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历史
越国的古都建于公元前490年,距今已有近2500年的历史。
春秋时期,越人在今绍兴一带建立了越国,成为春秋时期的国家之一。
战国时期,越王勾践打败吴国,越国疆域扩展到江淮地区。
周宪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年),打败越国,带着吴去了浙江,越国开始“奉楚”,但越国依旧。
秦朝,二十五年(前222年),定江南,降越军,在设会稽郡,治吴郡(今宿州)。
二十六年,中国统一,实行郡县制。会稽县先后管辖殷珊等二十多个县。
西汉元丰五年(106),会稽郡领26郡,今浙江有18郡。
东汉永建四年(129),会稽郡划入吴郡,钱塘江以南仍为会稽郡,统治(今绍兴)。
晋太康二年(281),骠骑将军孙修以郡为国,封惠济国。
南宋肖剑元年(454),会稽、东阳、永嘉、临海、新安五郡位于扬州东部,州府治殷珊。
隋黄凯九年(589),陈平为省直县,废会稽县。
同时将、永兴、上虞、咸宁并入郡,余姚、秦、直并入郡,设立吴州,引出扬州原有五郡,辖惠济、诸暨、蜀、四郡。
杨迪大业元年(605年),废吴,原吴州疆域设在越州,辖地不变。
到了唐代,先后有越州总督署、浙江东道节度使,以及、穆、瞿、吴、台、明、兼容并蓄和温州等地。
五代时,越州设大都府和杜东,辖、、木、曲、吴、台、明、楚、文。北宋时设浙江道、越州两郡,驻、屈、吴、台、明、楚、文。
南宋建炎四年(1130),驻龙越州,越州升为绍兴都督兼都城,辖、、曲阜、、台、明、楚、文。辖殷珊、惠济、诸暨、萧山、余姚、上虞、嵊县和新昌8个县。
元十三年(1276),改名绍兴路。
明清恢复绍兴府。
民国二十四年(1935),设立绍兴行政监察区。
绍兴地区于6月1949成立,6月1952撤销,9月1964重新成立。
1983年7月撤地建市,设立绍兴市,省辖。
2013,10国务院文件2013,112,对绍兴部分行政区域的调整给予了批复。
同意撤销绍兴县,设立绍兴市柯桥区。
扩展数据:
绍兴历史悠久,名人众多,风景秀丽,物产丰富。被誉为“文物之乡、鱼米之乡”,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绍兴人杰地灵,历史上涌现出许多著名的政治家、革命家、文学家,如秋瑾、鲁迅、蔡元培、周恩来等。
一代文豪鲁迅的许多作品都体现了绍兴文化浓厚的地方色彩。
从植物标本园到三潭印月,从《孔乙己》中的茴香豆到家乡的社戏,鲁迅文化中的故乡情结随处可见。
绍兴就是这样一座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著名水城。
舟迹路上,碧水清澈见底,石桥飞舞,独木舟穿梭,有1.900公里的河流,4000多座桥梁,构成了典型的江南水乡风光。
东湖桥相映,水比天还亮;五泄溪泉飞瀑五折;柯岩风光,鬼斧神工;兰亭以王羲之《兰亭集序》而闻名书法胜地。
沈渊哀叹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悲剧。此外,还有唐代的仙道、南宋的六陵、明清的石拱桥以及与之相关的绍兴风俗。
以吴鹏船、黑毡帽、干菜为代表,在几千年的历史演变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呈现出独特的地方风格,让人赞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