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安徽池州的九华山有多少年历史了?

九华山古称灵羊山、九子山,因九峰形似莲花,于唐代天宝年间(742 ~ 756年)更名为九华山。主体为花岗岩山地地貌,其南缘为石灰岩溶洞地貌。

九华山复式花岗岩形成于中侏罗世至白垩纪的燕山期(约1.14-65438+7200万年前),受喜马拉雅运动抬升。其中九华山岩体四次侵入,形成南北长21 km,东西宽2-5 km,面积53平方公里,高差1 km以上的花岗岩景观。石灰岩溶洞发育于古生代(约5亿年前)早奥陶世红花园组石灰岩中,深处曲折,流水潺潺,形态各异的石头精致逼真。公园内的地质遗迹景观丰富多彩,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观赏价值和旅游价值。

九华山省级地质公园于2007年6月4日获批。后来九华山申报国家地质公园,也已经获批。

唐代大诗人李白,将九资山旧称改为九华山,取山的九峰为九朵自然切割的荷花。从此,九华山名扬天下,流传至今。

九华山不仅是安微的一个景点,也是中国的一个佛教圣地。早在1200年前,石地藏就在山上建起了佛寺,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一起,逐渐形成了石地藏、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四大菩萨的道场圣地,并称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