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的《春秋》记载了中国音乐法的制定。「三分盈亏法」对音乐法发展史有影响吗?
还介绍了以宫、商、角、征、羽中的任意一个为主音,依次乘以其对应长度的4/3、2/3,依次得到五个音,可构成五声音阶;主音是这个五声音阶的象征。比如音的弦长是9×9=81,那么特征音的弦长就是81×4/3 = 108;上音弦长为108×2/3 = 72;羽音弦长72×4/3 = 96;角声弦长为96×2/3=64。将以上五个音按其弦长排列如下:征、羽、官、商、角,即一个音阶有五个音。
这种法律方法就是国内外著名的“三点盈亏法”。因为弦长与柔度成反比,所以两者之间的频率比都是三比二(即相差五度)或其倍数。
所以三点得失法得到的五声音阶,实际上是由许多相差五度的音调组成的。因此,三点盈亏法也被称为“五度法”。五度律简单、易算、和谐,在中国法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春秋时期的音乐大体上就是以这个音乐体系为基础的,演奏起来很动人。难怪孔子听了《诗经》名篇《关雎》的表演,兴奋地说:“太宏伟了!”其精彩程度可想而知。我不知道几千年来出现了多少种法律制度,但五度定律的韵味却一直留存下来,可见其生命力是很强的。
由于乐器的发展和音乐实践的要求,再加上我国南北方民族交流日益频繁,声音越多,规则越复杂,法制当然也会相应发展。
首先,在原有的五个音之外,再加上变号和变宫两个半音,形成七音音阶。为了适应变调的需要,增加了一些半音,使一个平均(一个八度)之间有十二个音,这就成了所谓的十二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