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发展
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大众报刊、电影、广播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人们对其功能和强大的社会影响力给予了很高的期望,但同时也深感忧虑。这一时期的核心观点是,媒体强大的宣传报道力量就像子弹打在身上,针剂注射到皮肤里,会产生直接而速效的效果,影响人们的观念,甚至改变人们的行为。这一结论主要受一战期间战争宣传效果和大众传媒对人们社会生活的深刻改变的影响。这个结论没有直接的科学依据,只是一种唯意志论的观点。人们忽视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社会因素,把传播过程过于简单化,忽视了受众的选择和使用能力。
20世纪40年代,社会调查和心理实验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传播研究,学者们开始对传播效果的机制进行实证研究。这一时期的效果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沟通流”;说服传播效果;“使用和满意”研究
“传播流”的研究已经走过了大约30年的历程。以拉扎斯菲尔德为首的传播学者做了一系列社会调查报告,找出了产生和影响大众传播效果的因素,如“存在倾向”、“选择性曝光”、“意见领袖”、“多层次传播”等。
在20世纪40年代初,“灵丹妙药论”的思想仍然深入人心。为了证明这一点,lazarsfeld等人对1940美国大选中竞争宣传对人们投票的影响进行了7次跟踪调查,历时6个月,涉及600名选民,被命名为“人民的选择”。调查发现,只有8%的选民因为大众传播的影响而改变了最初的投票意向。换句话说,大众传播并没有直接影响选民的投票。这一结果与当时的“灵丹妙药理论”效应理论大相径庭,于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展开了一系列调查。最后,调查结果验证了他们的三个假设:“政治倾向”、“选择性曝光”和“意见领袖”。政治上有一种倾向,就是人们在接受竞争性宣传之前,头脑中已经有了自己的政治立场和态度。接受宣传后,这种倾向基本不会改变,谁支持谁就支持。选择性暴露说,在已有倾向的基础上,人们会选择接触与自己已有倾向一致或一致的宣传内容,这只会强化原有的已有倾向。换句话说,人们只相信或接受他们愿意接受的东西。意见领袖则是大众传播和两级传播相结合的一种传播模式。意味着社会上有一部分人每天接触大众传媒,加工传播他们生产的内容,人们往往更愿意相信意见领袖的话。
1955美国以色列传播者Katz和lazarsfeld对人的选择做了跟踪研究,发表了个人影响力。其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中介因素”,即影响和制约大众传播效果的中间因素,包括选择性曝光机制、媒介特性、受众特性和信息内容。选择性暴露分为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也是一个强化效果的过程。
1960上述关于“传播流”的研究,被克拉帕在其著作《大众传播效果》中系统总结,成为“有限效果论”。
65438-0962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杰斯在研究农村对新事物的采纳和普及过程中,提交了《创新与普及》的报告,进一步补充了意见领袖。他认为,大众传播过程分为信息流和效果流两个方面。前者是信息从大众媒体传播到普通大众的过程;后者非常复杂,需要经过人际传播的诸多环节过滤,即两级传播衍生为多级传播,传播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复杂多样的变化。
同样,在这一时期,耶鲁大学著名心理学家霍夫兰发现,魔弹理论是站不住脚的。二战后,美军放映了一系列纪录片《我们为什么而战?为了鼓舞士气。霍夫兰用心理学实验的方法研究了这部影片的宣传效果,发现它除了对战局的有效沟通外,没有鼓舞士气的作用。
此外,效果研究的另一个重要领域“使用与满足”理论也在这一时期产生。这一理论在广播、报纸、电视领域都有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是mcguire在1969中对电视节目调查的研究。
“使用与满足”理论强调受众的能动作用,揭示媒体形式的多样性,强调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作用,但也有局限性:过于强调个人心理因素,行为主义和功能主义;脱离了媒体内容的生产和供给过程,只考察受众的媒体接触行为,没有体现受众和传播权主体的能动作用。
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议程设置”、“沉默螺旋”、“知识缺口理论”、“培养分析”、“第三人效应”,效果研究的成果更加丰富。
以上摘自郭的《传播学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