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元宵节有关的民间故事
与元宵节有关的民间故事。农历正月十五被称为元宵节,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元宵节期间有许多民间故事。让我们来看看与元宵节相关的民间故事。
与元宵节相关的民间故事1 1
相传汉武帝有一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为人善良风趣。有一年冬天,下了好几天大雪,东方朔去御花园为武帝折梅花。一进园门,就发现一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自尽。东方朔冲上前去帮忙,问她为什么要自杀。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父母和一个妹妹。自从入宫后,她再也没有见过家人。每年春天来临时,我都会比平时更想念家人。感觉自己不能孝顺父母,还不如去死。东方朔对她的遭遇深表同情,并向她保证会努力让她与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离开皇宫,在长安街上设立了一个占卜亭。很多人都争着找他占卜。没想到,大家要的是“正月十六会烧死我们”的签名。顿时,长安城内一片恐慌。人们一直在寻求解决这场灾难的方法,东方朔说:“在正月十三的晚上,火神将派一位红衣女神来拜访地球。她就是下令火烧长安的使者。我把转录的歌词给你,让今天的皇帝能想到什么。”说完,便扔下一根红柱子扬长而去。老百姓捡起红帖,赶紧送到宫里报告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上面写着:“长安正在抢,内廷正在被火烧,火烧了十五天,宵夜红了。”他非常害怕,赶紧邀请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想了一会儿,说:“我听说火神喜欢吃汤圆。宫里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到了十五晚上,元宵可以包饺子,烧香供奉很久,并且命令京都的家家户户一起包饺子,一起拜火神。然后告诉臣民十五晚上一起挂灯,全城放鞭炮放烟花,好像全城都是火,好让玉帝上当。“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夜进城观灯,以消灾解难。梁武帝听后非常高兴,于是命令他按照东方朔的方法去做。
正月十五,长安城内张灯结彩,五彩缤纷,游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看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讶地大叫:“元宵!元宵!”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经过如此忙碌的一夜,长安平安无事。汉武帝喜出望外,下令每年正月十五都要为火神做汤圆,正月十五全城张灯结彩,燃放烟花。因为元宵做的饺子最好吃,所以人们称之为元宵,这一天被称为元宵节。
第二条
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在汉代,人们在农村田间持火把驱赶昆虫和野兽,希望减少害虫,祈求丰收。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仍然在正月十五用芦苇或树枝做火把,成群结队地高高举在田野或晒谷场上跳舞。隋唐两宋以来,如火如荼。数万人参加了载歌载舞,从昏到暗。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它仍然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火把也逐渐变成了彩灯。自中唐以来,元宵节在中国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狂欢节,因此元宵节是最彻底和最典型的传统节日。在大多数地方,元宵节习俗包括吃元宵,看灯笼和解决灯笼上的谜语,以及击鼓,舞龙和舞狮,但也有南北独特的习俗。
第三条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到处都有很多凶猛的鸟兽,伤害人畜,所以人们组织起来打它们。一只神鸟因迷路而降落地球,却意外被一名毫无防备的猎人射杀。天帝得知后非常生气。他马上下旨,命令天兵在正月十五放火烧了地,把所有的人畜财物都烧了。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她不忍心看着百姓无辜受苦,于是冒着生命危险,偷偷把湘云赶到人间告诉人们这个消息。人们听到这个消息时,犹如头顶上的一记霹雳,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很久,一位老人想出了一个主意。他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家家户户都装饰房屋,放鞭炮,放烟花。这样天帝就会认为人被烧死了。”大家点头说好,就准备分头走了。正月十五的晚上,皇帝往下看,发现连续三个晚上,世界都是红色的,噪音震耳欲聋。他以为是大火的火焰,心里乐坏了。这样,人们挽救了他们的生命和财产。为了纪念这一成功,每家每户都在正月十五挂灯笼,放烟花来纪念这一天。
