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族激光发展史
阅读大约需要6分钟。
最近大族激光(002008。SZ)发布2020年年报和2021一季报。报告显示,2020年,大族激光实现营业收入654.38+065.438+0.942亿元,同比增长24.89%,净利润9.79亿元,同比增长52.42。2021一季度营业收入365438+3400万元,同比增长107.54%,净利润3.3亿元,同比增长207.95438+0%。
在受疫情影响的这一年,能取得好成绩真的很抢眼。
仅从收入规模来看,大族激光似乎已经走出了2019的阴霾,但净利润的差距提醒投资者,最佳时机尚未到来。大族激光何时才能再次踏上稳定增长的步伐?
尴尬的财务报告
收入大增,利润却只有上年的一半。
大族激光今年一季度业绩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2020年同期太弱。2020年的业绩看似营收规模创历史新高,利润却相差甚远。
2017年至2020年,大族激光营业收入分别为11560万元、11029万元、95.63亿元、11942万元,2020年。细看其财报,2020年将严重侵蚀利润的科目是财务费用。本期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49.07亿元,银行贷款6543.8+0.549亿元,可转债20.2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末,大族激光也有巨额财务费用,但当年归母净利润为1665万元,比2020年末多了6.86亿元。
产品方面,大族激光有两块业务。激光及自动化设备贡献了大部分收入,共计90.29亿元,占主营业务的75.6%。PCB及自动化设备收入265,438+8400万元,占主营业务的65,438+08.28%。我们暂且来看看传统业务。
在激光和自动化设备中,消费电子业务最为重要,2017年至2020年的营收分别为665438+8800万元、47510万元、3535438+00万元和5712万元。可以看到,这项业务从2017年逐渐萎缩到2019年,但在疫情影响下,2020年逆势增长。
其次是大功率激光智能装备业务,2017年至2020年的营收分别为20.74亿元、23.25亿元、20.38亿元和20.18亿元。可以看出,这部分业务保持稳定,并没有在公共卫生事件中影响这部分收入。
显示面板和半导体相关业务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7年至2020年,营收分别为510万元、8.99亿元、9.63亿元和1027万元,2020年营收比2017年翻了一番。年报显示,大族激光的业务设备在芯片和光伏行业逐渐开花。
此前市场有传言称,光刻机已经由汉祖激光研发成功,核心器件国产化率达到90%。目前,全球光刻机行业的主流供应商只有三家:阿斯麦、佳能和尼康。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上查询,董秘回复“公司光刻机项目分辨率为3-5μm,主要集中在分立器件、led等领域的应用,相关业务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较低。公司的主要业务仍然是为智能制造领域的激光、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如果大族激光的光刻机能换成国货,在中美关系紧张的情况下,它的估值会再次上升。
最让投资者惊喜的是新能源锂电池业务,2065+07年至2020年分别实现营收5.47亿元、6465.438+0亿元、654.38+0.1.9亿元和2765.438+0亿元。这项业务从2017开始,三年收入上涨,但在2020年陷入深谷。年报显示,这部分业务获得了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的订单,金额约为6543.8+0.2亿元,交付周期主要集中在2021,这也意味着这部分业务可能要等到2021。韩的激光虽然给出了预期,但并没有解释2020年的大幅下滑。
据悉,随着众多互联网公司加入新能源造车行业,动力电池的产能扩张将持续发生,由此带来的锂电池设备采购需求将为大族激光带来新的增长机遇。但目前互联网比较混乱,投资者更需要注意风险。
分裂困境
分拆上市不会对母公司市值产生很大影响。
再来看大族激光的PCB业务。
2019年全球PCB产品大增,但汉祖激光的设备销售并不顺利。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的财报,2017年至2020年,其营收分别为1210亿元、1682万元、1278万元、2184万元。可以看出,在2020年,
随着5G基础设施的落地,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等应用火热,其对PCB板的需求自然会上升。主要的PCB制造商也宣布扩大生产。深南电路(002916。SZ)和沪电股份都有继续扩大产能的计划,这也意味着大族激光的未来可能面临激烈的竞争。
2020年8月,大族激光发布公告称,拟分拆控股子公司大族数控,主营业务为PCB全流程专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汉祖数控的PCB业务主要是PCB生产中需要的设备,如激光打孔机、激光直接成像设备(LDI),都属于小功率激光加工设备。
在分拆公告前的6月,大族激光还公布了副总经理杨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公告显示,杨因工作原因申请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辞职后继续担任大族数控董事、总经理。
此次分拆上市也意味着汉祖激光将继续深耕激光设备领域,汉祖数控能否取得更好的发展将另行见分晓。
《关于上市公司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的若干规定》颁布后,国内上市公司众多,但截至目前,只有艺声科技分拆出来的艺声电子上市,恰好是PCB领域。
从艺声科技的案例来看,艺声科技从发布分拆方案到艺声电子上市,市值下跌了21.09%,而艺声电子上市以来市值也在不断下滑,目前徘徊在654380+02亿左右。分拆上市能否达到创富效果恐怕是个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