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戏的历史渊源

甬剧,原名“谭可”,是宁波的一滩泉水。它起源于浙江宁波,流行于浙东和上海。它和浙江的姚剧、虎剧一样,都属于探春剧种。关于戏剧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由宁波田头山歌和花灯曲调融合发展而来,另一种是一些甬剧老艺术家认为“相声”是宁波乱弹的总汇。

甬剧是最早在上海演唱的外国剧种之一。清光绪六年(1880),吴世来、杜等宁波相声艺人(业余艺人)应茶馆老板、王的邀请来沪,在小东门凤凰台、白鹤台等茶馆演唱。因为早在清乾隆、嘉庆年间(1736 ~ 1820),就有大量宁波市民来上海经商。嘉庆三年(1798),沪上甬旅会在上海程响北门购置了30多亩土地,建有五排正厅的四明办事处。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上海开埠。当时的上海知府蓝伟文是宁波定海人,宁波人在上海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这是甬剧早期进入上海的背景。川客进入上海后,随着唱腔艺术的丰富和发展,经历了宁波滩泉、四明戏、改良甬剧、新甬剧等几个阶段,形成了独特的能满足观众审美要求的艺术风格。

早期的剧多为短剧,如《借斗篷》、《绣荷包》、《拉兰花》、《卖馄饨》、《秋香送茶》、《双发落》等。,主要表现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伴奏比较简单,以一锣一板为主。随着观众欣赏要求的提高和演出市场的激烈竞争,宁波海滩春在演出剧目、演唱与伴奏、舞台美术、化妆等方面都有了丰富和发展。特别是20世纪20年代前后,浙江舟山女艺人小、小等来沪演出,金、金、傅、陆等女艺人先后在新新、永安、福安戏场演出。宁波沙滩春天进行男女合拍,事业进一步丰富。这一阶段,沙滩春晚班级俱乐部发展迅速,最多时达到20家。

《宁波谈春》在上海演出期间,因剪辑内容触及当时弊端,引起租界工部不满,演出被禁。被疏浚后,被迫改名为“四明戏”“邕江古乐”。但进入30年代后,国民党政府以“四明戏内容淫秽下流”为由,禁止其在上海教育局演出。1936年8月,上海市娱乐协会将“四明戏”更名为“改良永戏”。此后,一些雍戏艺人受到其兄弟剧种艺术改进的影响。为拓展永戏剧目题材,丰富曲调,他们竞相聘请文明戏曲演员担任编导,编创并上演时装剧。1939年,金邀请《文明戏》导演叶鄂乔担任编剧,在中南宾馆演出京剧《清风亭》改编的《天张达集宝》,并使用布景和灯光,获得成功。后来,许多戏剧移植自文明剧,如《啼笑皆非》、《三县审判》、《杨乃武》等。以及重新编辑的金和孤女之魂。

随着剧目题材的拓展,曲调也得到丰富和发展。除了以滩泉为基本调外,还有相思、一片布、无边河红、四大景等。民国31 (1942)年,演唱《四明玄卷》的艺人何贤敏参加了恒雅剧院的《改良永戏》演出,自编自导自演了《花姐姐》等一些新戏,开创了庄青戏向适合旗袍戏过渡的顶点。他与徐凤仙一起探索了甬剧音乐的改革,强化了甬剧唱腔的旋律,将旧的26和弦基本调改为新的52和弦基本调,使甬剧音乐更加抒情,受到广大甬剧艺术家的欢迎和广泛使用,为后来创作甬剧“柔板”唱腔奠定了基础。上海5月解放,1949。广大甬剧艺人怀着强烈的翻身意识,积极投身于戏曲的新天地。、王保运、周廷福、邱等主要演员和导演参加了市文化部门举办的戏剧学习班,学习中央制定的方针政策。5438年6月+同年10月,张秀英正式将他的张家班改名为利群勇剧团。这是上海第一个民间专业甬剧团。

次年4月,雍戏改良协会成立。5438年6月+10月,协会创办了正风永戏研究会,培养了24名演员,壮大了永戏队伍。1951年8月,金剧团(成立于1950年)重新编创演出了《金》全书,以新的基音为主要演唱声部,并在伴奏中加入了一些西洋乐器以增强表现力,受到观众的欢迎。在随后的几年里,表演团体不时被重组和合并。1955年,徐凤仙、何贤敏退出《盛丰》,加入紫罗兰翼剧团,壮大了紫罗兰的表演力量。

1958期间,上海整顿文艺队伍,甬剧团大调整。部分剧团支援外省,留在上海的艺术力量被调整充实到紫凤勇剧团。由于艺术实力的加强,传统戏剧如《半把剪刀》、《两个玉蝉》、《要下雨了》、《妈妈要嫁人了》等相继上演,现代戏剧有《贵人》、《东风吹春》等。

金勇勇剧团非常重视剧团的素质建设。除了在各剧院演出,每年还坚持深入工厂、农村、部队2到3个月。1958下半年,剧团在浙东巡回演出,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和好评。上海文汇报也发表了题为《浙东进军》的长文,报道他们的先进事迹。1960年,剧团被评为上海市文教协会先进集体,主要演员、团长何先民也被评为市先进工作者。

1962年3月,剧团首次应邀来京演出《半》、《双》、《天》三部戏,引起了首都文艺界的关注。演出中,中宣部、文化部、全国戏剧家协会领导周扬、、徐平玉、马、刘厚生先后观看演出,剧评家纷纷点赞。上海《文汇报》发表社论《学习紫罗兰风格的榜样》。

紫罗兰非常重视培养接班人。1960年,静安区戏曲学校成立永戏班,由副班长张秀英和一批主要演员亲自授课

这一阶段既是紫风和甬剧团的黄金时代,也是甬剧近200年发展史上的高峰。

65438年到0966年“文革”开始,主要演职人员被“批判”,何宪民被迫害致死。剧团于6月1972解散,员工转岗。

1976江青反革命集团粉碎后,何献民等人的冤案得到彻底平反。但剧团在文革中遭到严重摧残,最后由于演员参差不齐、人员老化等原因无法恢复。尽管如此,邕剧艺人的专业素养依然如故。1980年,徐凤仙、等组织业余甬剧团在黄浦区文化馆演出《半剪子》等传统剧目;当年,与范赴浙江宁波培训甬剧新人,为宁波甬剧团的恢复出力。1983年3月,等人参加“两省一市谭春戏研讨会”,赴港演出1987。1991年10年,刘中心、范在静安区文化系统老人节表演《生日蛋糕》,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2008年,邕剧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加强保护,2011在宁波成立了甬剧学习中心,2013建成了甬剧微型博物馆,收藏了珍贵的文史资料。宁波市政府及主管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市财政每年拨付200万元专项保护资金,用于甬剧的日常保护。2012传承学习中心启动甬剧老艺术家抢救保护工程。通过走访健在的老艺人,收集了唱片、剧本、剧照等一批珍贵的实物资料,其中包括在戏曲舞台上消失多年的《雍剧传统剧目七十二首》。《雍剧七十二变》是雍剧的早期剧目,曾流传甚广,但因种种原因而从舞台上消失。2013年,当地政府根据收集到的资料,主要整理了《拉兰花》等四部小戏,并邀请幸存的雍戏老艺术家出来登台献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