与元宵节有关的民间故事2传说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了纪念平陆而设立的。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的儿子刘婴做了汉惠帝。汉惠帝死后,独揽朝政,把刘的世界变成了鲁的世界。朝中老臣和刘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的残忍,不敢声张。
吕后死后,朱吕一直处于焦虑状态,害怕受到伤害和排挤。于是,他们在天下将军的家中秘密集结,密谋作乱,以便彻底夺取刘的江山。这件事传到了刘氏宗室的国王刘向的耳中。为了保卫刘的江山,刘向决定与朱吕作战,并与和开国元老取得联系,图谋举。“朱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谋反后,群臣拥立刘邦的第四子刘恒为汉文帝。文帝深为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繁荣所折服,将平定“朱禄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的日子,京城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庆祝。从那以后,正月十五就成了一个流行的民间节日——“元宵节”。
汉武帝时期,“太乙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万物的神。据说,当司马迁创立“太初历法”时,元宵节就被确定为一个重大节日。
莆田地区的元宵习俗和地方习俗;
在莆田,元宵节庆祝春节。一个月来,不同的村、不同的姓,每天都有不同形式的元宵节,活动丰富多彩。某村元宵节,会有宫社摆素菜,设“宴桌”,堆糕点水果,立橘塔,村民抬菩萨像。
家家户户厅堂摆设香案,焚香放炮,转“贡银”,烧柴火,祈求来年生活更加富足。晚上彻夜未眠,打灯笼游泳,荡棕桥,跳火舞,舞龙舞狮,演大戏。
莆田元宵最热闹的是14、15、16三天,称为“元宵心”。同时,莆田也有“总元宵”、“妈祖元宵”的习俗。元宵节其实是文学的“郊游”。“郊游”队伍有骑兵、梳妆亭、彩旗队、十音八音、舞龙舞狮等。早上8点到下午12游泳,返回宫庙。
妈祖灯会的习俗一般在莆仙沿海岛屿,尤其是湄洲岛。妈祖灯节的确切日期是正月初十。妈祖庙元宵节有“灯烛山”的习俗。妈祖灯会一直持续到正月二十九,因为莆仙舞龙灯要火化。民间传说,龙灯如果不火化,龙就会变成“恶龙”,伤害人民。
因为龙是古代皇帝的象征,宫庙一般级别较低,无法履行“化龙”的职责,龙女妈祖必须担任此职。各乡镇灯会结束后,会在妈祖灯会的正月二十九,将所有的龙灯聚集起来“化龙”。
与元宵节有关的民间故事3元宵节的过去
早在南北朝时期,南梁的简文帝就写过一首诗《李娥灯赋》:“南国油满,西国漆燃。苏正安息,蜡出龙川。斜光反射,倒影清晰。”它描绘了元宵节时宫廷装饰灯笼的盛况。在杨迪统治时期,每年的正月十五都会举行盛大的宴会招待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和使节。据《隋书音乐志》记载,元宵节非常盛大,到处张灯结彩,日夜载歌载舞,表演者3万多人,乐手1.8万多人。戏台长八里,无数人打着看着花灯,彻夜不眠,其乐融融,好不热闹。
成语“再来一次”的故事是一首与元宵节有关的悲伤的爱情绝唱。陈,南人,有个妹妹乐昌公主,才貌双全,嫁给了舍人太子徐德言。当时,隋军被围困,陈楠的灭亡是不可避免的。担心故国去世后夫妻分离,徐德言与乐昌公主约定,打碎一面铜镜,取一半作为以后相见的证明,并约定正月十五在市场上卖镜,以便得到对方的消息。不久,被隋所灭。因为为隋朝建立立下汗马功劳的苏阳坏了陈有恭,隋文帝大惊小怪,把乐昌公主送给杨素忠,并给了她一个妃子。苏阳非常喜欢乐昌宫,还专门为他建了一座房子。乐昌公主却整天闷闷不乐,一言不发。
好容易盼到了第二年的正月十五,把抢劫的事都干完的徐德言匆匆赶到市场。果然,他看到一个老头在卖半面铜镜,而且价格不菲,让人不敢问津。徐德言看了半面铜镜,按老人要的价钱给了钱,立刻领着老人去了自己的住处。徐德言流着泪向老人讲述了破镜的故事,并拿出了他珍藏的另一半铜镜...卖镜老人深受感动,他答应徐德言,一定要在他们之间传递消息。徐德言于是写了一首诗:镜随人走,镜不归人。没有嫦娥的影子,月亮会在空中发光。诗写完后,徐德言感谢老人带给乐昌公主。
乐昌公主看到丈夫的诗不禁心酸,一整天都进不去。再三追问下,苏阳找出了原因,深受感动,顿时生出了成人之美之心。他立即派人把徐德言叫进屋里,好让夫妻团聚,回到老家。于是就有了二次元的故事,流传至今。
