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和开封都是古都。为什么没有被定为首都?

按照1949国内的情况来看,开封和洛阳相对来说位于中原地区。各种治安问题相对稳定,但为什么只是选择明清一直沿用的北京作为首都?

首先,北京在哪里?那是在长城边上,是中原和草原的分界线,北京是边塞。你看,在明朝,长城一破,北京就有被包围的危险。

为什么一个大国要把自己的首都置于如此危险的境地?这是一个奇怪的地方。

再算经济账不划算。明清时期,中国的经济中心在长江中下游。要么“苏沪熟,天下满”要么“湖广熟,天下满”,都在南方。把粮食从南方运到北京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在明清时期,运河的水运非常重要,甚至为此设立了一个政府官员的职位,就是“水运总督”。

也就是说,帝都在千里之外,拿着一根稻草,就是运河,来吸纳长江中下游的资源。那为什么不干脆省事,把首都定在南京?离资源中心近一点。这又是一个奇怪的地方。

北京是元朝的首都,这很好理解。这里靠近蒙古人的故乡。但是明清的皇帝都用这个位,所以要问一个“为什么”。

回答这个问题,不能只看北京,要从更大的格局角度思考中国的历史演变。大局是什么?

你看,一个国家的首都一般都在国家的中心。这个重心不是地图几何图形的重心,而是国家资源、人口、利益的重心。

比如英国有巨大的海外利益,所以伦敦在国家版图的边缘,因为是海港。法国是大陆国家,所以巴黎不在海中。而且法国北部经济比较发达,所以巴黎正好在中线以北。

在周秦汉唐时期,中国的首都不是长安就是洛阳。以前我们看长安和洛阳,总是从地理角度分析。比如评价长安,我们总说它地处关中,四面环山,易守难攻,军事优势很大。

另一方面,洛阳位于黄河下游。这里不仅水力资源丰富,而且周围土地平坦辽阔,在经济上非常有优势。

一个政权的建立总是依赖于军务集团,即开国君主身边的退伍军人及其家属。农耕世界,为了激发斗志,总有各种官方誓约,所以军事集团总会在王朝初期形成强大的力量。最典型的就是隋唐时期的关陇贵族。

这些人的影响力一般在关中,也就是长安附近。所以周、秦、汉、唐一开始都会把都城定在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