的语感。”现在的语文考试很大程度上也是考察孩子的语感。比如阅读理解和写作都是对语感的考验。通常孩子的演讲或作文语言不流利,大多是由于缺乏语感或语感不准确造成的。大量的阅读对语感的培养很有帮助,但是语感是很难被感受到的,不会一蹴而就。只有不断地阅读,才能形成良好的语感。
另外,你孩子的语文成绩不高,不代表她语文不好。她那么喜欢读书,将来一定会在文学上有很深的造诣。考试成绩的提高也需要老师对孩子的答题技巧给予指导。相信通过各种努力,孩子一定会达到读书促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