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丁的历史
“垦丁”的本义是“有教养的壮丁”。清光绪三年(1877),设立官招局,募集广东客家人在此屯田,取名垦丁辽。《恒春县志》也记载,垦丁庄是客家人和原住民共同居住的村落。此外,它因同治年间有壮丁而得名。垦丁廖旧址在大尖石山脚下,只是一个小地名。今天泛指垦丁路夜市(仍在大尖山下)。因为它后来成为国家公园的名字,所以经常指附近的旅游区。
在半岛建立国家公园的计划是日本占领时期学者们倡导的。台湾省最早的三个国家公园大屯、新潟阿里山、新潟太鲁阁建立后,台北帝国大学地质学教授早坂一郎认为,现有的新潟阿里山、新潟太鲁阁国家公园是类似的山区,主张在大日本帝国唯一的热带之地——半岛,增设一个国家公园,覆盖台东和台东一线以南的所有地区,包括大武山等高山。同年2月5日,台湾省日报的专栏也提到了台北帝国大学几位教授对建立国家公园的意见。他们认为从大武山到恒春的古石形成的丘陵是“独特的景观和风”,还有温泉四流和琉球岛,建立“可观的国家公园”也不是不可能。
现在的垦丁国家公园在1982年9月1,1公布规划,但范围只是恒春镇及其附近海域,不包括山脉。后来1984 65438+10月1成立管理处,这是战后台湾省的第一个国家公园。大雾山自然保护区于1988 65438+10月13在大雾山附近建立,大鹏湾国家风景区位于琉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