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很偏僻,为什么能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港口?
深厚的航海传统
合浦百越的祖先有航海的传统。合浦原是百越之地,七千年的河姆渡遗址上就有百越航海的痕迹。在周成王,来自南方的“岳堂一家”从北部湾沿海北上至中原,向纣王供奉野鸡。到了战国时期,《庄子-徐武贵》、《吕春秋-游》中就有记载,在海上乘风破浪的有“渡江之人”和“渡海之人”。
后来秦军南下一百多里,以为桂林如郡。到秦末汉初,赵佗被划入岭南,合浦成为赵南越国的一部分。南越也非常重视海洋。据南越记载,南越末代国王赵建德派3000人到绥安县西南的山上伐木,结果造出一艘载重1000石(约60吨)的巨轮。
在出土的南越国墓葬中,经常可以看到刻在青铜器和砖瓦上的船模和船像。这些历史记载和考古遗存表明,包括合浦在内的岭南地区当地人已经掌握了先进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再加上当地丰富的航海文化积淀,促成了大港的诞生。
独特的地理位置
当时合浦的地理位置也适合成为港口。合浦古港靠近北部湾,季风和洋流条件非常理想,对航线有利。在汉朝,船只只能沿海航行。合浦处于中国最南端与中南半岛的交界处,是沿海岸线南下东南亚,再到印度、北非、欧洲最便捷的路线。
合浦到内陆的交通也很发达。“合浦”的意思是河流交汇的地方。境内河流众多,其中大小河流93条,总长558公里。水路纵横,水深可行,编织成便捷的水路交通网络。
成为港口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拥有一个繁荣的腹地经济区。合浦所在的雷州半岛在商周时期因采珠而繁荣。先秦时期就有中原商人南下合浦转卖珍珠,以至于“产百万”。合浦还盛产苎麻,纺织工业繁荣。合浦出产的“菠萝麻”全国闻名,其“细麻可作纱”。这些都为合浦的繁荣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公元前112年,汉武帝征服南越,合浦正式纳入达汗帝国版图。大量中原移民南下合浦,合浦得到进一步发展。韩强大的国力和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合浦的蓬勃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连州县志》记载:“梁武帝威名远播,薄海随风,外国、外商皆步出远航,络绎不绝。现在是沿海地区最繁华的地方。”合浦也因此成为达汗的一线港口城市。
“对手”日南港的“障碍”
随着日南港的衰落,合浦独坐达汗第一大港。汉武帝攻灭南越后,有日南郡,在今越南中部。日南县在南海以东,直下南洋,到西亚南亚比合浦更方便。合浦的风头已经盖过了。唐代杜佑说:“(日南县)自汉武帝以来,有他国来过,汉桓帝以后,大秦、天竺都来此建功。”
汉桓帝第九年,公元166年,“大秦王安敦,自日本南部遣使献象牙、犀牛角、玳瑁。”这是世界上最大最强的两个帝国,罗马帝国和汉帝国之间的第一次官方外交接触。也是中西历史上第一位大使。
但日本南部的居民大多不是汉人,也不是当时逐渐汉化的越人。但是东南亚的棕色人种。文化和种族都和汉人相差甚远。“眼睛深,鼻子高,拳头黑”,“男女不耻下穿”。拒绝服从汉朝的统治,经常造反。烧政府,杀官员,抢富商的事情经常发生。结果,日南港经常被封锁,日南港逐渐衰落。海外商改合浦,合浦成为大汉第一港。