宋朝有个叫贾思道的人在守淮阴的时候,有一年元宵节,有客人从唐诗里摘诗当灯笼。“三分钟后月夜,扬州有座小红楼。”据说这幅对联是中国最早的灯笼对联。此后,历代人们争相效仿,在大门或显眼的柱子上悬挂壁灯对联和门灯对联,活跃了元宵节的气氛。
宋朝时,福州有个太守蔡。为了粉饰太平,他下旨,强迫福州的老百姓在元宵节点七盏灯笼。当时有一个叫展的人,做了一个十多尺高的大灯,并在上面写了一句诗:“太仓一个财主有一盏灯,一把小米;贫家有灯,父子泣。“太守蔡见了此诗,只得撤回条例。展出的灯笼诗可谓是穷人生活的写照,这位太守也算是一位识时务的人。
也许流传最广的奇闻是元宵节元宵对联让北宋名臣王安石有了好运。王安石20岁的时候,去北京赶考。元宵节他路过一个地方,边走边赏灯。他看到一大家子挂着灯笼,灯下挂着一副对联,招亲戚。连岳说:“拿着灯笼跑,灯笼会动,灯笼会停。”王安石一看,一时答不上来,就背在心里。到了北京,考官用迎风飘扬的飞虎旗,把“飞虎旗,飞虎旗,虎旗藏起来”连起来。王安石响应,招亲,被取为进士。回国时路过那家,听说还是没人配结婚对联,就退回考官对联,被招为老公。一副巧合的对联,居然成就了王安石的两件喜事。这段轶事在信仰史上没有记载,所以应该是民间传说。
宋代的元宵节更热闹。《东京梦》中记载,元宵节期间,在开封的御街上,万盏灯笼堆成一座灯笼山,灯笼是烟花,金碧辉煌。京都的姑娘们载歌载舞,人们在一旁观看。“游人聚于玉阶街两廊下,技奇技异,载歌载舞,音阶相切,乐噪十余里。”大街小巷,茶馆酒楼,灯烛齐燃,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百里灯火。
朱元璋因为一个元宵灯谜而杀人的故事也在民间广为流传。朱元璋有一年微服出宫,看南京人怎么过元宵节。当我来到一个猜灯谜的地方时,我看到一群人在猜一幅拼图。图为一个赤脚女人拿着一个西瓜,谜语要求猜一句当地谚语。结果被猜到了,答案是“淮西女人脚大。”灯谜讲究不同的解法。这里淮西的谐音是淮西,意思是抱着西瓜的女人脚大。这是当时南京人嘲笑安徽女人的一句俗语。朱元璋听了大为恼火,以为那是黑皇后马史。因为马皇后是淮西人,他有一双特大的脚。朱元璋偷偷记下了里德尔家的住处,第二天就派兵把这条巷子里的人都杀光了。
明朝开国元勋朱迪,在某年元宵节微服出游,遇到一位书生,两人谈得颇为投机。朱迪出门考才,李安运曰:“灯火通明,灯火长明,大明统一。”秀才马上写下一副对联,“君乐民乐,君民乐,永万乐年。”“永乐”是明朝成祖的年号,朱迪喜出望外,赏赐了秀才。
还有一对父子名人,为元宵节增光添彩。清代安徽桐城人与张,素有“父子学士,第二宰相”之称,二人都擅长诗歌。有一年元宵节,老宰相发出联测:“高烧的红烛映着天空,明亮,照得满地都是。”小于婷正胡思乱想时,听到门外有烟火声,恍然大悟,说:“低点的烟火震动大地,声音很大,一口气上了天。”父子二人出口不凡,水乳交融,绝配一对。
袁世凯是个头疼的历史名人,讨厌元宵节。当他因历史潮流而称帝时,改名叫元宵。由于“元宵”与“宵远”谐音,袁世凯觉得不吉利,于是下令全国庆祝元宵节,百姓吃“元宵”而不吃“汤圆”。转念一想,“汤圆”——“汤圆”不可能是“唐煮袁世凯”?于是全国又一次把“汤圆”改名为“汤团”。当时有一首民谣:大总统洪先念将“元宵”改名为“汤圆”;明年元宵节过后,谁会被称为“汤团”?《宵远》之后,曾有好事者就此事写过一首顺口溜:“诗上溯前朝,水蒸沸浮。洪宪当年禁之,不许沿街喊元宵。”
元宵节简介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元元节、元夕节或元宵节,是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春节最后一个重要节日。元宵节是中国、汉字文化圈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第一个月。古人把“夜”叫做“夜”,所以一年中第一个满月的第十五天就叫元宵节。
在中国古代习俗中,上元节(天官节)、中元节(地官节、玉兰本节)、夏媛节(水官节)统称三元节。元宵节习俗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根据一般资料和民间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时期就已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之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乙”的活动,被后人视为正月十五祭祀神灵的第一声。不过正月十五的元宵节确实是汉魏以后的民间节日。
自古以来,元宵节的习俗就以看灯这种热烈喜庆的习俗为主。[1]传统习俗包括外出赏月、点灯笼放焰火、庆祝猜灯谜、一起吃元宵、拉兔子灯。此外,在许多地方,传统的民间表演,如玩龙灯,玩狮子,踩高跷,划旱船,跳秧歌和打太平鼓都加入了元宵节。
2008年6月,元宵节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